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人员利用动力伞进行放线。万达摄       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湖泊是大地的眼睛。  南昌西郊的前湖就是一双眼睛,她有幸见证了江西送变电建设者8月30日欢庆220千伏前湖输变电工程梦前线成功送电的喜悦一幕。今年5至8月,为保证第五届中博会、第七届城运会和将来南昌西客站的用电需要,向来静谧的前湖见证了一幕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壮观建设场面,目睹一个偌大的输变电工程短短数月破土而生,前湖似乎也有颇多感叹。  一叹:任务重—

首页 > 报道 > 正文

江西送变电:三个月建成正常工期一年的重点工程

2010-09-07 11:36 来源: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施工人员利用动力伞进行放线。万达摄

      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湖泊是大地的眼睛。
  南昌西郊的前湖就是一双眼睛,她有幸见证了江西送变电建设者8月30日欢庆220千伏前湖输变电工程梦前线成功送电的喜悦一幕。今年5至8月,为保证第五届中博会、第七届城运会和将来南昌西客站的用电需要,向来静谧的前湖见证了一幕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壮观建设场面,目睹一个偌大的输变电工程短短数月破土而生,前湖似乎也有颇多感叹。
  一叹:任务重——齐心协力破难题
  220千伏前湖输变电工程是江西省重点工程,工程建成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为9月在南昌举办的第五届中博会供电保电。江西省送变电公司接到施工任务,于5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要在9月份中博会前完成242基钢管杆及铁塔的架设、2条电缆的敷设,工程紧、任务重。能否按照江西省电力公司的要求,确保工程如期顺利竣工投运,江西送变电建设者面临重大考验。
  江西送变电施工人员自进场以来,遇到了天气恶劣、协调复杂等一系列困难。为此,该公司总经理余晓寒多次召开施工动员会议,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资源投入等方面精心策划、合理组织,统筹部署工程建设重要事宜。此外,江西省送变电公司还大力加强项目部管理力量,该公司副总经理庄国柱、调研员周增岗日日蹲点在工程一线,负责施工协调等工作,公司部室负责人张高超、李锦也从机关抽调到前湖工程兼任项目副经理,分管技术及安全质量工作。除管理力量得到加强外,该公司还为工程投入“重兵”,高峰期施工人员达1200人之多,确保了施工力量。
  前湖工程地处南昌新建、红谷滩地区,跨越高速公路11次、西外环铁路1次、向莆铁路4次及村庄2个。工程跨越铁路、高速公路、民房情况复杂,导致外部协调难度大。面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只有快速处理、妥善解决,才有可能如期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为保障有序的外部施工环境,工程一开工,周增岗就召集所有协调人员,细致分工紧密协作。短时间内要完成如此大量的协调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对此社会各界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对工程建设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江西省市县乡各级政府、省电力公司、南昌供电公司、省送变电公司、通能监理公司等参建单位都曾联系召开工程协调会,积极配合,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使工程进度稳步推进。江西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徐云、基建部副主任赖永萍、于阳东及专职姚远,南昌供电公司副总经理邓南平都曾为了工程协调事宜多方奔走。
  施工任务重还体现在地形复杂,基础工程主要位于丘陵地带,部分位于水田中,线路走向多数没有施工道路,所有的施工道路都要临时开通出来。一些在水田中的基础,为方便农田施工后复耕,施工人员历经周折从新余、德安等地“调来”了履带式吊车完成杆塔吊装,解决了施工难题,保护了耕地资源。
  在施工工艺上,前湖工程也遇到了“新课题”。该工程是江西省内第一个采用相间间隔棒的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其相间弧垂要求非常精准,且相间只有上下两根线,对施工人员技能要求非常高,难题面前,项目部认真研究技术措施,保证了施工质量。
  二叹:速度快——苦干巧干保工期
  混凝土方量13700多立方米!铁塔及钢管杆吨位4070余吨!瓷瓶48100多片!还有1.7千米电缆的敷设工程!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在短短三个多月就全部完成,谈到这一成绩时,余晓寒说,“这是江西送变电公司上下和项目部全体员工拼命苦干和巧干的结果。”


