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志军王锦程报道
一张停电申请单,从检修单位上报申请到最后执行停电,需要多少环节,每个环节需要多少工作日?
一位申请业扩报装的高压用电客户,从提出申请到安装接电,需要多少环节,每个环节需要多少工作日?
……
如今,在姜堰市供电公司,类似的问题无需去默想答案,只需对照流程图,数上一数,程序的衔接顺序,涉及的部门,涉及人员的职责,一目了然。
将所有业务置入图中,在国内电力企业尚无先例,而这,仅仅是姜堰市供电公司的管理创新的一个缩影。
闭环管理带动管理创新
在姜堰市供电公司的会议室里,公司总经理刘宝生给记者看了一本厚厚的书,书的内容正是公司117项闭环管理流程图,这些流程图小到文件管理,大到电网运行,涵盖了公司所有部门几乎所有的业务。本文开篇所述的两项业务流程,也包括其中。
流程管理在发达国家已是主流的管理思想,而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在管理相对松散、流程相对混乱的电力企业,要引入流程管理并将其固化其难度可想而之。如何引入流程的概念,并使之形成如此庞大的“闭环管理流程”,是记者急切要探询的问题。
全面找差,是2008年初姜堰市供电公司新一任领导班子上任后开展的首要工作,顾名思义,全面即所有领导与员工,所有工作;找差即查不足。通过全面找差,管理不力、工作不力、执行不力、服务不力等方面的不足和问题显现出来。
“这些问题,根源是因为工作流程混乱,流程不完善,造成责任不明确,管理效率低。”刘宝生分析说,“流程再造是优化管理的关键。”
决策者的思维空间就是企业发展的空间,当引入“闭环管理”在公司领导层达成共识后,一场优化再造流程的管理变革即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经历了全公司所有部门一年时间的认真调研编写,以及在实践中的不断修改完善,在今年2月6日,姜堰市供电公司正式向9个职能部室、4个直属单位、15个供电所发布117项管理流程和工作流程。
这117项流程图,同时实现了“闭环管理”。每一项工作从开始到过程到结束,环环相扣,层层制约,节节推进,良性循环,圆满终结。真正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组织指挥,且职责明确;每一项工作都有实施流程和过程控制,且相互制约;每一项工作都有制度保证,且监督有力;每一项工作都有总结反思,且奖罚严明。
以《停电申请管理流程》为例,该流程是公司统筹考虑电力施工建设与电力有效供应而制订的服务与生产于一起的管理流程,对停电检修中的停电申请、停电审核、停电审批、停电实施等关键环节实施全面、全过程控制。该流程的制定实施,有效解决了设备停电延期及更改随意性较大的问题,增强了电网设备停电检修的严肃性和计划性,减少了电网设备停电的频次,有效提高了供电的可靠率。
“以闭环流程管理来驱动各项工作,责任明确,环节清楚、管理层层推进,没有内耗,实用管用。”刘宝生评价说:“而且,以高效衔接的复杂、细致的内部流程,实现简单明了的外部服务,也是我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目前,姜堰市供电公司已步入流程管事、制度管人轨道。26项日常管理工作、48项专业管理和32项服务工作全部进入能控、可控、在控、稳控状态。
“五全”督察保安全生产
“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对于电力系统来说,这种“单调乏味”显得更加重要,而安全管理正是营造这种环境的必经之路。
安全生产是每一个电力企业的主题,天天讲,月月讲。然而这种“老生常谈”更容易使人只重口号不重内涵,从而埋下安全事故隐患。如何使“常谈”变为“新谈”,用新的管理模式保证安全生产,也是姜堰市供电公司需要突破的管理难题。
首先,任何管理创新都是以理念为源头,该公司领导创新性的提出了安全监督“全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的“五全”监督理念。再以“五全”督察理念为基础,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监督体系,此体系包括由领导牵头的安全督察总队和八个督察分队。然后制订了“安全督察管理流程”,整个监督体系按照安全监督的闭环管理流程进行运转。
至此,一套硬性的约束制度以流程的方式固化下来。然而,科学的管理从来都是制度建设与人力资源建设的结合。换言之,企业的管理是刚性与柔性的结合,刚性原则就是制定一套系统、科学管理制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柔性原则就是重视人的作用,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
因此,在安全监督闭环管理流程正常运转的同时,姜堰市供电公司的安全培训教育和安全文化活动可谓丰富多彩,先后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周”、“全国安康杯竞赛”、安全生产及优质服务“百问百查”、“安全文化节”等主题教育活动,创新开展了“安全警言佳句”征集、安全合理化建议、安全文艺演出、安全观念答辩赛、安全知识对抗赛、安全短信发送等安全文化活动,并有100多人次在省、市公司举办的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奖。
从制度建设到环境建设,姜堰市供电公司形成了“人人皆监督、事事有监督”的安全管理新局面,同时也是一次以“知”带“行”的管理实践。
实践表明,“五全”督察体系是一次成功的管理创新:自去年3月10日实施以来,对公司的安全生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了“五个零”,即:施工作业“零违章”、电网设备“零缺陷”、安全管理“零缺位”、安全检查“零死角”、安全生产“零事故”。
以人为本塑企业文化
“安全生产、安全发展,永恒的主题、永远的期盼。”这是企业的《电力安全生产之歌》。
“巍巍铁塔,仰望蓝天,廉洁从业,我们的誓言。”这是企业的《廉洁从业之歌》。
两首歌曲节奏明快、流畅自然,公司领导亲自为这两首歌填词谱曲。当歌声唱响,作为姜堰电力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从去年到今年,我们每年一首歌,明年,我们还将创作《优质服务之歌》,这三首歌将是姜堰市供电公司企业文化的最好体现。”刘宝生说。
在刘宝生看来,企业的管理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无论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只有渗透到企业文化之中,才能实现有效的融合与上传下达。而对于管理者来说,对企业的管理,其实就是对人的管理。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有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所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所短”。去年以来,姜堰市供电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实现了“三个改变”,即:把批评变为提醒,把责问变为下巡,硬性管理变为硬性与柔性并举。这些改变拉近了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距离,使员工在更宽松的环境中得以成长。与此同时,该公司推进了关注了员工生活与成长的“爱心帮扶”、“劳动保护”、“人才发展”等实事工程,为员工解决实际困难164项。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使该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对企业的忠诚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江苏省公司组织开展的“员工幸福感调查问卷活动”中,该公司275名职工百分之百的对学习、生活和工作感到幸福,百分之百的对企业和企业领导表示满意,这是该公司有史以来职工对领导、对企业评价最高、最好的一次。
在工作压力日渐加大,挑战逐渐增强的今天,职业幸福感已是越来越难以企及的词汇,幸福感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效率。姜堰市供电公司275名职工百分之百的幸福,将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在了一起,形成为统一向前的合力,而这力量决不是单个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力量的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