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染场地管理领域拥有40多项专利,近三年完成600多个污染场地管理咨询项目。...2015年,上海建工成立“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研究中心”,这是上海首个以从事完整的场地调查、风险评估、修复设计和修复工程的技术服务为主的研究中心。
二是传统的修复决策过程,包括基于风险的污染场地管理,皆没有定量考虑污染修复本身所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绿色可持续修复的前身是欧盟政府间修复组织于2002年提出的“可持续污染场地管理(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概念。
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可能存在环境监管不严、二次污染等问题,且传统标准体系未能有效指导污染场地环境监理的具体操作,迫切需要总结实践经验,提炼规则,推动污染场地环境监理体系的有效实施。
欧美许多土壤修复研究组织针对污染场地管理和决策进行了系统研究,开发了一些辅助决策工具,并应用于一些具体的场地修复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广泛的可处理性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土壤修复决策系统,为污染场地的风险管理和修复技术的筛选提供依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同时,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背景下,针对土壤修复行业,我国也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加强污染场地管理和治理的通知要求、指导意见和法律法规。土壤污染的修复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污染场地修复施工环节的人力物力投入密集,是污染场地管理中削减场地污染 物质通量和降低环境风险的最主要手 段,也是场地环境管理各环节人为活 动扰动和控制的最主要对象。
污染场地(棕地)的管理和修复是各国发展中的必经过程。经营单位及场地所有者的防污意识薄弱、对污染物的草率处理以及污染防治设备的缺乏等是导致棕地产生的主要原因。
现状过去,污染场地的管理和治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体现为法规不完善,没有关于污染场地和污染土壤的专门法规,在污染场地管理上非常薄弱。
这在中国未来的污染场地管理领域应当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中国污染场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林玉锁表示。土壤风险管控实际上需要建立一套理论与方法,抓住三要素。
我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形势严峻,污染场地数量巨大、类型复杂,相应的管理和修复技术体系仍然滞后。...1999年美国环保署将有计划监控下的自然衰减修复方法称为监控自然衰减,这标志着监控自然衰减技术走向成熟,成为污染场地第二代管理和修复方法。
,开展场地风险管理或治理工程示范,推动完善我国污染场地防治以及治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提高我国污染场地环境无害化管理能力。
北京市在国内率先发布场地环境管理技术标准,为北京市污染场地环境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对全国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公司中标全球环境基金中国污染场地管理项目子项目基于工农产品供应链中减少pops、pahs以及重点重金属使用的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源头预防研究咨询服务项目。标志着公司在污染场地修复与深度研究获得国际认可。
旨在提升我国污染场地管理能力,并对pops污染场地的环境无害识别和清理进行示范。航天凯天环保将通过此项目,为我国环境政策建设和完善做出贡献。...近日,航天凯天环保成功中标全球环境基金中国污染场地管理项目子项目基于工农产品供应链中减少pops、pahs以及重点重金属使用的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源头预防研究咨询服务项目。
对二类建设用地,即污染场地,基于用途做好风险管理,减少污染场地存量和危害。...2.发达国家的污染场地分级管理2.1发达国家的污染场地分级管理美国、加拿大、荷兰和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在逐步摸清了本地污染场地底数之后,在资金、人力、物力、机构设置等受限的现实条件下,以环境风险筛选分级的分类机制为基础构建了本国的污染场地分级管理体系
2、随着场地修复经验的积累,对污染场地的认识不断加深,公众逐渐趋向客观理性,美国90年代的污染场地管理从过度修复转变为风险管控。...美国污染场地管理在对污染物的认识上,经历了从20世纪60年代的无知,七、八十年代的初步认知、到90年代后的不断深化。
误区三:污染场地即指工业污染场地,关停搬迁会产生污染场地。工业污染是污染场地的成因之一。采矿业、商业、军事基地、回收业和废物管理等也造成大量的污染场地。
工作目标:到2018年底,全市土壤环境监管体系基本建立,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进一步查清,建立建设用地分用途风险管控制度和农用地分类管理名单、重点监管企业名录、拟开发利用污染场地管理名单等分类、分级、分用途管理名单
《综合环境反应、赔偿与责任法》是美国最全面的规范污染场地管理与修复的法律,其对美国的污染场地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日本自颁布了《土壤污染对策法》后,明确对土壤进行污染调查,对污染区域进行公示制度,制定污染区域的管理办法以及土壤污染的财务支援措施等,进而带动了土壤污染治理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
后来,美国立法批准设立了污染场地管理与修复基金,进行土壤修复;又比如日本,1968年的痛痛病事件,直接导致了1970年《农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台;1975年以后,大量六价铬污染土壤事件在东京地区频繁爆发
延伸阅读:瞭望|英国污染场地分层管理法国污染场地分层管理...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将污染场地管理政策作为政府的行政职责和法律义务的国家之一。
英国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关注污染场地问题,是欧洲最早进行污染场地管理的国家之一。...分层管理是英国污染场地管理的典型特点。
法国在1976年通过《基于环境保护的工业场地分类环境许可法》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了污染场地管理实践,是欧洲最早进行污染场地管理的国家之一。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结合中国传统的工业生产特点,在污染场地管理日趋规范、场地修复力度加大和公众关注度逐年提高的大背景下,中国近年污染场地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比如北京市从2009年到2011年陆续地颁布污染场地的一些管理办法,涉及筛选值、填埋场的运行规范、验收的技术规范等,2015年又颁布了关于voc的污染场地的风险评估、管理等系列的技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