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煤改电”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电网企业面临较大投资压力,“煤改电”配网投资回报率偏低的问题,或是部分“煤改电”工程建设审批程序不严谨、“先建后批”现象较普遍,电网企业法律风险加剧的问题,或是电网企业工程建设中
为确保园区项目按照进度要求保质保量的快速落地实施,我们对已取得路条的企业,倒排时间节点,及时督查,对整改后仍不能开工的项目,及时对路条进行调整,倒逼企业加快建设进度;对已列入计划内光伏发电项目,简化程序,先建后批
项目只有获得三方共同认可后,才能获得开工路条。这样做不仅有效避免光伏电站建成后无法并网的情况发生,同时也杜绝了大部分的先建后批无序建设的弊端。
新制定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制度12个,新制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制度23个,新制定工程安全管理制度57个,新制定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制度21个,新制定工程建设物质采购和领用管理制度15个;有关电力企业对新上项目严把审批关,未发生先建后批的现象
专家揭秘 先建后批成电力“潜规则”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表示,此次被叫停的鲁地拉、龙开口水电项目,早在2007年就拿到了有关部门允许开展前期工作的“路条”。
于是,从今年年初,各地纷纷上电厂的苗头已经出现,随后西南小水电开发蜂拥而上,这些电建项目先建后批、边建边批甚至建而不批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期间,许多专家也曾警告大上电建项目、结构不合理蕴藏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