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显示,为推动全市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根据省发改委《关于梳理陕西省2021—2023年保障性项目及基地项目废止清单的通知》要求,拟将咸阳市西电新能源泾阳县5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
同时,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进一步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推进海西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整合,促进盐湖资源集约化、节约化开发和综合利用,为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提供资源保障。(完)
板上发电,板下种植中药材”的立体光伏土地综合利用,形成光伏发电、中药材种植、功能农业等综合性产业,在节约土地资源技术上,实现一地多用,改变传统单一的产业发展模式。
争取省直接保障重大项目用地指标1430亩,盘活利用存量土地8000亩,获评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市)。园区载体提档升级。
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建设,积极推动污水资源化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推动省级以上园区循环化改造升级。深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存量土地盘活焕新。
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推动绿色低碳县城建设,构建集约节约、尺度宜人的县城格局。借助自然条件,实现县城与自然融合。推行基础设施分布式布局,建设绿色节约型设施。...优化用地结构,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约束,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格化、集约型的城市空间格局。严格项目准入和建设用地审批,严控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严格执行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减少新存量土地产生。
青海,这片雄踞于“世界第三极”的神秘土地,承载着大自然最为极致的馈赠。水丰光富风好,结合广袤的“沙戈荒”土地和全国独一无二的水光互补优势,新能源开发利用条件全国最优。
详情点击三部委:明确光伏用地禁止限制类别、海上光伏四类选址区域12月23日,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要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目录(2024年本)》的通知,从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明确了鼓励开发利用土地
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扎实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建立健全全流域和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用水总量管控指标体系,完成跨行政区域江河流域水量分配。
三是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成煤电机组节能降耗改造210万千瓦,灵活性改造412万千瓦,供热改造95万千瓦。累计推动50家企业入选工信部废钢准入条件企业,废钢加工能力2600万吨。
二、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用地集约、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等因素,综合确定用地规模,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项目选址位于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镇开发边界和村庄建设边界外的,电网建设企业按照有关规定组织编制建设项目节约集约用地论证分析专章,专章编制完成后按照用地预审层级,由同级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进行审查论证并出具审核意见
,在节约用能、智能工厂、数字应用、绿色生产等方面构建可持续经营、社会责任、环境保护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光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如同大自然中的生态循环一般,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不断重复利用资源,减少浪费,实现长期绿色可持续发展。
详情如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林业和草原局: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有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节约集约的要求,通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12月23日,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要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目录(2024年本)》的通知,从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明确了鼓励开发利用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方向和要求
探索创新闲置低效土地处置方式,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动落实东部地区转移的石化、钢铁、有色、造纸、重大制造业项目污染物排放指标单列考核等政策。加快建设国家综合能源安全保障区。
进一步落实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和公共交通导向(tod)原则,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率。倡导绿色低碳设计理念,全面贯彻到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出让、方案设计、建设施工等规划建设全过程。
进一步落实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和公共交通导向(tod)原则,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率。倡导绿色低碳设计理念,全面贯彻到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出让、方案设计、建设施工等规划建设全过程。
三、加强用地用林要素保障,提升项目前期工作质效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对于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三区三线”管控要求、不改变用途的民营企业自有工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用于新建、改扩建生产性用房的,
强化节约集约利用,持续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土地资源、岸线资源、能源消耗等达到或优于国家、省下达的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
2024年11月4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关于促进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
鼓励推广使用占地面积小、不改变地表形态、不破坏耕作层的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节约集约使用土地。(三)推进模式创新。创新开发利用场景、投资建设模式和收益共享机制。
鼓励推广使用占地面积小、不改变地表形态、不破坏耕作层的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节约集约使用土地。(三)推进模式创新。创新开发利用场景、投资建设模式和收益共享机制。
2023年3月,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最新光伏用地政策《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指出光伏方阵用地不得占用耕地,占用其他农用地的,应根据实际合理控制,节约集约用地
(县能源局、县工信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结合资源分布情况,编制《绛县风光发电可利用土地资源调查分析评估报告》,统筹推进集中式与分布式风光发电项目开发。...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总牵引,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绛县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系统推进、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