我省核电项目尚未正式开工,未来将采用现代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建设,安全系数将为全球最高。

桃花江核电站效果图
受日本核泄漏危机影响,3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调整完善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在核安全规划批准之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等。
在此背景下,原计划年内开工建设的桃花江核电站恐被推迟。而尚在准备可研报告,未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意开展前期工作”批复的衡阳核电项目、岳阳小墨山核电项目更是前途未卜。
桃花江核电站优势明显
面对日本地震引发的福岛核泄漏危机,中国重新审视被称为“核电生命线”的安全问题。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总工程师刘翔称,桃花江核电厂因此延迟开工并非坏事。
他坦言,核电站选址一方面必须选择在人烟稀少远离大城市的地方,另一方面又必须满足工程建设的自然条件,如所选的地点必须有大量水源,用来带走电站排出的余热;必须有良好的大气扩散条件。这些,桃花江核电项目都具备。
桃花江核电站选址于益阳桃江县沾溪乡荷叶山,资水右岸。当地地质结构稳定,居民稀少,中国核工业集团将之看作是一个十分优越的内陆核电厂址。
据悉,桃花江核电站将采用目前世界最先进的AP1000技术。该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压缩堆具有明显的优势,配有非能动系统。
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高级工程师刘又红进一步作了解释:非能动系统,简要地说就是机组的顶部有一个大水箱,装有足够的冷却用水。遇到停电或自备电源出故障,它会利用水的重力自动地对堆芯进行冷却。这套系统比现在普遍使用的二代改进型技术在设计理念上要先进得多,安全系数也要高得多。而日本福岛核电站采用的是二代技术,9级以上强震使外部电源损坏,内生电源停止工作,没有动力,冷却水就不能循环,便造成缺水、干燥、升温、溶堆、爆炸。
刘翔坦言,有日本的前车之鉴,即将建设的核电项目无论是在设计、施工的质量,还是机型的选择都会更注重安全。桃花江核电站也将在经过新一轮“核安全大考”后更具竞争优势。
为安全运营不怕再多等等
湖南作为内陆省份,没有石油,煤炭资源也不足,然而铀资源相对丰富。据了解,湖南的铀矿储量居全国前三,有多个大、中、小型铀矿床,这在中部省份首屈一指,也为未来发展绿色能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5月,湖南桃花江核电项目启动。2008年2月1日,项目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标志着项目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2008年5月21日,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华润电力工程服务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湖南湘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控股的湖南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宣布成立。
时至今日,计划投资600亿元的湖南桃花江核电厂,已处进场公路通车阶段,核岛也正在开挖。按照此前的规划,如果年内能开工(核电项目开工的标志为国家安监局颁发建设许可证后浇灌下第一方混凝土),湖南桃花江核电站有望在2015年完成,但现在也可能推迟开工。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我省的核电专家表示正在密切关注事件进展,给湖南核电站的建设积累经验教训。
“我们都已经等了20年,为了安全运营不怕再多等一阵。”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核电专家吴惠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100万千瓦的火电厂,一年产生的二氧化硫达7万吨、氮氧化物8万吨,还有大量的煤灰,污染极其严重。而核电几乎是零排放,每年的核燃料运输量很少,目前桃花江核电站设计18个月换料一次,一次仅需30吨左右核燃料,仅一卡车,毫无运输压力。”刘又红十分憧憬未来湖南的核电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