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搜词 > 新型电力负荷

新型电力负荷

北极星电力新闻网为您提供新型电力负荷相关内容,帮您快速了解新型电力负荷最新动态。了解新型电力负荷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北极星为您找到“新型电力负荷”相关结果约11000+个
  • 我国首个百万千瓦级居民虚拟电厂在江苏开建

    此次开建的虚拟电厂,依托江苏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借助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可将空调、热水器等分散的家用电器聚合在虚拟能量池中。...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稳步推进,2024年10月底,江苏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过煤电,成为江苏第一大电源。

    需求侧管理 新华网 01月15日
  • 多能互补添动力 微电网有大作用

    “目前苏州已有8个微电网项目接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日常调节能力超2万千瓦。”...激活微电网发展新潜能“要把微电网接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并完成能力测试认证,才能了解微电网的实际调节能力与响应速度。”张文韬介绍。

    微电网 国家电网报 01月14日
  • 盐城供电怡能集团:不断输出科创产业园“微碳慧能”品牌价值

    最近,盐城供电怡宁能源科创产业园新型电力负荷接入工作通过方天公司验收,标志着该园区交、直流微电网正式接入江苏电力公司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具备了市场化调控功能,为践行国家“双碳”行动贡献智慧和力量。

    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 2024年11月22日
  • 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康重庆解读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

    近年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虚拟电厂聚合调控等技术发展迅速,为电力系统的安全保供和清洁消纳提供了关键技术手段。...然而,随着极端气候频发、新能源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新型电力负荷随机性凸显,系统调节需求持续增大、应用场景日渐多元、运营复杂性愈发显现,新型电力系统的需求侧协同能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仍旧暴露出一定的问题:

    火电产业 中国电力报 2024年08月09日
  • 定位了!储能,核心支撑作用

    “在大规模新能源建设以及电动汽车等新型电力负荷大规模发展后,电网调峰主要面临三方面问题:一是调峰灵活性资源是否充足,二是市场及调度机制能否充分发挥灵活性资源的调峰效果,三是调峰的成本全社会能否承担。”...,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负荷的5%以上,保障新型储能市场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建成,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调度体系逐步形成,支撑全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20%以上、新能源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电网侧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3月06日
  •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将“提档升级”

    “在大规模新能源建设以及电动汽车等新型电力负荷大规模发展后,电网调峰主要面临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调峰灵活性资源是否充足,二是市场及调度机制是否能充分发挥灵活性资源的调峰效果,三是调峰的成本全社会是否能够承担...《意见》明确,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提升,抽水蓄能电站投运规模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负荷的5%以上,保障新型储能市场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建成,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调度体系逐步形成

    能源服务 中国能源网 2024年03月05日
  • 国内首个城市级虚拟电厂实现实体化运作

    1月28日,在安徽省芜湖市电力负荷管理中心监控大厅,芜湖供电公司与芜湖虚拟电厂公司专业人员利用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开展虚拟电厂聚合用户可调节负荷监测。...虚拟电厂建设期间,芜湖供电公司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芜湖虚拟电厂平台接入安徽省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依托芜湖市负荷管理中心实现虚拟电厂实体化运作。

    智能用电 国家电网报 2024年02月02日
  • 谈了28年才承认气候危机的核心是化石燃料,接下来怎么办?

    在消费侧,通过电气化、电 - 氢协同和虚拟电厂等技术,提升新型电力负荷的灵活性。...到2050年,部分国家将保留一定量的化石电源作为调峰电源和应急备用电源;抽水蓄能、电化学等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35亿千瓦。

    火电环保 能见 2023年12月14日
  • 山东济南市2023年迎峰度夏电力负荷管理方案

    国网济南供电公司、国网莱芜供电公司要深入推进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确保接入负荷达到迎峰度夏有关要求。对负荷管理执行不到位的,可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刚性执行。

    需求侧管理 济南市人民政府 2023年07月27日
  • 《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一

