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搜词 > 太空电站

太空电站

北极星电力新闻网为您提供太空电站相关内容,帮您快速了解太空电站最新动态。了解太空电站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北极星为您找到“太空电站”相关结果约11000+个
  • 石墨烯替代传统硅片应用在太阳能电池领域

    这是因为太空电站如果完全投入运行,则能向地球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缓解国内的资源紧张局面。尽管项目设想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中国科学家已经开始很多具体问题的探索了。...比如太阳能发电站重量约有1000吨,将所有设备送入太空中是巨大难题;大气微波辐射对电站有无影响;现有的材料技术能否为太空设施提供帮助等。由此可见,中国为了争夺太空资源,也是不遗余力。

    太阳能电池 微晶科技 2019年07月01日
  • 好消息:感觉太空供电公司要成立了!

    有人测算,在太空,每平方米的发电装置能吸收太阳能约1353瓦,效率至少是在地面上的6倍。可以想见,太空电站一旦建成,地球上的雾霾、水污染等问题都会得到缓解。太空电站有多大?花多少钱?

    国家电网报 2017年11月16日
  • 开启新能源时代 全球能源互联网掀起能源革命

    近50年来,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都在积极探索研究太阳能太空电站,我国这些年也在跟踪这方面的新技术。在核能技术利用方面,欧盟一直支持核能的持续发展。...1968年,美国科学家彼得格拉赛(peterglaser)提出建造空间太阳能电站

    风电产业 国家电网杂志 2016年04月28日
  • 新能源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核心

    近50年来,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都在积极探索研究太阳能太空电站,我国这些年也在跟踪这方面的新技术。在核能技术利用方面,欧盟一直支持核能的持续发展。...格拉赛(peterglaser)提出建造空间太阳能电站

    国家电网杂志 2016年04月27日
  • 刘吉臻:新能源时代来临 电力系统应该走什么路线?

    近50年来,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都在积极探索研究太阳能太空电站,我国这些年也在跟踪这方面的新技术。在核能技术利用方面,欧盟一直支持核能的持续发展。...1968年,美国科学家彼得格拉赛(peterglaser)提出建造空间太阳能电站

    国家电网杂志 2016年04月25日
  • 无线输电 要远还是要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告诉记者,国内之所以少有针对太空电站的微波输电技术研究,主要原因是国家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大型支持计划。...同时,要实现太空太阳能发电,电力传输的距离势必更远,考虑到微波传输的衰减和效率问题,发电站的输出功率必须非常大。可能达到兆瓦级。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俞凯告诉记者。

    输变电工程 《中国科学报》 2015年03月25日
  • 中国未来可望到穹顶之上建太阳能电站

    空间站的大型结构、装配、维护等技术可用于太空电站的发展;空间站可开展太空电站关键技术的验证;而空间站和航天员的在轨服务能力将可支持太空电站的建造。...谁先掌握太空电站的关键技术,谁就能占领未来能源市场。发展太空电站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美、日、俄等国都开展了空间太阳能发电的研究。中国一些科研机构已在太空电站的系统论证和关键技术方面开展了工作。

    新华网 2015年03月24日
  • 空间太阳能发电或近在眼前

    在美国之外,其他空间国家或组织,如俄罗斯、日本等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其太空电站计划。...事实上,美国人有关在太空建造太阳能电站的设想由来已久。1968年,美国利特尔咨询公司太空业务副总经理彼得格拉泽提出了在宇宙空间建造太阳能电站的设想。

    电站EPC 《光伏产业观察》杂志 2013年04月26日
  • 太阳能助力航天事业 “雪崩效应”不容忽视

    太阳能太空电站的工作原理据了解,"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应用了折叠式砷化镓太阳能电池板,共计5片,可供实验室内部的设备正常运转。而太空电站的原理与"天宫一号"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相比,技术上要复杂得多。

    其他 solarF 2011年10月26日
  • 太空太阳能电站将不再是“梦”

    然而,尽管存在着种种挑战,太空电站仍然是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新能源获取方式。如果我们把想象力再解放一下,太空电站的电力还可以供向月球及其他任...根据现有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估算,建造这样的太空电站每年要发射上千次之多,耗资相当巨大。建设一个太空电站比在地面建设相同级别的太阳能电站要贵百倍以上,这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巨大障碍。

    其他 北京日报 2011年10月19日
  • 空间太阳能电站迎来发展机遇

    该项目建议国家发改委尽快抓太空电站的论证和顶层设计,以明确发展目标和指导思想,提出发展路线图和工程初始方案论证。...资料显示,目前中国航天技术已取得了巨大进步,但过去40年以来,太空电站计划在其他国家并无实质性的进展,主要是发射技术难以突破。

    其他 中国联合商报 2011年09月26日
  • 俄研究太空向地球供应能源的项目

    以非晶硅化合物制成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是太空电站的基础,它将通过超高频辐射向地球传输电能。该系统既可以由人工操作,也可以自动运行。 利修克表示:“应当使用太阳所提供的一切资源。”...据介绍,第一阶段是向太空发射功率为5兆瓦的试验电站,然后再经3个阶段研制系统本身,逐步提高发电装置的功率,从10兆瓦一直到本世纪末的数百万兆瓦。

    新华网 2007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