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搜词 > 土壤碳分解

土壤碳分解

北极星电力新闻网为您提供土壤碳分解相关内容,帮您快速了解土壤碳分解最新动态。了解土壤碳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北极星为您找到“土壤碳分解”相关结果约16个
  • 《浙江省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条例》发布 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十二条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等部门应当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建立森林、海洋、湿地、土壤碳汇监测系统,组织开展碳储量、碳汇量调查评估。...第十一条 省经济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采取措施,支持和规范绿色低碳工厂、绿色低碳园区、零碳园区、绿色社区、零碳公共机构、绿色餐厅等绿色低碳单元建设,引导生产生活绿色化

    烟气脱硫 浙江人大 2024年09月29日
  • 美国能源部投入2亿美元推进能源攻关计划

    ,及其对非生物土壤成分的形成和相互作用的影响机理;④确定可利用的植物代谢和遗传学原理,以增强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强土壤固碳能力;⑤了解矿物风化作用和/或矿物增强的作用及其与影响土壤碳封存的生物过程的相互作用

    综合 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中心 2023年02月20日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自然碳汇解决方案

    例如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土壤有机碳储量虽然很高,但气候变暖会导致土壤碳大量分解释放成为碳源。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土壤泥碳地储存的二氧化碳比地球上所有其他植被的总和还多。

    碳交易 中国矿业报 2021年07月30日
  • 碳中和背景下煤矿区土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研究进展及其减排对策

    矿区碳汇构成主要包括植被和土壤碳汇,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将大气中co2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主要来源于矿区已复垦排土场的树木、草、农作物等,当植物枯死或凋落后,通过异养呼吸和分解过程将碳输送到植被和土壤中。

    碳交易 生态修复研究 2021年05月28日
  • 李国学教授:园林废弃物不同处理方式的环境影响

    而活性有机碳是土壤有机碳的活性部分,是指土壤中有效性较高、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矿化、对植物养分供应有最直接作用的一部分有机碳。

    工业废水 E20水网固废网 2020年02月23日
  • 冻土突然解冻释放出大量碳

    研究背景永久冻土区占全球土壤面积的15%,却存储了全球60%的土壤碳(约1500 pgc)。高纬度地区的快速增温正在加剧冻土碳的分解,将大量温室气体释放到大气,可能足以影响到气候系统。

    土壤修复 生态学家 2020年02月21日
  • 法国计划增加土壤碳含量

    研究表明,提高土壤碳含量并不容易,因为添加到土壤中的许多有机物会由于土壤微生物的分解而流失到大气中。好处远远超过碳捕获!不管怎样,保护我们土壤中已经存在的碳,只要多储存一点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土壤修复 土壤家 2020年01月19日
  • 土壤腐殖质分组到分子有机质组学认识土壤有机质本质|研究

    有学者研究认为,腐殖质组分抗分解概念是模糊和抽象的,严重误导了土壤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的反馈研究,某些组分的固有抗分解性不是其分子性质所决定的,而是受到微生境条件下的生物可达性及/酶反应动力学的制约。

    土壤修复 土壤观察 2019年09月12日
  • 国内土壤科研进展(2019年第12期)

    植物所解析高寒草地土壤碳分解温度敏感性的调控机制土壤碳分解的温度敏感性表征土壤碳分解过程对温度的响应程度,通常用q10来表示,即温度每增加10度土壤呼吸速率增加的倍数。

    土壤修复 土壤观察 2019年07月16日
  • 植被恢复对土壤碳固持影响研究取得进展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会减少土壤碳固持,加速温室气体排放。植被恢复是提高土壤碳固持的重要途径,但当前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和环境因子对土壤碳固持影响的综合研究较为缺乏。...图1.不同恢复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储量图2.方差分解

    场地修复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8年01月27日
  • 中科院科学家在植被恢复对土壤碳固持影响研究中取得进展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会减少土壤碳固持,加速温室气体排放。植被恢复是提高土壤碳固持的重要途径,但当前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和环境因子对土壤碳固持影响的综合研究较为缺乏。...图1.不同恢复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储量图2.方差分解

    综合 中国高科技 2018年01月22日
  • 土壤修复的关键是补“碳”

    加入碳营养提高了土壤碳氮比,土壤微生物大量繁殖,更提高土壤透气性,好氧菌成了优势种群,进一步分解土壤中有机质,代谢更多小分子有机碳物质,作物根系受刺激而更加强壮,根端释放更多有机酸形成丰富的根际微生物圈

    土壤修复 有机碳肥 2017年12月04日
  • 低碳能源技术创新思维:以碳排放资源化为例

    仅仅土壤碳呼吸过程中对环境的碳排放就达到3000~5000亿吨,是人类每年约500亿吨碳排放的8~10倍【3】。在2010年时,这个比例曾经是12~16倍。...显然,大自然植物的主要碳元素来源,不是依靠人类活动提供,植物吸收、再利用的碳元素主要来自其附近土壤因其含有的有机物分解,释放的二氧化碳。通过空气对流、扩散带来的二氧化碳只是占有很小的比例。

    综合 清洁高效燃煤发电 2016年11月07日
  • 【学术】全球变化下的土壤及其功能与生态系统服务

    土地覆盖和利用的变化,如森林和自然草地开垦为牧场或农田,将移除生物量、改变植被、干扰土壤,进而导致土壤碳和养分的损失、土壤结构的改变以及地上、地下部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土壤修复 中国农业科学 2016年05月25日
  • 沈仁芳:土壤资源不可再生 亟需加强顶层设计

    土壤与全球变化密切相关, 土壤过程通过释放或吸收温室气体以及其他气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气候变化。全球土壤碳存储量大,质量是大气中的两倍。土壤碳的释放将对全球变暖产生重要影响 。

    土壤修复 生态修复网微信 2015年07月17日
  • 地理资源所在土壤碳氮交互作用研究中取得进展

    研究发现:(1)低剂量施氮抑制了土壤co2和n2o排放,促进了土壤ch4吸收,而中、高剂量氮输入的效应正好相反;并且铵态氮对土壤碳氮气体通量的促进或抑制作用较硝态氮更强。

    土壤修复 中国科学院网 2014年0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