  前湖工程是边设计边施工工程,施工人员只能根据设计进度来施工,这也导致了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无法提前做好,加快施工速度成为必然之选。在暴雨如注、酷暑难耐的恶劣天气下,在施工协调困难的复杂环境中,施工人员卯足了劲,苦干巧干确保工期。
  6月是基础施工高峰期,时常碰上暴雨天气,给基础开挖及浇制带来很大困难,有时雨一下就几天,无法施工。项目部一方面做好基础护壁工作,防止开挖好的基础塌方;另一方面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抢工期,倒排时间表,倒班作业。一个基础的混凝土方量往往达100立方米,有时候为了浇制一个杆塔水泥基础,施工人员要连续作业10几个小时,常常是加班至凌晨3、4点钟才换班。基础工程完工后,为保证各个分散的作业点能连续施工,在杆塔组立阶段,施工需要大量七十吨吨位的吊车,为解决这一问题,项目部提前在网上发布求租信息,请来外地吊车协助施工。放线阶段,项目部结合地形情况,采用低张力和机械张力相结合的方式放线,根据杆塔组立情况进行跨段“跳跃式”施工。在障碍物较少的地段,投入大量人员,铺开施工,在跨越村庄、高速等重要地段,采取张力放线。电缆工程施工中,在没有施工支点的情况下,为了让电缆顺利进入GIS变电站房顶,施工人员想出妙招,借用吊车吊钩作为受力支点。此外,江西送变电建设者大力创新施工手段,采用GPS技术、节能金具、防滑型海马防震锤、钢管杆踏板及商品混凝土等新技术、新材料,这一系列巧招为工程建设节约了时间,保证了速度,赢得了工期。七八月份正值炎热酷暑天气,也正是工程施工高峰及冲刺阶段,项目部克服高温恶劣天气,全力做好预防高温中暑工作。
  工程建设期间,项目部积极开展各工序交叉作业,通过全体人员的努力,基础主体工程七月初顺利完成,杆塔组立主体工程仅用二十余天的时间,于七月中旬圆满结束,架线施工主体工程在八月下旬全部结束。103天,江西送变电建设者用辛勤和汗水创造了“前湖速度”。
  三叹:作风硬――创先争优赢赞誉
  按照同等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的情况考虑,这是一年的工作量,但江西送变电建设者只用了103天就顺利完成,他们是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的?该公司党委书记李仁华说,“我们的方法就是硬碰硬,关键时刻派出了一支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更加硬朗的施工队伍,在当前热火朝天的创先争优活动中,前湖工程每一位员工都不甘落后。”。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前湖工程建设期间,江西送变电公司领导几乎天天都在现场巡视。余晓寒从工程开工起,每日起早床,先到工地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后,再赶往公司上班。7月13日,正是高温酷暑时期,余晓寒刚从外地出差回来,就直奔工程项目部了解施工进展。李仁华也一直牵挂工程进展和员工生活,先后多次前往现场。工程建设期间,公司副总经理庄国柱、调研员周增岗一直蹲守现场,奔走于各个施工现场。公司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也多次深入现场,协助解决工程建设问题。


  为干好前湖工程,坚守一线的公司中层干部、项目部管理人员几乎人人都瘦了一圈。江西送变电公司送电一公司经理熊洪波、党支部书记邹金根、变电一公司经理徐明亮作为基层单位主要领导,管理着分公司几十个工程建设。既不能耽误其他工程,又要及时掌握前湖工程进展情况,几位基层单位领导一度把办公室“搬”到了前湖一线。工程输电线路项目经理许志文是位“大手笔”,曾干过全国首条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和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为了前湖工程,尽管家离项目部咫尺之遥,可他一直坚守现场,连家里房产交易这样的大事也由爱人“全权代理”。工程电缆部分项目经理潘庆辉为确保工期,实行24小时作业,人员休息机械不休。本该他休息时,他又跟着下一班员工忙开了,一天睡不了几小时。
  在前湖工程,一线员工很多人都有个绰号,每个绰号后都有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罗叔”罗辉其实并不老,不到四十,心态也好,《读者》是他最爱看的杂志,因为技术好、愿教人,非常受一些新进员工的尊敬,所以得到了“罗叔”这一称号。施工队长雷振汉有“硬汉”之称,个子不高、稍显瘦弱的他怎么看都不像“硬汉”,同事们说别小看雷队长,在整个施工期间,他的皮肤被晒脱了好几次,但从来不吭气。“大管家”甘锦锦是位年轻可爱的女孩,刚大学毕业不久,在项目部负责施工进度统计和日常生活安排,由于工作繁忙,高兴地实现了“美丽瘦身”。“小黄牛”干继斌是去年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在前湖工程,他主动要求到施工班队去学习,身上没有丝毫骄娇二气。唐远赣、姜志斌、涂亮日日奔波在各级乡政府及村民之间,协调征地等事宜。整个施工过程中,更多的施工人员为了赶工期,连续三个月,没有休息一天,头发长,胡子拉茬,他们日日坚守在施工现场,皮肤晒得黝黑,一天下来,工作服要湿上好几回,到了晚上,只见背上留下一片汗渍的盐白……
  杆塔高立,银线飞越。8月30日,前湖工程重中之重的梦前线成功送电,给原本美丽的前湖又添了一道风景。中博会、城运会的即将举行,定会在这里给英雄城人民留下一段美好回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