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0日从国家电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2010年,该公司全年售电量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1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与此同时,福建省全社会用电量达131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9%。
经济迅猛发展 带动用电需求快速增长
2010年11月24日,泉州电业局仅用8天就完成了福建钧石能源有限公司2500千伏安配电工程任务,比国家监管的期限整整缩短了46天。“这不仅让客户可以早日投入生产,还能多供电量,实现‘双赢’。”该局客户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说。
用电需求状况历来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影响售电量增长的主要因素。
海西战略为福建发展带来新机遇、新动力。“十一五”的5年,福建驶上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据了解,福建省经济总量从2005年的6560亿元到2009年的11949亿元,人均GDP从2005年的2000多美元到2009年的4800多美元,财政总收入从786.83亿元到1694.42亿元,均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2010年前三季度,福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增速居全国第11位;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利润总额281.84亿元,同比增长64.8%;累计进出口789.3亿美元,同比增长37.9%。
2010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再次视察福建,八闽大地再次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春天。2010年7月底,福建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做出了“大干150天,实施五大战役”的战略部署,发出了福建跨越发展的动员令。省委、省政府决定从8月起至12月底,抓住牵动全局的重点和关键,大干150天,集中力量实施好重点项目建设战役、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城市建设战役、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民生工程战役等“五大战役”,力求在加快发展上取得突破。福建掀起了新一轮跨越发展。其中重点项目建设要完成三大目标,一是完成年度投资不少于1800亿元,比年初计划多100亿元以上;二是竣工投产和开工建设项目分别超过130个和140个,分别比年初计划多10个和20个以上;三是突破20个以上重大前期项目。
福建经济的迅猛发展,强力拉动了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统计显示,福建电力公司2010年售电量的主要增长点为大工业用电,同比增长31.97亿千瓦时,增幅达15.29%;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增长13.43亿千瓦时,增幅达12.27%;趸售电量同比增长57.45亿千瓦时,增幅达12.26%;商业用电同比增长5.11亿千瓦时,增幅达11.37%。
打造海西坚强电网保障安全可靠供电
用电需求持续增长,用电负荷不断攀升,这自然离不开坚强电网的有力支撑。据了解,“十一五”期间,福建省GDP年均增长9%以上,国家电网福建公司紧跟经济前进的步伐,全面推进电网发展。“十一五”期间,福建电网投资超过500亿元,是“十五”投资总额221.8亿元的2倍多。投资规模之大、建设速度之快、工程质量之好,都创造历史新水平。
电网规模同比翻番。截至2010年底,福建拥有的500千伏变电站由2005年末的5座增加到14座,增长近2倍;220千伏公用变电站由69座增加到118座,增长近一倍;500千伏和200千伏的变电总容量增长1.3倍;500千伏和200千伏线路长度增加1倍。“十一五”期间的电网建设规模,与建国以来至“十五”末的总规模相当,可谓是再造了一个福建电网。
500千伏环网提前实现。2009年12月,联接全省九地市的500千伏大环网比计划提前一年建成,福建电网迈入电力输送“高速通道”,全省电力能源战略通道全线贯通,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能源配套和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一个以500千伏全省大环网为主干、220千伏和110千伏地区电网为分支、城乡配网为终端的坚强电网初步形成。500千伏环网的实现使福建电网跨地区输送电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家电’就是家有好电。”这是福建省第一位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农民游长兴的心声。他说,以前村里电压不稳,就是有钱买家电,也没法正常使用。“现在好了,不怕没电用,就怕没家电。”
