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解决智能变电站建设周期相比传统变电站周期长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两类变电站设计、调试过程的不同,提出将智能变电站的配置(设计)过程由系统集成商负责改为由设计部门管理配置(设计)网络平台完成。该平台基于SOA构架设计,根据设备提供商上传的IED设备的ICD文件,自动生成全站的SCD文件,进而生成各个IED装置的CID文件。设备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可以通过网络从该平台下载自己所需的CID或SCD文件。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对ICD、SCD、CID文件进行版本控制,进而约束各方的工作进度和质量。通过该平台用户调整了在整个智能变电站的设计、调试、建设过程中各个

首页 > 发电信息化 > 技术 > 正文

基于SOA的智能变电站设计平台的建模

2013-10-31 11:14 来源:济南供电公司 

摘要:为解决智能变电站建设周期相比传统变电站周期长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两类变电站设计、调试过程的不同,提出将智能变电站的配置(设计)过程由系统集成商负责改为由设计部门管理配置(设计)网络平台完成。该平台基于SOA构架设计,根据设备提供商上传的IED设备的ICD文件,自动生成全站的SCD文件,进而生成各个IED装置的CID文件。设备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可以通过网络从该平台下载自己所需的CID或SCD文件。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对ICD、SCD、CID文件进行版本控制,进而约束各方的工作进度和质量。通过该平台用户调整了在整个智能变电站的设计、调试、建设过程中各个不同单位的角色权限和职能,优化了管理流程,缩短了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周期。

0 引言

智能变电站是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智能变电站遵循IEC 61850 标准的“三层两网”通信体系[1],过程层网络的通信介质采用光纤,以虚回路连接代替传统变电站的二次电回路。虚回路的连接以配置文件的形式体现。其中,全站系统配置文件(SCD,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作为全站的信息模型,是整个变电站的信息数据源,是实现信息共享的基础。

目前,SCD文件一般由后台监控系统厂商集成 并提供,这造成智能变电站在设计、施工、调试、维护过程中严重依赖设备厂商,联调工作进度和工程进度基本上由集成商掌握。并且由一个厂商负责修改全站信息不利于工作的协调[2]。文献[2]提出由第三方设计院承担部分系统集成商的职责;但采用这种方式,在工程进度和工作质量的把关上,用户的掌控力度有限。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两类变电站设计、调试过程的不同,提出将智能变电站的配置(设计)过程由系统集成商负责改为由设计部门管理配置(设计)网络平台完成。该平台基于SOA构架设计,根据设备提供商上传的IED设备的ICD文件,自动生成全站的SCD文件,进而生成各个IED装置的CID文件。设备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可以通过网络从该平台下载自己所需的CID或SCD文件。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对ICD、SCD、CID文件进行版本控制,进而约束各方的工作进度和质量。通过该平台用户调整了在整个智能变电站的设计、调试、建设过程中各个不同单位的角色权限和职能,优化了管理流程,缩短了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周期。

1 智能变电站建设过程的特点

1.1智能变电站的体系结构

智能变电站结构上分为变电站层设备、间隔层设备、过程层设备、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与常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增加了过程层网络及设备,用于实现信息的共享以及间隔层设备与智能化一次设备之间的链接。从对应的角度看,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相当于常规变电站的二次电缆回路、以及间隔层设备的开入开出回路和采样回路。各智能设备之间的信息通过报文来交换,信息回路主要包括采样值回路、GOOSE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等。从功能实现上看,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分为过程层和站控层,如图1所示。

 

图1 智能变电站分层

1.2智能变电站建设过程的特点

智能变电站的设计(配置)过程基本遵循如下流程:用户提出建设变电站的需求,电力设计部门根据需求进行初步设计,用户依据初步设计进行设备招标。中标单位包括设备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设备制造商向系统集成商提供装置和装置的ICD文件。同时设计部门获取各类装置的ICD文件,并设计全站虚端子表。系统集成商根据ICD文件和全站虚端子表,采用系统配置工具,生成SCD文件。设备制造商根据SCD文件生成自己每个装置CID文件并下载到装置中。系统集成商进行设备集成并开展厂内联调,现场联调,厂家验收等环节,使变电站合格投运,期间向用户提交相关资料,用户开展电力生产和检修维护。

