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镜检,发现春夏交变的泡沫中主要是丝状菌的暴发,丝状菌大量生长,并伸展开来;而秋冬交变时,失去活力的丝状菌包裹在同样失去活力的菌胶团中形成上浮泡沫。...3、引入惰性物质抑制丝状菌膨胀我们在实践中发现,高度和极度膨胀的丝状菌,通过简单的方法很难有效阻止,但可以投加惰性物质来抑制丝状菌的膨胀。
塘汛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采用改良型a2o污水处理工艺,在传统a2o工艺的前端增加了预缺氧区,能够降低回流污泥中硝酸盐对厌氧放磷的影响,抑制丝状菌生长。
同时,低温下丝状菌的大量出现导致了污泥絮体疏松、密度减小,进一步导致污泥...低温导致丝状菌的过度生长是寒冷地区冬季和春季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 6、污泥的脱水 对于低温运行的活性污泥,颗粒密度是影响污泥比阻的主要因素,而对于常温活性污泥,颗粒大小才是影响污泥比阻的主要因素。
②浮泥,通常为棕黄色、棕褐色或者黑色漂浮物浮于液面,原因:曝气过度,活性污泥老化,污泥中毒,丝状菌膨胀,活性污泥缺氧,如果浮泥和沉泥都为白色或者黄白色,则是污泥老化过度。...棕褐色大块的浮泥:污泥产生硝化反应也可能是严重丝状菌膨胀。 3、do溶解在水体中的氧被称溶解氧。水体中的生物与好氧微生物,它们所赖以生存的氧气就是溶解氧。好氧池溶解氧最好保持在2.5-3.0mg/l。
在微观下颗粒污泥结构致密,主要由球状菌、杆状菌、以及少量的丝状菌组成。在稳定运行阶段,污泥平均粒径增大到138.5 μm,粒径200 μm的颗粒污泥占比达28.9%。
在a2/o工艺运行中经常一些问题,如:丝状菌膨胀、污泥老化、svi值过高、厌缺氧池表面出现黑色或者黄色浮泥、曝气池表面出现白色泡沫或者粘稠的黄色泡沫、二沉池跑泥等等。...缺点:①回流污泥含有硝酸盐进入厌氧区,对除磷效果有影响;②脱氮受内回流比影响;③聚磷菌和反硝化菌都需要易降解有机物。
而丝状菌生物却能够在0.1mg/l以下条件中大量繁殖,导致活性污泥膨胀svi值升高。...5、进水中低分子有机物含量大,而低分子有机物是丝状菌最容易吸收利用的成份,从而使丝状微生物大量繁殖,曝气池混合液沉降性能降低。6、曝气池混合液溶解氧不足使絮体生长受抑制。
同时微生物在系统中停留时间长,不易出现丝状菌膨胀,相比较二沉池而言便于运行。
并且如果投加量控制不好,或者系统来水变化波动太大,容易造成生化系统中毒,好氧区域丝状菌膨胀。 三、碳源的运输、储存等 1、甲醇甲醇易燃,为甲类危化品,使用和储存均有严格要求。
不同的是污泥中毒后,原生后生生物会迅速减少,严重时会将丝状菌裸露出来。(3)丝状菌膨胀。丝状菌膨胀时污泥颗粒还是比较饱满,但丝状菌的“触手”会越出污泥颗粒,形成支撑,从而使污泥不容易沉淀。
②浮渣通常为棕黄色、黑色絮状团浮于液面,存在原因:曝气过度;活性污泥老化;液面油状物所致;污泥中毒;丝状菌膨胀;活性污泥缺氧。...原因:曝气过度增加不絮凝细小颗粒;活性污泥活老化解体;污泥负荷过高混合液浑浊;丝状菌膨胀高清晰度。④絮态为絮凝后的颗粒大小、絮体活动方向、絮体色泽。
长期低食微比运行,可能导致污泥发生解絮,甚至诱发活性污泥丝状菌膨胀。...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注意这个问题,特别是发生污泥丝状膨胀时候,更容易导致曝气的细小气泡附着在菌胶团上,继而导致液面出现大量浮渣。4、ph:通过对活性污泥浓度及微生物等的影响,间接的影响到溶解氧量。
观察镜检及sv30:镜检只发现魔门虫与钟虫,菌胶团伸出丝状菌,魔门虫躯壳较多。sv30发现上清液含有部分悬浮细碎污泥絮体。...2)工艺改动阶段(12月8日-12月13日)12月8日,镜检观察到部分丝状菌伸出菌胶团,可见魔门虫、钟虫、累枝虫、轮虫、聚缩虫及游泳型纤毛虫等,微生物种类较以往丰富。
加氯的目的是为了杀死附着在絮体微生物表面的丝状菌,但这两类细菌对氯的敏感性没有明显的差别,因此氯的投加量要控制到刚好能杀死丝状菌而不能伤...氯和过氧化氢已经在抑制丝状菌生长方面有了成功的应用。由于氯相对便宜且易于现场操作,因此应用得较为广泛,有超过50%的污水处理厂利用氯来控制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
