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和碳排放因子库,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新型储能等重点行业率先开展“碳足迹”核算。加快推进合肥市“碳普惠”试点,推动构建省“碳普惠”体系。
市场机制层面,绿电交易、碳普惠等制度覆盖不足,全国碳市场电解铝、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纳入进度滞后。投融资领域,未来能源项目过度依赖政府补贴,风险投资占比不高,制约商业化进程。...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
四、完善数智控碳体系迭代杭州市能源“双碳”数智平台3.0版,推进碳排放预算管理、碳排放测算、碳排放双控综合评价、项目碳排放评价、碳排放行业和重点企业管控、碳金融、碳普惠等应用场景开发建设,研发“ai+”
四、完善数智控碳体系迭代杭州市能源“双碳”数智平台3.0版,推进碳排放预算管理、碳排放测算、碳排放双控综合评价、项目碳排放评价、碳排放行业和重点企业管控、碳金融、碳普惠等应用场景开发建设,研发“ai+”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公共资源交易事项,纳入本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上海市推进碳普惠减排量等地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文件提出,上海市建立完善碳普惠机制,基于碳普惠方法学开发相应的减排项目、减排场景,将单位或者个人的减碳行为进行量化并赋予价值,运用商业激励、市场交易等方式,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当前部分发达国家为核电核发不同形式的绿证,将核电纳入绿电绿证体系在国际社会也并非个例,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核电与绿电绿证消费、碳普惠机制等用户需求的深度绑定将进一步提升其绿电体验价值,成为可持续发展生态中的重要一环
碳足迹试点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开展城市、行业、产品碳足迹核算和标识认证、数据质量计量支撑等试点工作,为钢铁、轮胎、纺织等重点行业全流程降碳提供支撑。...“人人减排、人人受益”的碳普惠机制进一步完善。
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我建议构建源网荷储体系,保障企业用能稳定;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支持园区、企业建设智能微电网,主动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去年,我们的子公司嘉兴天伦纳米有减碳需求,供电公司协助我们完成了跨省碳普惠交易,让500吨减碳成果“看得见、可流通”。供电员工还定期上门为设备“体检”、为能效“开方”,推动我们完成多项节能技术改造。
通过推广村民屋顶光伏,签订碳普惠协议,村里的“碳”资源转换成经济价值。...因此,完善返乡入乡青年居住环境、提供走心政策支持、丰富创业项目资源,打造创业扶持体系等,都是我重点关注的方向,同时也期待乡村供电服务更加日新月异,让青年朋友们觉得乡村和城市一样方便。
完善碳普惠体系。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开展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试点。做好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持续推进武汉、十堰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实施。
全面推进公共机构碳普惠活动。浙江: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精心组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系列活动。...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建设国家级碳计量中心。
一、碳交易体系运行概况2024年2月,市生态环境局相继印发沪环气候〔2024〕32号和40号文件,向社会公布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管理单位(以下简称“纳管企业”)名单和配额分配方案,发布年度碳排放报告报送通知...坚持为全国碳市场试制度、探新路,本市积极创新预配额提前发放机制,引导企业提高碳资产管理意识;创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激励机制,推进解决“环保不一定降碳”难题;创新自愿减排交易产品并上线运行,实现碳普惠减排量在配额市场闭环消纳
联合开发适用性高的碳普惠领域方法学和减排量核算标准,推动互通互认。搭建碳减排量核算、登记、交易、管理等功能联通的碳普惠平台,建立高效的跨省碳减排量交易和消纳机制。...(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省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协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5.推进生产力布局调整。
通知提到,试点典型经验共45项,其中包括构建“碳指数、碳效码、碳积分”碳工具应用体系。...有效监管难等问题;“碳指数”实现定期测算;“碳效码”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绿码企业已累积兑现专项贷款2.8亿元、发放补助639万元,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万吨;“碳积分”平台注册用户153万,成为参与人数最多的省级碳普惠平台
第四条 山东省碳普惠体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碳普惠管理和交易应遵循自愿、公平、公开、公正和诚信的原则,碳普惠机制下开发的项目应具备普惠性、可量化性和额外性。
试点典型经验共45项,其中包括构建“碳指数、碳效码、碳积分”碳工具应用体系。...有效监管难等问题;“碳指数”实现定期测算;“碳效码”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绿码企业已累积兑现专项贷款2.8亿元、发放补助639万元,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万吨;“碳积分”平台注册用户153万,成为参与人数最多的省级碳普惠平台
四、实施绿色低碳引领行动,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落实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要求,研究出台公共机构碳排放统计核算标准,探索开展公共机构碳排放权交易、碳普惠体系构建等工作。
落实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要求,研究出台公共机构碳排放统计核算标准,探索开展公共机构碳排放权交易、碳普惠体系构建等工作。...四、实施绿色低碳引领行动,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落实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要求,研究出台公共机构碳排放统计核算标准,探索开展公共机构碳排放权交易、碳普惠体系构建等工作。
,倡导并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保障山东省碳普惠体系规范、有序运行,制定本意见。...第四条 山东省碳普惠体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碳普惠管理和交易应遵循自愿、公平、公开、公正和诚信的原则,碳普惠机制下开发的项目应具备普惠性、可量化性和额外性。
在今后工作中,元谋县将以此次交易活动为新起点,构建各方碳普惠交流与合作的桥梁,搭建更多招商引资交流对话的平台,不断涵养宜业兴业“元谋热土”,持续擦亮优化营商环境“元速办”品牌,继续以最大诚意、最优政策、...元谋县积极探索林业碳汇开发模式创新试点工作,呈现了光伏电站碳足迹自愿减排交易的新突破、开辟县域大规模造林成果价值转化的新路径、开创新能源企业减排降碳的新模式的“三新特点”,构建起新能源产业“全覆盖、全链条、零碳排放”的闭环管理体系
探索开展林业碳汇、湿地碳汇、碳普惠等方法学研究,拓展碳汇交易场景。...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体系,持续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
深入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试点推进碳普惠,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加快建设碳达峰试点城市、试点园区,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培育绿色工厂3家以上。...报告明确2025年工作安排,其中提出,制定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牵引产业绿色化转型实施方案,推进国能灵绍光伏大基地、中广核离网制氢等20个项目,打造马家滩氢能产业发展集聚区,建设经开区和苏银产业园绿电园区
到2026年,城区空间功能布局不断优化,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区人居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生态安全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形成一批美丽黄浦建设的实践案例...深化区级碳普惠平台,推动虚拟电厂、光伏、充电桩等减排场景接入,持续拓展低碳权益场景。到2025年,单位 gdp 能耗下降率达13.5%,积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编制区级温室气体清单,升级完善区级碳普惠平台。深挖可再生能源应用潜力。实施“光伏+”工程,推广应用光伏路灯等智能光伏产品。大力推进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编制区级温室气体清单,升级完善区级碳普惠平台。(二)深挖可再生能源应用潜力。实施“光伏+”工程,推广应用光伏路灯等智能光伏产品。大力推进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
深化区级碳普惠平台,推动虚拟电厂、光伏、充电桩等减排场景接入,持续拓展低碳权益场景。到2025年,单位 gdp 能耗下降率达13.5%,积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到2026年,城区空间功能布局不断优化,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区人居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生态安全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形成一批美丽黄浦建设的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