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ldquo;2009年将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继续深化电价改革,逐步完善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形成机制,适时理顺煤电价格关系。%26rdquo;
以往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极少明确提及电价改革,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的改革推进工作更是举步维艰。3月6日,一些代表、委员在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纷纷感叹:总理已经清晰地看到了煤电之间的问题,表明国务院对电价问题达到了空前的重视程度,电价改革有望破冰。
陆启洲委员透露,国家有关部门早就开始制定电价改革方案,估计其出台为期不远了。事实上,陆启洲此次会上已经提交了有关电价改革的提案,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又急忙把提案撤回来了。他说:%26ldquo;我的提案作废了,但却看到了期盼以久的电价改革的曙光。%26rdquo;
煤电巨头关系:争论时剑拔弩张,生活中是好朋友
旷日持久的煤电之争继续在两会期间上演,代表、委员中有多人是煤电巨头的现任或离任掌门人,他们一直都站在煤电之争的风口浪尖上。开会期间,大家纷纷说,争论问题时剑拔弩张,但私下交往时则称兄道弟,是好朋友。
3月4日,王显政委员说,煤电都是国有企业,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多年来,彼此互相配合,总体关系是好的,近年来有一些沟沟坎坎也是正常的。
翟若愚委员说:%26ldquo;煤电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而是唇齿相依,谁也离不开谁,目前煤电的一些矛盾是很正常的。煤电之间的问题主要是价格体制还未理顺,%26lsquo;计划电%26rsquo;和%26lsquo;市场煤炭%26rsquo;导致了双方对待价格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这不值得奇怪!%26rdquo;
对于%26ldquo;煤电之争%26rdquo;,吴永平代表看得很开。3月5日,吴永平说,煤炭企业和五大电力集团合作一直很默契。从长远来看,煤电其实是一家,谁也离不开谁。大家出现分歧,是价格问题,是一家人吵架,最后还是亲兄弟。
3月6日,陆启洲委员表示,煤电都是国家的基础产业,是一个链条上的紧密结合体,用%26ldquo;唇齿相依%26rdquo;形容是丝毫不过分的。
煤电之争核心:煤炭企业暴富,电力企业全亏
翟若愚委员透露,今年1月份全国五大发电集团均出现亏损,预计2月份会继续亏损。他测算,2008年五大发电集团共亏损300多亿元,但除去水电、供电等业务的盈利贡献,亏损可能高达600亿元至1000亿元。
翟若愚委员说,我经常和陈必亭开玩笑说,你们是吃饺子或包子的选择问题,而我们是有没有饭吃的问题,电力企业已经到了在生死线上挣扎的边缘。
陆启洲委员说,电力企业是政策性亏损,去年已经伤了元气,如果今年再亏损,对国民经济发展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3月5日,陈建生代表没有点评电力企业的亏损,他只是表示,冬天是否会来临,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断,对于企业人而言,真正重要的是做好御冬的准备。他说:%26ldquo;我不认为煤炭行业目前的盛世能一直持续下去,相反,行业拐点可能随时出现。%26rdquo;
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1~11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煤炭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33%,发电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00%,这种情况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不可能发生的,同样,如果用计划方式配置资源也不可能发生。只有一方面放开、一方面控制才可能发生这么大的反差。
电煤合同一直未签:电企海外买煤,煤企当做笑谈
翟若愚委员说:%26ldquo;大唐已经从澳大利亚和东南亚购买了煤炭,加上运费等也比国内煤炭便宜。到海外买煤,把资源留给后人,只有好处,没有坏处。%26rdquo;
据悉,华能集团、华电集团等也与海外煤商签署了购煤协议。
陈建生代表质疑说,看看他们能到国外买多少煤炭?言外之意是,到国外买大量的煤炭不现实。
闻讯,陆启洲委员哑然失笑,他说,海外购煤的比例很少,买海外煤炭要考虑电厂的布局,如果电厂处于广东、福建和浙江购买东南亚的煤炭就比较划算。
翟若愚委员也承认,目前大唐的主要电煤来源仍是国内的市场采购电煤,海外买煤并不一定是公司今年的主要采购方向。
陈建生代表似乎有些不服气地说,我们和大唐近日就要签订合同了。
3月6日晚上,记者在截稿前没有联系上翟若愚委员进行核实,但陆启洲委员表示,电煤重点合同未签,并不是说所有购煤合同都未签。
电煤价格:煤企仍希望高价,电企寄希望降低
翟若愚委员坦言,今年的平均电煤价格如能够与去年相比下降50元/吨,大唐集团就能够实现盈利,否则还会亏损。
陆启洲委员的观点与翟若愚惊人的一致:%26ldquo;只有在现有煤价基础上再下降50元,电力企业才有可能盈亏平衡。%26rdquo;
翟若愚委员说,希望政府短期内调整电煤价格,但电价调整涉及面太广,调整一分钱影响都很大,关系着千家万户,这让有关部门很难下决心,因此,电价的调整是很慎重的。
陆启洲委员表示,电价形成机制的建立是一个渐进过程,很难预测电价改革的时间表。
对于煤电价格升降的问题,经天亮委员认为,考虑到电力企业的困难,煤炭企业应该%26ldquo;稍微做点姿态%26rdquo;;但电力企业也应做些妥协,不能因为自身亏损就要求煤炭企业降价,自己也得挖掘潜力。
经天亮还建议,政府应该控制增支政策的出台步骤,整治地方上的乱收费现象,减少煤炭企业的压力。他认为,煤炭企业不愿降价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最近煤炭增值税税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相当于煤炭企业吨煤支出增加了20元。
陈必亭委员指出,%26ldquo;煤电矛盾的根源在于电价不改革;电价改革的关键则在于电网的改革。%26rdquo;他表示,要扭转目前电煤的僵局,需要实施电力体制改革和电价改革,这样煤电产业链条才能理顺。打破电网的垄断,则是电力改革的最关键之处。
据悉,神华集团等煤炭企业仍然坚持今年的电煤价格应该高于去年。
电煤企业之间的异议很多,但共同的心声是:就让市场说了算吧!
王显政委员说,煤电之争在于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存在差异,煤电企业将来全面走向市场是历史的必然。
吴永平代表说,只有靠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双方发展之后,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到那时候,煤电企业就不用再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