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赵辰昕还透露,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支持“两新”的资金总规模与2024年相比将有大幅增加,并且会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升重点行业和重要设备、技术、能耗、排放等指标要求,继续扩大能效和水效标识实施范围
加快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改造、用能设备更新,全面提升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行业领域的能效水平。深入拓展电能替代,提升终端用能低碳化、电气化水平。...完善土地、环境、能效、水效和碳排放等约束性标准体系,严格常态化
方案提出,“十五五”期间,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基本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深入推进,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行业企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钢铁、焦化、建材等重点行业率先实现碳达峰
方案提出,银行保险机构要支持污染防治攻坚,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大江大河、重要湖泊、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土壤源头污染、重金属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助力打好蓝天、
张家口市印发的《国家碳达峰试点(张家口)实施方案》显示,到今年底,全市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顺利完成节能降碳目标,新能源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占比逐渐提高,基本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
全面推进重点领域能效限额、用水定额、清洁生产等标准制修订,目前本市制造业绿色标准体系内现有标准70余项,基本实现全市制造业领域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重点行业全覆盖;组织实施重点行业能效水效达标测算,鼓励企业对标先进实施技术改造提升
推动实施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排污许可证的动态管理,制定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明确超低排放改造计划,定期调度超低排放改造进度,并将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企业清单推送至排污许可证审批部门,审批部门及时办理排污许可证变更手续
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升重点行业和重要设备、技术、能耗、排放等指标要求,2025年底前,我们将会同各个部门通过努力,按期完成“两新”领域全部294项国家标准制定修订的任务。...继续扩大能效和水效标识实施范围,组织遴选产品设备能效和水效“领跑者”。推动“两新”工作具体落实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我们还将不断完善“两新”实施机制。
加快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改造、用能设备更新,全面提升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行业领域的能效水平。深入拓展电能替代,提升终端用能低碳化、电气化水平。...完善土地、环境、能效、水效和碳排放等约束性标准体系,严格常态化执法和强制性标准实施,持续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七)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
加快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改造、用能设备更新,全面提升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行业领域的能效水平。深入拓展电能替代,提升终端用能低碳化、电气化水平。...完善土地、环境、能效、水效和碳排放等约束性标准体系,严格常态化执法和强制性标准实施,持续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七)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
(二)重点行业低碳技术改造试点示范项目。...,带动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装备、软件、标准和解决方案,树立一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低碳创新试点示范典型,探索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低碳转型升级路径,以点带面推进企业、行业以及工业园区碳达峰。
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有序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电力外送通道规划建设,加快重点行业清洁能源替代。...国网西北分部积极服务水电机组并网投产,先后6次组织召开启动协调会,优化各项调试计划,高质效完成36项涉网试验。
深化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分级创a行动,细化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提升工业企业环境治理能力。深化扬尘污染综合治理,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整治。(三)全面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到2025年,能源低碳转型取得明显进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全口径发电装机比例达到50%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突破18%,能源生产环节持续降碳提效,能源低碳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比如,钢铁行业,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从2014年到2023年,我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下降了5.87%,吨钢二氧化硫排放下降了 81%。
开展家居建材、石油化工、纺织鞋服、电子信息等行业低碳与碳排放、节能和能效提升、节水和水效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等标准研制。...严格执行燃气用具、电动自行车、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或产品安全标准,推动相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研制新能源场所及其设施、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民宿等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要求等标准,探索研制智慧消防配套系列标准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零排污绿色高效低碳运行;工业废水预处理、深度处理、组合处理工艺;光伏产业链废水处理技术研发与应用;废水电化学治理技术及工程实践;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案和思考;工业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重点行业废水处理关键难点分析
(二)加快退出重点行业落后产能和优化产业布局。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加快退出限制类涉气行业工艺和装备,加快调整优化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的产业布局、规模和结构。
(二)强化重点领域节水管理。推动全国年用水量规模以上的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单位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加强重点用水单位监管,开展重点行业水效对标达标。
(二)强化重点领域节水管理。推动全国年用水量规模以上的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单位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加强重点用水单位监管,开展重点行业水效对标达标。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发布《关于协同做好“上海产业绿贷”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围绕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绿色制造、环境治理、绿色低碳产业、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开展金融产品研究
(三)加快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升级。对钢铁、石化、化工等重点传统行业,强化能效、水效、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引领和约束作用,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
聚焦八个重点行业,制定落实“一业一策”方案,加快健康座椅、家装木业、时尚童装、纺织面料4个行业扶优扶强;推动印染、水泥、铸造、墙材4个行业提标提效,系统打好“整合集聚一批、关停淘汰一批、规范提升一批”组合拳
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遴选活动,引导企业更新改造高耗能、高耗水设备。推动钢铁、建材、电力等产业耦合发展,引导钢渣、水渣、粉煤灰、锯泥等大宗工业固废规模化高值化利用。...在钢铁、石化、机械、电子、医药等重点行业,围绕设计验证、测试验证、工艺验证等中试验证和检验检测环节,更新一批先进设备,提升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
(经济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水利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完善标准,推动重点行业水效对标达标。鼓励重点企业、相关市州建立完善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的企业、地方标准。
二、重点任务(一)实施工业技改和数字化转型工程。1.加快重点行业技术改造。...(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实施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工程。4.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