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锂电称,本次投资旨在抓住新能源汽车对高容量负极材料的需求及储能市场快速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完善公司在锂电池新型负极材料领域的产业布局,整合公司和浦士达在硅碳负极领域的优势资源,强化产业链上下游整合。
硬炭是用于钠离子电池不可或缺的负极材料,其供给情况直接影响到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进程和应用推广。...为进一步推动煤基硬炭从“样品”到“产品”的跨越,中煤华利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国科炭美新材料(湖州)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共同开展“千吨级煤基硬炭工业示范技术开发”项目,包括原料煤提纯、配套关键装备研发
项目技术路线本项目聚焦于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储能型钠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涵盖层状氧化物与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硬炭负极材料及先进电解液等多个方面。
目前,公司年产1000吨锂/钠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已建成投产。...国科炭美主要从事碳基储能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国科炭美分别以生物质、煤和沥青为原料,成功研发出ghc-a300、b280和c300等一系列硬炭产品。
资金用途也主要用于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产能布局。...近期还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布钠离子电池领域布局最新进展,有企业已开始供货,也有企业虽已发布相关产品,但尚未有投资量产计划:南都电源表示,公司研制的钠离子电池,采用高稳定钠电正极和高压实硬炭负极,能量密度140wh
前不久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供应商广东容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容钠新能源”)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孚能系产业资本谨孚基金领投,基石资本跟投,架桥资本持续追加投资。
鹏辉能源11月1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钠离子电池成本相比锂离子电池来说没有明显优势,主要是负极材料硬炭成本比较高,为行业降本瓶颈。
近日,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供应商广东容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容钠新能源”)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孚能系产业资本谨孚基金领投,基石资本跟投,架桥资本持续追加投资。
据悉,公司年产1000吨锂/钠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建成投产,项目投产后,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硬炭受制于进口、市场供应紧张的不利局面。...公司面向储能、电动汽车、工程机械、两三轮车和基站等应用场景,以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为主攻方向,为用户提供高容量、高倍率、长寿命以及低成本的硬炭材料。
此次战略合作签约为加快钠离子电池技术及其硬炭负极材料技术在储能领域的持续突破奠定了基础,双方针对钠离子电池设计、硬炭材料结构控制、全产业链布局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推动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此外,在材料端,贝特瑞在cibf2023上发布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探钠350及钠电正极材料贝钠-o3b。
5月16日,全球新能源电池材料龙头贝特瑞在深圳2023cibf正式发布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探钠350及钠电正极材料贝钠-o3b。
2023年3月,国科炭美新材料(湖州)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种子轮融资,由凯风创投独家投资。国科炭美的本轮融资,将用于建设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的千吨规模化产线,以及建设碳材料研究院。
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创新研发材料储钠机制,贝特瑞硬炭负极材料将作为华宇新能源的优选钠电池负极材料。...3月17日,贝特瑞与雅迪科技集团全资子公司华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杭州进行签署技术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上开展技术合作。
据公开资料显示,容钠新能源成立于2022年8月,专注于高性能低成本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的研发和生产
1月23日佰思格硬炭生产线首批高容量型产品检验合格后完成装箱,并于次日交付给预订客户。“项目的顺利投产,填补了我国钠离子电池高容量硬炭负极材料产业领域空白,同时也能够有力推动钠电产业发展。”
晖阳(贵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发商,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投资建设锂离子负极材料项目,主要产品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复合石墨及软炭、硬炭、
54 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关键材料项目55 年产1500万片柔性显示模组项目56 开封瑞丰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57 辉县市先进成形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58 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特种钢产业升级项目
公司投资了硬炭负极材料企业成都佰思格,与正极材料企业紧密合作,自身也在加紧研制正极材料。山东章鼓透露,公司锂/钠离子电池生产线已经可以进行电池量产,并将加大水系半固态锌离子电池在储能方面的市场开发。
碳材料负极进一步分类为天然石墨负极、人造石墨负极、中间相碳微球(mcmb)、软炭(如焦炭)负极、硬炭负极、碳纳米管、石墨烯、碳纤维等;其他非碳负极材料主要分为硅基及其复合材料、氮化物负极、锡基材料、钛酸锂
碳材料负极进一步分类为天然石墨负极、人造石墨负极、中间相碳微球(mcmb)、软炭(如焦炭)负极、硬炭负极、碳纳米管、石墨烯、碳纤维等;其他非碳负极材料主要分为硅基及其复合材料、氮化物负极、锡基材料、钛酸锂
2015年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消费结极来看,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间相炭碳微球及钛酸锂、软碳与硬碳、非碳材料占比分别为55.0%、35.0%、7.4%、1.7%、0.8%,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消费结极来看,
图1 各种负极材料的电池性能对比1.碳类负极材料碳类负极材料是一个总称,一般可分为三大类:石墨,硬炭,软炭负极。石墨又可分为人造石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炭微球。
2、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竞争力排名:no2企业简介:上海杉杉是杉杉股份的全资子公司,拥有产品系列包括中间相、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复合石墨、合金及硬炭等五大系列。...上榜理由:上海杉杉依托母公司杉杉股份的资本优势,快速扩充自身产能,年产3.5万吨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将在2016年底达产,届时负极材料产能将达5万吨/年,成为国内第一大负极材料生产商。
从目前来看,在材料方面其实还是有一些现实的技术问题需要大家去关注、去克服,比如说现在大家为了能够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比如现在做到300瓦时/公斤的这样一个水平,当然原来在应用的材料体系,基本上是以高镍的三元材料和硅炭的负极材料做一个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