目前,在调试、施工其间,装置配置工具、系统配置工具都是由设备厂商自备,配置过程由设备制造厂商自己完成,其中系统配置一般由后台监控系统厂商完成并提供SCD 文件。变电站配置流程图如图2所示[3]。

 

图2 变电站配置流程图

其中,ICD(IED Capability Description,装置模版配置文件)描述了预先定义的装置数据模型配置。通常对于每一类装置有一个对应的ICD配置文件,为装置最原始文件,由装置制造厂商提供。它包括IED(智能电子设备)的基本数据模型及服务,不包含IED实例名称和通信参数。SSD(System Specification Description,一次系统配置文件) 描述了系统一次设备模型及对应的功能LN类型。通常一个变电站只有一个。由于一次系统智能化发展较慢,目前变电站还没有提供SSD文件。CID(ConfiguredIEDDescription,装置实例配置文件)描述了实际装置的通信配置、数据模型以及GOOSE、SMV等装置间通信配置。每个装置对应有一个实例配置文件,文件结构与ICD文件一致,通常由SCD文件直接导出,禁止手动修改。SCD(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全站系统配置文件)描述了包括一次系统模型、通信网络配置、装置实例配置、LN功能分配、GOOSE配置、SMV配置等所有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有关的配置。通常一个变电站只有一个。

2 智能变电站建设过程的模式再造

如上所述,目前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过程如图3所示。这种模式的弊端是:1)变电站的设计(配置)对系统集成商依赖严重,用户在设备联调过程中对SCD、CID、ICD的掌控手段非常有限,对变电站的调试周期不好把握;2)由一个厂商(系统集成商)负责全站配置信息不利于工作的协调,联调周期长。3)对变电站的改扩建不便利,由于系统集成由设备厂商完成,改扩建时若更换厂商,则原有的配置继承非常有限[2]。

 

图3 变电站建设模式图

针对以上不足,本文提出图4所示的智能变电站建设过程模式。将变电站配置工作集中于一个网络平台,设计部门负责维护该平台,用户通过该平台对SCD、CID和ICD进行版本控制。如果在变电设计和调试过程中,某些单位反复对配置文件进行修改,将对其进行考核。责任划分如下:ICD的修改次数(质量)由设备提供商负责;SCD的修改次数根据情况确定是设计部门或集成商负责,例如如果虚端子连线错误应由设计部分负责,如果后台控制节点因不满足技术合同要求,少配置了节点,需 要在SCD文件中添加的情况,应由监控厂商负责(一般为集成商)。

该方案克服了变电站的设计(配置)对系统集成商依赖严重的问题。通过用户对配置文件的版本控制等手段,一方面用户对变电站设计(配置)过程的协调工作掌控更加有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把握联调时间,缩短联调周期。最后,由于所有配置文件已经上传至网络平台,资料的有效性透明、可靠,而平台由用户掌控,利于变电站的进一步维护和改扩建工作。

 

图4 变电站建设模式改造图

3 基于SOA的智能变电站设计平台建模

该网络平台要满足用户和不同设备制造商、设备集成商、设计部门、施工单位不同角色和任务的要求,并利于扩展。本文采用面向面向服务的架构(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搭建。

3.1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如图5所示。主要由三个角色构成,分别是服务提供者、服务注册(或称服务注册中心、服务注册机构等)和服务请求者。当应用程序利用Web Service在三个角色之间进行交互时,涉及三个操作分别是发布服务描述,发现(查找)服务描述,以及基于服务描述绑定或调用服务。服务注册机构负责提供这三个操作所需的基础构架,服务提供者发布Web Service,服务请求者搜寻并调用Web Service。这三个基本操作既可能只进行一次,也可能会重复进行。

 

图5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3.2基于SOA的智能变电站设计平台的服务模型

1)服务需求

不同服务涉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总体分析面向服务架构的信息系统中,本文提出引入不同类型利益相关者,并以这些相关者作为分析视角来获得不同服务的方法。为了简化,本文以智能变电站设计平台的服务对象作为利益相关者。一般情况下智能变电站设计平台的服务对象有用户、设计部门、系统集成部门、各个设备提供商、施工单位。而不同服务对象对设计平台具有不同的功能需求。它们分别如表1所示:

表1 功能需求

 