游长兴是福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一个受益者。2010年,福建省又新增了新农村电气化村1402个、新农村电气化乡镇103个、电气化县11个,至此,国家电网福建公司提前超额完成“十一五”期间全省30个电气化县、300个电气化乡镇、3000个电气化村的建设目标。“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完成电气化县建设34个县(市、区),电气化乡镇建设345个,电气化村建设4025个,分别占“十一五”建设目标的113%、115%和134.2%。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有力推进了农村售电量的迅速增长。
精心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客户用好电
“官坞海带种带从6月份进室育苗开始到现在近六个月的时间,育苗基地电力供应始终保持稳定,确保了海带育苗生产的正常运转,保证了海带育苗质量,今年海带育苗再次丰收,利润达到一千多万呢。”日前,素有“中国海带之乡”美誉的福建连江县官坞村迎来海带育苗养殖丰收期,在整整六个月的海带育苗培植期,安全可靠的用电保障成为海带苗丰收的重要保障,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该村党支部书记林哲龙的高度赞扬。
“育苗开始前我们就制定了详细的保供电方案,提前对官坞海带育苗基地专用电力线路进行精心检修、维护,同时在海带育苗期,供电所每天定时巡视海带育苗电力设备线路,为育苗基地实施24小时保供电,确保海带育苗不断电。”连江县供电公司筱埕供电所所长孙厚峰说。
林哲龙说,海带育苗是高科技,绝对不能停电,今年海带苗产品质量好,卖得比往年更好,电力稳定很关键,感谢供电公司的全力支持配合。
优质服务是电网企业发展的生命线。2010年,国家电网福建公司以“让声音微笑起来”为核心理念,以客户关注为焦点,不断深化优质服务内涵,创新服务理念,“让电像空气一样”,受到了广大客户的好评。该公司大力推进阳光业扩工程,促进客户用电工程早投产、早送电;加强供电可靠性管理,严格管控停电超过500时户的预安排停电作业,强化施工方案优化,减小对客户正常供电的影响;推行配网抢修“准军事化管理+海尔式”服务,推行检修及抢修工时定额管理,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比降22.4%。在为广大客户提供稳定可靠电力供应的同时,也促进了售电量的持续增长。
该公司在总结几年来阳光业扩工程建设经验基础上,从压缩业扩的管理层级,合并内部环节、成立客户经理等措施,来缩短业扩流程和时间,促进客户用电工程早投产、早送电的一种全新服务举措。
总投资50亿元的厦门万达广场,是集购物、餐饮、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商业项目。今年年初,这个项目总负责人吴承详来到湖里供电分局申请用电时,虽然相关资料还不齐全,但该局当天就组织人员对项目现场进行了勘察,并在客户正式申请当天就完成了图纸设计。客户经理还主动与客户联系,指导其办理相关手续,提醒其交纳相关费用,协调厂家提前供货,确保了广场奠基典礼的顺利举行。
推行阳光业扩服务以来,福建的用电客户申请用电,供电企业当天就立项,并安排项目经理与客户洽谈供电技术方案,在了解客户业扩报装相关信息的同时,将客户办理业扩报装需要提交的所有资料、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交费方式,以及各流程、各环节需要客户配合的事项等,编辑成告知书一并交给客户,让客户从申请当天起就了解整个业扩工程所有环节的信息。推行阳光业扩服务以来,客户只需了解情况、签订合同,其他繁琐的程序和流程全交给客户经理办理,让客户真正省心省力。
推广清洁绿色能源 广受电力客户青睐
2010年11月,国家电网福建公司工作人员到宁德市古田县铁王精密铸造有限公司了解“电力替代”项目使用情况时,车间主任敬长谊算了一笔“节能账”:“算一算,用电最划算。油锅炉改电锅炉半年来,我们厂每月生产成本降低40多万元!”更令敬长谊欣喜的是,厂里走“以电代油”的发展之路,每月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5吨,厂里环境干净了,周围群众怨言少了。
广大客户对电力这种清洁绿色能源的青睐,也是售电量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宁德市为例,2010年,宁德电业局所属8个县公司在地方经贸部门支持下,实施工业“电力替代”项目167个,电锅炉、电窑炉、电制茶等能源替代容量达7421千瓦。宁德市经贸委副主任何甦奇颇有感触地说:“供电企业积极推进‘电力替代’项目,践行了企业社会责任,成为推动农村节能减排的表率。”
“锅炉改用电,省钱又低碳!”自从今年“电力替代”项目实施后,这句口头禅在宁德各县企业负责人中流传起来。据宁德市经贸委统计,在宁德市8个县(市),从工业锅炉节能改造中受益的企业达482家。
2010年,国家电网福建公司抓住国家推广低碳、节能减排政策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电能清洁、环保、高效的优越性,积极引导并推动终端用能领域运用电能替代燃煤、燃油、燃气等能源。
中铝瑞闽铝板带有限公司是中国铝业公司控股的一家现代化大型高精铝板带加工企业,是省支柱企业。2010年初,福州电业局用电人员得知该公司需新增LNG燃气退火炉,多次主动上门,帮助客户测算一次投入和运行成本,最终使客户采纳意见,选择清洁、环保、维护方便、热效应高的电能源。目前,该厂共配置了4台锅炉,90吨2台(用电容量5000千伏安),50吨2台(用电容量3200千伏安),正常开启时每月约用电200万千瓦时。
三明电业局建立用电大客户全程服务机制,重点在宾馆等集中供冷供热场所推广蓄热式电锅炉,在产烟、产茶地区推广密集式电烟烤房和电制茶设备,并为客户提供煤改电方案,先后促成多家企业、宾馆改用电锅炉,预计年可增供电量4000多万千瓦时。
泉州电业局大力开展能源替代工程,特别是推广电窑炉、电制茶、电蓄热(冷)等清洁电能,2010年前11个月就多供电量5138万千瓦时。
据统计,2010年,国家电网福建公司实施能源替代工程,共推广热泵、蓄热式电锅炉、电窑炉等7.86万千瓦,在推动节能减排的同时,也加快了自身售电量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