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右二)、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左二)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现场参观。
3月23日,由中国核学会等单位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在北京农业展览馆开幕。中核集团副总经理孙又奇在开幕式上表示,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是我国核工业领域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专业性最强的展览,也是国际上最大的核工业展览。来自中、法、加、美等15个国家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的200余家企业参加了本次展览,展出面积近10000平方米,创历届展览会之最。
内企优势突出 发展方向清晰
我国主要核电企业展区位于主展馆,各企业纷纷借此机会展示其崭新形象,突出表现企业在核电产业发展上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也让参观者对各个企业的特点和未来的发展规划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中核集团今年布展主要宣传自身在完整的核工业体系和深厚的核工业积累等方面的优势,表现出中核集团是目前我国核电企业当中人力资源雄厚、核燃料体系完整、核科技研发实力强、有能力担当我国核电发展主力军的企业。
中核建集团展区面积并不大,但却展示出中核建集团在先进核电机组建设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其主要宣传板上只有三句话:我们正在自主建造世界上第一座AP1000型第三代核电站、我们正在建造我国第一座EPR型第三代核电站、我们正在建造我国第一座高温气冷堆核电站。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除了展示我国AP1000核电站建设的最新进展和企业的产业布局外,还展出了CAP1400核电站的最新模型。该模型基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属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的最新设计成果制作而成,在主要设施的比例更接近于实物,清晰地展示了CAP1400核电站的总体布置。
作为全世界在建核电机组最多的企业,中广核集团今年突出展现其在工程建设上的管理创新。“我国过去几十年建造十几座核电站,未来十几年要建几十座核电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工程管理上创新。”中广核集团有关人士介绍,“谁能够率先实现管理上的突破,谁就将占据未来核电发展的制高点。”他表示,中广核集团通过资源的有序流动,改变了过去核电建设的“人海战术”,使得原来需10000人才能完成的建设任务,现在只需5000人。
中电投集团虽然是我国三家握有核电站控股资质的企业之一,但却是去年才开工建设第一座核电站——山东海阳核电站。今年,中电投集团展示了其在江西彭泽核电项目的规划模型,该项目将成为我国第一批内陆核电项目。另一方面,中电投集团也展示了其在核电厂址上的优势,中电投集团目前在江西彭泽、吉林靖宇、湖南小墨山、重庆涪陵、广西桂东等地都有厂址储备,计划建造新的核电站。
华能集团今年再一次展出了其高温气冷堆示范项目和山东石岛湾核电基地模型。展区工作人员介绍,我国高温气冷堆示范项目在不久前通过了国家核全局专家委员会的评审,可能在1个月内开工。环保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李干杰在参观华能集团展区时也表示,高温气冷堆示范项目具备了开工建设的条件。
一直积极发展核电的大唐集团缺席了本次展览,但《中国能源报》记者在展览期间召开的技术交流会上仍然发现了大唐集团的身影。
中国台湾地区的企业首次参加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多家当地企业以协会的形式集中布置展台。詹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业务处处长孙咸仁表示,台湾地区的核电起步较早,有丰富的核电站建造和维护经验,核级仪器仪表方面实力较强,希望能够和大陆地区的企业加强交流。“陆陆续续有大陆的企业过来看,但人还是不多。我们打算主动出击了。”孙咸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