服务对象名称 功能需求
用户 登陆、注销、修改或删除其他对象登陆数据、版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
设计部门 登陆、注销、维护自己数据、设计(下载)SCD文件、维护SCD文件(例,修改虚端子连线)
集成商 登陆、注销、维护自己数据、维护SCD文件(例,填写配置网络地址)、下载SCD文件
设备提供商 登陆、注销、维护自己数据、上传ICD文件、下载CID文件、下载SCD文件(网络层设备商)
施工单位 登陆、注销、维护自己数据、下载CID文件、下载SCD文件

基于不同服务对象的功能需求,可以寻找并构造不同的服务,进而确定系统所必须拥有的服务。根据表1容易得出基于SOA的智能变电站设计平台的服务(粗粒度)主要有七个:系统管理服务、SCD管理服务、ICD管理服务、工程进度管理服务、工程质量管理服务、版本控制管理服务、变电站投建管理服务。

2)服务模型

(1)用例视图

用例图表示的是服务内的用例跟参与者的交互关系,即服务跟参与者的相互关系。下面以SCD管理服务为例进行用例分析如图6所示。

 

图6 服务的用例图

如上所述,在用例分析中采用了“粗用例”的思想进行用例分离。SCD管理服务包含四个用例,分别跟设计人员、集成商、设备提供商和施工人员交互。

(2)静态视图

静态视图表示了服务及与服务相关类之间的静态结构,SCD管理服务的静态视图如图7所示。

 

图7 服务的静态视图

由以上静态视图看到,一方面服务由类聚合而成,另一方面各个服务中的类也有“共同部分”,这部分不同服务之间的重用问题,通过企业服务总线(ESB)来完成,基于SOA的智能变电站设计平台的服务模型结构图,如图8所示。在系统实现和实际运行过程中,各个服务的数据及操作除了在XML中体现外,还映射到数据库,本文采用SQL-Server数据库。

 

图8服务集成

4 结语

1) 提出将智能变电站的配置(设计)过程由系统集成商负责改为由设计部门维护的网络配置(设计)平台完成的SCD集成模式。

2)用户通过该平台对智能变电工程的配置文件SCD、CID和ICD进行版本控制。解决了原有建设模式的建设(特别是联调)周期长,维护、改扩建工作难于开展的问题。

3)提出智能变电站设计平台基于SOA构架设计理念,便于系统的运行管理,方便异地开展工作。适合智能变电站的建设特性(用户、设计部门、系统集成部门、各个设备提供商、施工单位常常不在同一个地点)。

参考文献:

[1] DL/T 860.81(IEC 61850-8-1)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8-1 部分: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映射到制造报文规范MMS[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2] 林俊, 胡华威. 智能变电站中基于CAD 的图形化模型设计软件开发方案[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2, 32(9): 142-148.

[3] Q/GDW 441-2010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S] 北京: 国家电网公司, 2010.

[4] 杨昌锋,王冠,司建辉. 基于SOA构建新一代的企业应用集成.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5, 22(10):122-123

[5] 宋宇宁. 基于SOA的事件驱动企业应用集成技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浙江大学,2005

[6] 李锦棠. 企业SOA服务集成的研究与设计:[硕士学位论文]. 广东:广东工业大学,2006

[7] 杜锦谊. 建筑企业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硕士学位论文]. 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06

[8] Russ Basiura, Mike Batongbacal. ASP.NET Web服务高级编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杜,2002

[9] SOA Cookbook. IBM, 2005

[10] EdLynch, Chandra Venkatapathy. 借助面向服务架构的业务流程整合保持企业竞争优势. IBM面向服务架构解决方案白皮书. 2005-10

[11] Eric Newcomer, Greg Lomow, 等, 徐函,译. Understanding SOA With Web Service中文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12] 马晓轩,怀进鹏,王芝虎. 基于UDDI的应用服务注册中心的设计与实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5, 31(9):1040-1044

[13] 陈志峰,孙静,周平.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标准动态研究.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06,12:39-43

[14] 张毓鳃. 支持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OA的中间件平台研究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15] 毛新生. SOA原理˙方法˙实践.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321-351

[16] 顾宁,刘家茂,柴晓路,等. Web Services.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69-90

[17] 刘晓华. UML基础及Visio建模.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207-215

[18] 张洓贤,姜早龙.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19]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SOA用户指南.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21-29

[20] DirkKrafzi,KarlBanke,DirkSlama, 著,韩宏志, 译. Enterprise SOA中文版—面向服务架构的最佳实践.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1] Thomas Erl.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Concepts, Technology, and Design. Pearson Education, Inc.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