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结合柔直换流器控制参考值与保护判据,通过引入故障穿越策略的参考电压系数,实现自适应调整纵联保护动作门槛,提高了保护灵敏度,正确识别故障区间。...摘要大规模新能源经柔性直流输电(以下简称“柔直”)送出系统已成为中国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典型场景,然而新能源场站与柔直换流器之间的交流输电线路两侧均为电力电子装置,短路电流受到不同换流器控制策略影响导致波形畸变严重,使得传统纵联保护灵敏度降低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组织研发的全国首套新一代配电网智能纵联保护系统正式投运。...为此,由电科院、信通公司、南瑞继保公司组成的国网湖南电力研发团队自主研发了新一代配电网智能纵联保护系统。
继电保护装置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一道防线。南瑞集团开展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特性的继电保护关键技术研究,2023年攻克输电线路时域距离保护、模型识别纵联保护等难题,研发20个型号的保护装置。
本次投用的新型电力系统系列继电保护装置由变压器保护装置和线路保护装置构成,能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双高”特征,运用了基于暂态信息的自适应距离保护、快速时域距离保护和基于模型识别的纵联保护等原理,不受电力电子设备故障后电压相位突变和出现谐波
“本次投用的新型线路保护装置采用基于暂态信息的自适应距离保护、快速时域距离保护和基于模型识别的纵联保护新原理,能有效解决风机、柔直等场景下发生故障时的调控策略可能导致传统距离保护误动或拒动的问题。”
目前,新区初步建成智慧能源服务平台,研发应用全网首个基于5g技术的配电网纵联保护和有序充电技术,建成全省首座虚拟电厂和首例光伏、储能、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充电等多站融合项目,初步形成共享杆塔、通信光纤等新商业模式
目前,新区初步建成智慧能源服务平台,研发应用全网首个基于5g技术的配电网纵联保护和有序充电技术,建成全省首座虚拟电厂和首例光伏、储能、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充电等多站融合项目,初步形成共享杆塔、通信光纤等新商业模式
“新机场西变电站每条电缆都配有光纤纵联保护通道,一旦发生故障,可在百分之一秒内实现10千伏电缆故障隔离,大大缩短户均停电时间,”新机场西变电站主控室内的特战队员袁宝超介绍,“北京电力还创新采用了智能防控巡检系统
提出了柔性直流电网线路保护配置方案:主保护采用单端量保护原理以满足动作速度的要求,同时需要采取适当的解耦措施和故障选极方法,以及雷击、噪声等干扰的识别方法,以保证保护的可靠性;后备保护采用灵敏性较高的双端纵联保护原理
站域保护与控制装置中冗余保护功能不含线路纵联保护,主要原因是:①通道和对侧设备不支持,若要支持,则需增加大量设备和工程量;②若含线路纵联保护,则站域保护会通过线路关联多个站,复杂程度大大增加,影响范围较大
其次介绍了各种适用于直流配电网的故障检测和定位原理,主要包括电压/电流保护、边界保护、纵联保护、分区保护、握手法等。...传统的交流配电网的故障保护方法显然不适用于直流配电网的保护。如何处理好快速性与可靠性之间的矛盾是直流配电网故障检测与定位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动作速度快的保护新原理的开发。
11月17日获悉,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220千伏电董一线第2套载波通道纵联保护更换为光纤通道纵联保护,并实现平稳运行,标志着该公司提前三年实现十三五确定的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纵联保护光纤化率100%
近年来,山东德州供电公司结合变电站新建、综自改造和220千伏线路保护双差动升级改造工作,配置纵联保护的55条线路中,54条线路保护(中苏线改造前)为光纤通道,45条线路保护实现双差动。
、微波纵联保护、光纤纵联保护。...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需要相应通道和通信设备进行信息交换与传递,目前常用的通信方式有:导引线通信、电力线路载波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利用以上通信方式构成的保护分为导引线纵联保护、电力线路载波纵联保护
发明专利单通道条件下纵差和纵联保护无缝切换方法应用于交流输电继电保护领域,它提出将纵差保护和纵联距离保护集成在一个保护中实现,共用一个通道,根据通道状况,自动进行纵差保护和纵联保护的无缝切换。
各种保护装置配置主保护:能以最短的速度切除被保护元件范围内的故障的保护。后备保护:主保护或断路器拒绝动作时,起作用的继电保护。后备保护分为近后备保护、远后备保护。
勇挑三家单位重担西格木变整屏投入太木甲线双套光线纵联保护,投入太木甲线6716开关失灵保护 2015年11月17日,220千伏西格木变电站紧锣密鼓地进行系统升级。...佳木斯供电公司此次升级是为了满足双鸭山供电公司新建220千伏太保变电站的投运需求,将原来的220千伏贤木甲线ⅱ套光纤纵联保护屏及保护屏端子外部接线全部拆下、保护屏撤离,新安装上ⅰ套保护屏,对太木甲乙线第
答: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电力线载波纵联保护(简称高频保护)。(2)微波纵联保护(简称微波保护)。(3)光纤纵联保护(简称光纤保护)。(4)导引线纵联保护(简称导引线保护)。
文献对分布式电源接入后非三相短路故障特性分析并给出了快速保护方案,文献提出根据dg接入点得位置,对保护馈线进行了区域划分在dg上游区域配置了方向纵联保护,而整条馈线则保留了过电流保护,文献提出在分布式电源的出口处接入一个限制电阻
31.纵联保护的通道可分为几种类型?答: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电力线载波纵联保护(简称高频保护)。(2)微波纵联保护(简称微波保护)。(3)光纤纵联保护(简称光纤保护)。
一般,输电线路配有纵联保护和距离保护,采用机构反应时间短的快速断路器,配电线路主要采用分段式电流保护,因此,输电网比配电网故障清除时间短,但不绝对。美国电网不同电压等级故障典型清除时间,如表1。
报告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1)大规模新能源接入、交直流混联、柔性输电等给电网特性带来影响的分析;2)继电保护原理适应性分析;3)全波形继电保护的研究基础4)全波形距离保护与纵联保护原理及适应性分析;5)总结
主要包括:①在主保护动作逻辑中考虑了纵联保护策略的影响;②将近后备保护和远后备保护的动作逻辑进行了重新梳理,并整合为通用的后备保护动作逻辑,以便考虑不同保护之间的配合;③重新设计了断路器失灵保护的动作逻辑
系统故障时间大约只有60ms~70ms,由于电流差动保护动作快于零序方向纵联保护,甲侧零序方向纵联保护刚能出口。...对于此类故障,电流差动保护相对于零序方向纵联保护更加灵敏。2)高阻接地电流出现三次谐波。
传统高压直流中基于线路边界特性的单端速动保护并不适用于柔性直流线路,而针对电流差动保护的缺陷提出的纵联保护依靠双端通信或双端数据同步,保护的快速性仍受到一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