    为增强数字化智能化对电力系统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若干意见》提出探索人工智能及数字孪生等技术在电网决策和调控方面的应用,推动电网智能化运维体系建设,加快数字配电系统发展,提高新型电力负荷智能管理水平,发展电碳计量与核算监测体系

    火电产业 国家能源科技资源中心 2023年04月25日
  • 安徽蚌埠一步加强电力负荷管理工作 持续扩大需求响应能力

    二、主要目标实现电力保供和能耗“双控”,建设可监控、可操作的新型电力负荷管理控制系统。...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30日蚌埠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电力负荷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实现电力保供和能耗“双控”,建设可监控、可操作的新型电力负荷管理控制系统。

    能源服务 蚌埠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04月04日
  • 安徽蚌埠:加强负荷管理 挖掘储能电站、虚拟电厂等主体增强负荷侧调节响应

    蚌埠市要实现电力保供和能耗“双控”,建设可监控、可操作的新型电力负荷管理控制系统。...二、电网企业按照电力运行主管部门要求,协助开展电力负荷资源普查,负责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运行维护、客户各轮次负荷的接入,利用系统实施负荷管理方案,开展负荷管理方案执行情况数据统计与分析。

    综合 蚌埠市发改委 2023年03月30日
  • 华东能源监管局调研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

    调研组重点围绕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运行情况,详细了解了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重点、管理平台模块建设、有序用电管理原则等,并围绕系统当前存在的问题、系统远景规划建设、需求响应签约用户增长情况、2022年迎峰度夏系统实时运行作用发挥等

    需求侧管理 华东能源监管局 2023年01月13日
  • 国网天津电力:探索能源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国网天津电力将“双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理念融入示范区建设,设立“区域分布式新能源调控体系”“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10千伏雪花网综合试点”等项目,持续优化调整示范区建设内容。

    国家电网报 2023年01月06日
  • 国网冀北秦皇岛供电公司开展新型电力负荷系统客户侧建设

    今年,秦皇岛供电公司采用“线上梳理+线下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开展新型电力负荷系统客户侧建设。该系统可推进客户侧可调节负荷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控、统一服务。...同时,该公司应用创新研发的分路电流采集器,可解决因客户侧设备条件受限无法接入电流信号的问题,实现在不改动客户原始设备的条件下终端与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子站数据信息传输。

    智能用电 国家电网报 2022年12月27日
  •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征求《新型电力负荷管理平台功能要求(征求意见稿)》标准意见

    本文件填补了新型电力负荷相关信息化系统标准空白,满足了新型电力负荷管理平台标准化需求。新型电力负荷是当下新型电力系统、能源互联网技术体系架构下的一项热门技术,但目前国内外均没有正式发布相关标准和规范。

    智能用电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2022年10月17日
  • 首个居民低碳用电“碳普惠”应用上线 居民减排量将可交易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将发挥电网平台作用和专业优势,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接入虚拟电厂、v2g(车网双向互动)、光伏、储能等新型电力负荷,推进建设能源双碳大数据中心,建设“双碳大脑”“电力看经济”“电力看征信”

    电力金融 中国能源报 2022年06月23日
  • [团体标准] T/CPSS 1005-2018 电压暂降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标准先进性当前,随着现代化敏感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以及新型电力负荷的迅速发展,动态电能质量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其中最为突出、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电压暂降。...、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电力试验研究院、国网山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北京市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捷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电源学会 2018年06月21日
  • 热点:关注电能治理设备市场

    但随着电力电子与信息通信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应用,一些新型电力负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电能质量已成为电力企业和用户共同关心的课题。...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力用户采用了大量时变控制的非线性设备,电能的使用范围扩大,电力用户中涌入了大量的冲击、非线性负载及不平衡负荷;新的发电方式与储能方式的推广使用、高压直流输电、新型控制方式,以及使用许多非线性元件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北极星售电网 2015年0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