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发《关于转发〈关于建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通知〉的通知》等文件,推进全市各县(区)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污染源普查等工作,建立了全市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和污染地块名单。
具体按照《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疑似污染地块布点技术规定(试行)》(环办土壤〔2017〕67号)和《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技术规定》(环办土壤函〔2017〕1021号)编制布点方案。
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建立并动态更新疑似污染地块名单,督促疑似污染地块土壤污染责任人或土地使用权人及时开展污染状况调查,发布《阜阳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第一批)》,公布1块列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
四、简化流程,助力地块有效快速开发对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留白用地以及未列入重点监管单位名录或疑似污染地块名录,或者经土壤污染状况普查、调查和监测、现场检查等表明不存在土壤污染风险的地块,在变更为住宅
排查并动态更新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名单,开展地块土壤环境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或治理修复等活动,及时将地块信息上传至全国土壤环境信息管理平台并向社会公开。
建立第一批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完成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和划分。积极防控重金属污染,更新全市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源整治清单,督促61家企业完成整治任务。
全市22个疑似污染地块、5个污染地块均有效管控,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建立第一批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完成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和划分。积极防控重金属污染,更新全市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源整治清单,督促61家企业完成整治任务。
全市22个疑似污染地块、5个污染地块均有效管控,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建立第一批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完成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和划分。积极防控重金属污染,更新全市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源整治清单,督促61家企业完成整治任务。
全市22个疑似污染地块、5个污染地块均有效管控,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建立第一批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完成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和划分。积极防控重金属污染,更新全市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源整治清单,督促61家企业完成整治任务。
各区(市)均建立了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市级建立了污染地块名录。...“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963个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确定污染地块20个,完成修复面积29万平方米,全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状况调查,完成全市90个地块的布点采样。加强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制定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8%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
各区市完成耕地质量类别划分任务,实施分类管理,受污染耕地已全部采取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措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完成国家和省分解考核目标。各区市均建立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市级建立了污染地块名录。
组织排查各县(市、区)疑似污染地块,建立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制定实施《揭阳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全面控制扬尘污染。印发实施《揭阳市大气环境质量达标规划》《揭阳市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划定方案》等,深化禁燃区高污染燃料锅炉管理,推进高污染燃料锅炉整治。
“十三五”期间未发生因耕地土壤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超标、因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不当、涉重金属重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等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更新发布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和污染地块名单,督促相关单位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规范项目用地管理。环境质量水平稳步提升。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有序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建立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全流程监管135个疑似污染地块和25个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情况,完成长乐等5个县(区)的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核算试点,在泉港
截至目前已完成14个县(市)区共73家行业企业的疑似污染地块信息填报工作,并上传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需要纳入严格的管理。
组织开展关闭、搬迁、腾退工业企业用地全面梳理排查,动态更新疑似污染地块名单、污染地块名录,确保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等要求的建设用地地块全部纳入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监管
排查并动态更新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名单,推进开展地块土壤环境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或治理修复等活动,并及时将地块信息上传至全国土壤环境信息管理平台,同时向社会公开。6.开展高风险地块跟踪调度。
——对符合《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的地块,各县(区)生态环境部门要及时纳入并更新疑似污染地块名单,纳入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管理。
持续开展疑似污染地块排查,已排查出疑似污染地块全部纳入全国土壤环境管理系统管理。2019年,已建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并向社会公开。
出台《四川省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严格土地出让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加强对涉及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的土地回收、收购等环节工作的监管。
关停企业名单至少包括企业名称、所属行业、地址、产品、生产和关停时间、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内容。各县(市、区)生态环境分局在接到书面通报15个工作日内,将符合管理范围的疑似污染地块录入污染地块信息系统。
实施四个配套办法,综合运用环保“黑名单”、挂牌督办、违法信息公开、媒体曝光等措施,全面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先后派出执法人员130人次,检查涉土壤重点环境监管企业6家(含3家涉危险废物企业)、土壤疑似污染地块企业
”,完成全市10个县(区)的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源头控制方面,建立企业土壤污染风险隐患排查制度,每年修订并公布柳州市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污染场地开发方面,持续更新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