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养颗粒污泥过程中,添加ca2+更有利于缩短活性污泥颗粒化的进程,颗粒污泥结构更紧密,形状较为规则,并且粒径也较大,具有更好的沉降性能,表现出更优越的物理特性。
通过将侧流工艺稳定富集的anaob向主流工艺补给,以及主流工艺系统中污泥颗粒化的形成,使得其总氮年去除率高于80%,实现出水tn<5mg/l,氨氮<1.5mg/l。...现在已建或在建的anammox污水处理厂,主要针对的是高氨氮废水,包括污泥消化液、垃圾渗滤液、餐厨沼液、养殖废水、焦化废水、发酵废水和半导体芯片废水等,虽然这些领域的废水都有anammox的工程化应用,
去除率达到80%以上,或出水vfa低于200mg/l后可逐步提高容积负荷;容积负荷每次提升为设计负荷的20%-30%;进水水力负荷(可认为是上升流速)过低时可采用出水回流,提高反应器的上升流速,加快污泥颗粒化和优良菌种的选择进度
1.2 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化形成过程在连续流反应器中ags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传质过程,与传统ags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进水方式及反应器构造不同,但本质上ags都是微生物在特定情况下发生的自凝聚。
2.2 系统启动期的污泥颗粒化策略对于好氧颗粒污泥工艺,系统启动期,即污泥颗粒的形成与生长过程,对系统最终处理效率起到决定性作用。...稀释原水并在培养过程中逐步减小稀释比例,使微生物逐步适应水质变化,从而加快污泥颗粒化过程,且有利于维持颗粒污泥的稳定性。
综合试验结果和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结果可以发现,沉淀池内颗粒污泥主要集中在半径为1~6 m的圆环区域内。因此,可以通过选择性回流中心区域内的颗粒污泥来制造选择压,从而实现连续流工艺的污泥颗粒化。
日前,在一传统连续流ebpr反应器中意外观察到大量基于pao的颗粒污泥,这似乎表明,在连续流反应器中实现污泥颗粒化要比预期容易多。...絮状污泥和颗粒污泥都具有营养物回收潜力,但颗粒污泥的特殊之处在于可回收可观的糖蛋白,它在化学和农业中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
此外,厌氧氨氧化污泥颗粒化可以最大程度持留微生物量,强化功能菌的增殖,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环境变化导致的脱氮效率下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sem观察颗粒污泥的微观结构发现颗粒污泥表面有明显的裂痕,推测有机物浓度超过150 mg/l时,长期胁迫下会造成颗粒污泥的解体。
2.1 形成生物膜或污泥颗粒化zichao wang等把生物膜和活性污泥放入同一个反应器中进行耐盐驯化,考察它们的硝化...02 提高生物法耐盐能力的有效途径综合以上几种生物法,发现它们之所以能够在高盐环境下还可以对氨氮有很强的降解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种作用:(1)形成生物膜或污泥颗粒化保护内部脱氮菌以此减缓高盐的抑制;(2)
1975年,瓦格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wageningenuniversity & research,简称wur)开始全面系统的研究污泥颗粒化现象。...颗粒越多越优秀,有个专门的衡量指标叫颗粒化率。关于好氧颗粒污泥第一个研究性的工作,是由日本学者开展的。1991年,mishima模仿厌氧uasb反应器制作了一个好氧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用
二、三种厌氧反应器比较(1) uasb反应器uasb反应器是第二代厌氧反应器,它的优缺点如下:优点:1、有机负荷居第二代反应器之首2、污泥颗粒化使反应器对不利条件抵抗性增强3、简化工艺,节约投资与运行费用...反应器egsb反应器相当于改进型uasb反应器,属于第三代厌氧反应器,它的优缺点如下:优点:1、提高反应器内的液体上升流速,2、颗粒污泥床层充分膨胀3、污水与微生物之间充分接触,加强传质效果4、避免反应器内死角和短流的产生占地面积较
一、uasb 工艺的主要特点1) 利用微生物细胞固定化技术-污泥颗粒化uasb 反应器利用微生物细胞固定化技术—污泥颗粒化,实现了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停留时间的分离,从而延长了污泥泥龄,保持了高浓度的污泥
