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融入SaaS管理软件服务的私有电子商务平台将成为软件厂商新的利润增长点。到2010年,主流品牌的传统管理软件将会同时出现SaaS模式。如果传统管理软件提供商不进行战略转型,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被淘汰出局。
“我们预计,2008年几大主要软件厂商及其合作伙伴生态系统都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和拓展软件即服务(SaaS)市场。”IDC日前对2008年IT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时,将“SaaS盛行”排在了2008年IT市场十大趋势的榜眼位置,并认为IBM、微软以及其他厂商将在2008年的SaaS领域争相跑马圈地,2008年将成为名副其实的“SaaS年”。
SaaS“终结软件”
提到SaaS,就不能不提到马克·贝尼奥夫。贝尼奥夫曾是甲骨文公司最年轻得志的副总裁,在一次甲骨文内部讨论中,贝尼奥夫了解到网络服务取代软件包的可能性,凭着对软件产业的深入了解,贝尼奥夫觉得,这个模式拥有足够的威力,足以变革整个软件产业。在1999年3月,贝尼奥夫创立了为客户提供按需供应和SaaS的Salesforce公司,并提出了“终结软件”的思想。
SaaS的核心是在线提供软件服务,能够省却用户配置服务器、购买软件产品等所要支付的高额IT费用,而且不用再像应用套装软件那样进行软件升级和后续投入。SaaS支付模式的这些优势,给全球软件供应商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当SAP、微软和甲骨文等IT巨头都把按需软件作为未来发展方向时,SaaS市场变得异常活跃。尽管贝尼奥夫期望的“终结软件”这一局面还没有真正到来,但整个软件产业的风向已发生改变。
计世资讯在最新发布的《软件业的下一个十年——中国软件运营服务(SaaS)市场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中指出,2006年中国SaaS产业的规模为68亿元,2011年将突破400亿元,达到406亿元,未来5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3。SaaS是未来10年软件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目前,SaaS的产业链已经逐渐明晰。Salesforce、微软已提出要成为SaaS的平台供应商,国内的阿里软件也志在成为SaaS平台提供商;传统的管理软件供应商及Xtools、800CRM等新锐公司,都可能成为基于SaaS的服务提供商;神州数码在线则有意整合各种在线应用提供给消费者,成为基于SaaS的服务运营商;而IBM、埃森哲等传统软件咨询服务商如果向SaaS转型,或将充当SaaS的服务实施商角色。
SaaS与SOA并驾齐驱
面向服务架构(SOA)最早是由Garnter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末提出的概念,强调服务的重要性。国内大多数消费者是通过SOA领域的老大IBM的宣传逐步对其认识和理解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应用软件开发厂商向SOA领域涉及的程度越来越深,现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SOA已经无处不在。随着SaaS的愈发火热,SOA的继续深入,2007年12月微软率先在业界提出了“软件 服务”(S S)战略,旨在打通“内部业务整合(SOA) 外部业务拓展(SaaS) 丰富用户体验”等多重资源,将“软件”和“服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IT价值的最大化,实现SaaS和SOA“鱼和熊掌兼得”。
根据微软在一份技术白皮书中做出的定义,“软件 服务”是一把“IT大伞”,它综合了很多IT现有的技术和理论,包括SaaS、SOA和Web2.0。随着不同厂商从不同的切入点切入,整个IT业正在托起“软件 服务”这把大伞,走向IT未来之路。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