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聚焦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深耕智慧巡检体系建设,规模化开展特高压输电线路“无人机多光谱自主巡检+直升机巡查+在线监控远程智能巡查”;创新应用地线修补机器人、除冰机器人开展缺陷消除和防冰作业
2023.5月 “慧眼”无人机v2.0●使用场景:用于大规模电网精细化巡检及应急响应巡检需求●功能:“慧眼”无人机v2.0是国内首款面向电力巡检的行业级微型无人机,具有雷视融合感知、导线级自动任务绕障、
3月24日,国网浙江电科院自主研发的“挂点金具红外图像发热缺陷智能识别算法模块”,在国网浙江公司无人机自主巡检平台完成试运行并转入业务化运行,这标志着浙江全境输电线路五大类关键部件全部实现发热缺陷ai智能识别
在前期的运维环节,扩博智能具备多类型产品方案,包括由我们自主研发的一键起飞全自动无人机外检的clobotics ibis,真正实现了无需人员干预、无需预先建模、无需输入参数,标准、高效、易上手的巡检方案
无人机能够借助高精度定位,快速、准确地对电网设施进行全方位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有效减少了卫星时钟误差、多路径效应干扰等问题,提升了电力北斗服务的精度和可靠性,为无人机高精度定位和自主巡检提供了有力支持
电网企业着力推动人工智能与业务融合应用国家电网打造视觉、语义等行业大模型,构建千万级高质量样本库和两级智算中心,赋能数智化坚强电网建设;融入ai技术构建新一代新能源功率预测系统,强化新能源人工智能预测能力;采用无人机智能巡视和输电通道智能监控技术替代传统人工巡检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开展无人机取证及自主巡检技能培训16次,培养可独立开展无人机巡检的飞手696人。...国网蒙东电力从职责分工、装备管理、飞手培养等方面制订无人机自主巡检管理要求和巡检方法,综合考虑供电所数量、运维线路长度和无人机利用率等因素配置无人机及飞手。
无人机自主巡检部署后,淮芜线合肥段的精细化巡检周期从人工每月一次巡检变为无人机每周一次巡检,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精准度。
无人机即时配送(物流“最后一公里”)、低空载人观光(旅游场景)、无人机应急救援(灾害响应)、无人机巡检(电力/农业/基建)等场景。6.供应链金融创新。
每个无人机机场配备了一台无人机,通过提前设置程序,6台无人机每天定时对半径5公里范围内的线路开展360度“精细化”自主巡检。
为了提高事后精准消除缺陷水平,国网河北电力综合研判分析相间短路、高阻接地以及接地转短路等故障信号,应用无人机进行相应区段的高精度摄像和红外热成像巡检,清晰捕捉线路、设备的细微缺陷和异常发热点,提高故障排查速度
为解决偏远地区无人机自主巡检存在的痛点问题,国网湖北电科院提出了弱网络条件下无人机自主巡检的低成本空天地网络构建和自适应巡航技术,该技术可有效解决偏远地区无人机远距离飞行控制信号难回传的问题。
两会开幕前,通辽供电提前组织所属2个供电服务中心、5个工区、9家县级供电公司对通辽地区输电、变电线路设备开展巡视及隐患排查治理;运用无人机自主巡视、远程巡视系统等智能化运维手段全线24小时不间断看护。
海上风电无人机动态巡检、远程随动巡检操作机器人、35千伏高压直挂、3s融合构网型储能系统、低温法烟气污染物脱除、燃烧后碳捕集等多项关键技术被认定国际领先。...发电工控系统、650℃高效发电、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燃机自主运维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燃煤发电机组瞬态灵活高效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多项核心技术入选部委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央企先进技术目录
为保障全天候巡检效果,云深处x30机器狗与无人机协作,每日两次巡检,每次巡检时长约80分钟,并实时将检测结果上传至巡检平台,发送详尽巡检报告。
该模型可识别缺陷隐患场景35类,运行一年以来,累计调用量达7704万次,分析图片1158.5万张,有效识别输电缺陷19.91万处,缺陷识别准确率达到85%,有力支撑了“无人机自主巡检+缺陷智能识别”智能作业模式规模化应用
在安防、巡检等场景中,设置全新智能航线后,无人机可自动检测车、船等目标及红外温度异常点,并自主进行拍摄等动作,实现含飞行、检测、提示、记录在内的一整套全自动化作业流。
2月25日,重庆市北供电公司首次应用无人机机巢开展配网架空线路无人机远程自主巡检,实现农网线路巡检自动化、智能化,有效提高线路巡检效率。
在贵州,羊场纳木村创新布局交直流混合新型网架,台区低电压问题迎刃而解;在广西,东兰县实现配网无人机自主巡航,252台配电自动化开关全县域覆盖,故障隔离准确率实现100%,为县域富民按下“加速键”。
此外,风电场运维班组24小时轮值监测,结合无人机智能巡检,构建起“天地一体”防护网,为除冰系统、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及时消缺提供了有力保障,真正实现了风机发电应发尽发,不浪费任何有效资源。
近年来,泉州供电公司落实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建设要求,不断深化无人机在巡检领域的应用。该公司通过远程指令控制无人机的自主起飞、巡检、降落和充电,实现了对电网设备的远程高效巡检。
几秒后,一架翼展4.1米的垂起固定翼无人机自动起飞,对500千伏黄永线线路通道开展自主巡检。...“现场作业条件良好,无人机准备起飞!”2月10日,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省级无人机巡检管理中心员工王金鑫下达指令。
并借助贵州全省无人机自主巡视全覆盖的优势,开展4.9万公里输电线路防冰防山火精益化巡视。深化“联防联控” 构建共治格局“500千伏安青i线094号塔山火告警。”...目前,贵州电网公司已建成“星(卫星)-空(无人机)-地(可视化终端)-人”的立体化森林火灾监测预警处置体系,通过强化卫星山火监测、输电线路可视化系统、无人机巡视等智能手段,实现在线监测自动告警、人工监测掌控现场火情
不只是精准、高效地定位断线故障,国网河南电力还在济源建成无人机联巡指挥平台,实现无人机巡检指挥全线上流转、全工单闭环,精准、高效地开展接地、断线等无人机自主巡线,缺陷识别率达98%以上,每条线路平均巡检效率提高
为提升无人机巡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淄博供电公司积极探索并应用机场仿线飞行技术,通过远程操控,实现无人机自主沿着导地线的走向和高度飞行,可近距离检测导地线及设备的运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