启动进行115d时,反应器底部颗粒污泥直径0.2~2.5mm,沉降速度54~65m/h,说明已经完成污泥颗粒化。ic反应器进、出水cod的变化见图2。...一体化构筑物包括初沉池、循环池、缺氧池a1、好氧池o1、缺氧池a2、好氧池o2、二沉池、曝气絮凝池、三沉池,其中,二级a/o池l×b=24.9m×15.4m,有效容积1500m3,污泥cod负荷取0.1kg
“至今,好氧污泥颗粒化大多仅成功于序批式反应器,严重阻碍了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污水处理行业迫切期待连续流颗粒污泥技术的突破。”...对此,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王智武教授团队研发了一种活塞流式反应器以实现连续流好氧污泥颗粒化的技术(plug-flow aerobic granulation,简称pag),并成功应用于市政污水的二级处理
在一定的碱度范围内,进水碱度高的反应器污泥颗粒化速度快,但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活性低;进水碱度低的反应器其污泥颗粒化速度慢,但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活性高。
结果表明,在絮状污泥颗粒化过程中,污泥沉降性能和生物量明显提高;污泥胞外聚合物中蛋白质类物质含量提高了5.3倍,蛋白质类物质与多糖类物质含量的比值升高到2.64,证明蛋白质类物质浓度增加是活性污泥颗粒化的重要因素
另外,有研究表明,投加活性炭可大大缩短污泥颗粒化的时间;在投加活性炭后颗粒污泥的粒径大,并使反应器运行更加稳定。3、so42-关于so42-对颗粒污泥的形成目前尚在讨论中。
充当诱导核的物质种类较多,可以是微生物聚集体,非溶性无机盐晶体,颗粒污泥或碎片等。通过人为投加颗粒载体,可加快污泥颗粒化的进程。...状菌假说丝状菌可相互缠绕,构成颗粒污泥的初始骨架,微生物在表面附着,生长繁殖,在水力选择压下,逐渐形成颗粒污泥(图2)。在污泥颗粒化初期,真菌在丝状菌表面富集,形成颗粒污泥的雏形。
去除率达到80%以上,或出水vfa低于200mg/l后可逐步提高容积负荷;容积负荷每次提升为设计负荷的20%-30%;进水水力负荷(可认为是上升流速)过低时可采用出水回流,提高反应器的上升流速,加快污泥颗粒化和优良菌种的选择进度
两级分离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厌氧处理技术,该技术在第三代厌氧反应器uasb的基础上,把多级处理技术、流化床技术、污泥颗粒化技术、内外循环等技术整合在同一个反应器内,在反应器中,颗粒污泥
caluwé等利用石化废水成功实现好氧污泥颗粒化,利用两组 sbr反应器处理高浓度石化工业废水,cod 和 doc 去除率超过 95% 。...进一步探讨了污泥处理和回收利用的现状以及该类废水资源、能源化技术的进展。最后,总结了各工艺的优缺点,并对未来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1975年,在 wur 开始全面系统的研究污泥颗粒化现象。可以说,在厌氧工业废水上,他们最早发明和应用了厌氧颗粒污泥技术,全世界高浓度工业废水采用厌氧颗粒污泥的方式(uasb或egsb)来进行处理。
6、要定期取不同部位的泥样进行观察,做做sv30,并用清水淘洗,观察污泥颗粒化进程,随时调整进水负荷。 四、日常调试运行注意事项及应急事故处理 1、日常加强巡视至关重要。要让员工经...在这提醒一点的是:无论是絮状污泥还是颗粒污泥最好不要用清水泵,可以选用泥浆泵或螺杆泵,在泵的进口一定要有筛网过滤(颗粒污泥除外),并可灵活取出更换、清洗的。
技术发展史20世纪90年代后期,通过在sbr反应器的基础上设定一些特定的实验条件后,在实验室内首次实现了稳定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污泥颗粒化是指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相互聚集形成一种密度较大
,因此也称为污泥的颗粒化。...1uasb反应器启动运行的四个阶段对于一个新建的uasb反应器来说,启动过程主要是用未经驯化的絮状污泥对其进行接种,并经过一定时间的启动调试运行,使反应器达到设计负荷并实现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通常这一过程会伴随着污泥颗粒化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