2、丝状菌膨胀污泥来不及沉降会产生跑泥现象。3、过于低负荷运行,污泥老化后,微生物自身氧化,解絮。同样会产生跑泥。4、气温低,曝气过度,ph变化过大,有毒及惰性物质进入生物系统等等,也会产生跑泥。
5)活性污泥丝状菌过量生长引起的污泥上浮当进水n,p不足、ph太低、混合液溶解氧太低、进水波动太大等各种因素影响下,造成丝状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异样生长,丝状菌的比生长速率高于了菌胶团细菌,又由于丝状菌的比表面积较大
镜检丝状菌较多,菌胶团松散而且发黑,间隙很模糊。...2、原因分析:业主的技术人员还是非常专业的,最后达成统一意见,污泥存在严重老化解体,并且丝状菌高度膨胀(具体什么原因导致的,暂时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大家对丝状菌的态度与看法也是多种多样,有的对丝状菌产生恐惧,有的对丝状菌恨之入骨,也有用辩证的方法去看待丝状菌的,凡事都有利弊,丝状菌的存在也是这样的。
三、调整措施去往现场后先问了下负责人现场情况,然后看着那池子的泡沫,看了下sv30(污泥浓度4000)算了下svi基本可以判断是污泥膨胀了,最后取样做了下镜检,看着那满屏幕的丝状菌,完了,芭比q了!...再次之后的调整措施为:1,池内投加石灰,抑制丝状菌,ph之前只有6.5-6.8左右,石灰投加也没有很刻意的去控制,只是把ph提到了8.5左右就没敢再加了2,系统改为连续进水连续出水3,增大排泥,同时补充新鲜污泥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依靠絮凝体中的胶体,丝状菌,细胞外多糖物质等聚合在一起,当活性污泥出现老化情况时,这些絮凝体中的微生物团会脱离出来形成游离的颗粒片状的活性污泥,这部分活性污泥凝聚性能差,体小质轻,在沉淀过程中
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都基于sbr模型进行解释,主要有胞外多聚物假说、丝状菌假说、诱导核假说、自凝聚假说、金属阳离子假说、信号分子假说、选择压驱动假说。...水力剪切力一方面可促进絮状污泥相互碰撞进行凝聚,同时加速ags中的微生物分泌大量eps加速颗粒化形成进程,另一方面能够吹脱颗粒污泥表面多余的丝状菌,减少污泥发生膨胀的几率。
长期低食微比运行,可能导致污泥发生解絮,甚至诱发活性污泥丝状菌膨胀。...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注意这个问题,特别是发生污泥丝状膨胀时候,更容易导致曝气的细小气泡附着在菌胶团上,继而导致液面出现大量浮渣。4、ph:通过对活性污泥浓度及微生物等的影响,间接的影响到溶解氧量。
此外,木质纤维素因其结构与丝状菌相似,可能还具有与丝状菌一样的某些“架桥”作用,具有与污泥膨胀类似的使污泥絮体蓬松之嫌疑。...纤维素与丝状细菌结构上有相似之处,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充当“骨架”而现象可能出现与污泥膨胀类似的污泥絮体蓬松现象。可见,纤维素非但难以降解,而且会影响污水处理正常运行。
好氧颗粒污泥是指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由接种的活性污泥经过特殊水力与曝气条件培养形成的以杆菌、球菌和丝状菌为主要菌群,呈现形状规则的球形或椭球形,平均粒径约为2 mm的微生物聚集体。...密实的颗粒结构可以削弱有毒物质对微生物的影响,从而增强对一些较为敏感的微生物(如硝化菌)的保护。
2、丝状菌假说在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过程中,接种污泥的微生物主要以丝状菌为优势菌种。反应器中培养出的颗粒污泥种类不同,丝状菌在颗粒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总体来说,丝状菌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稳定起到重要作用。不同颜色颗粒污泥的菌种组成及结构特点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