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完善生态状况监测评估机制,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每年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进行评估,定期评估生态状况以及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全面掌握生态环境动态变化和保护修复成效
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1%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全国自然生态状况总体稳定。...2024年6月5日,生态环境部在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正式发布《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用全面翔实准确的监测数据客观反映了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情况,全方位展示了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进展和成效
水生态状况好不好,水里的住户最清楚。北京市一半以上的河流水生态状况优良。...全市水环境质量稳定、水生态状况良好。水是万物之源,也是一座城市的灵气所在。在河畔散步,湖面戏水,是公众喜爱的亲近自然的方式之一。水质好不好,影响着公众的生态环境幸福感。
1、湖北省洪湖水环境水生态状况持续下滑2024年5月,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湖北省发现,荆州市洪湖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不力,洪湖水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退化问题突出。
二是积极推进生态保护成效评估。推进全省生态状况遥感调查评估,摸清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分析重点区域生态状况,逐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成效监督评估。
因此,“生态”的内容在《条例》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专门设置了“生态保护修复”一章,要求建立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机制,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规定生态产品基础信息普查制度、动态监测制度、价值评价机制,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应用,推动建立生态产品经营管理平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产品经营开发
加强林草综合监测、年度动态监测和工程项目实施监测,深入掌握各地草原资源生态状况,加强监测数据分析研究,编制年度草原动态监测报告,及时发布监测信息,努力实现云南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比上一年度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
市水务、生态环境、林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职责,组织开展渭河流域水土流失、生态状况、土地荒漠化沙化等调查监测评估,并定期向社会公布调查监测评估结果。
10月21日,重庆市林业局关于征求《重庆市林业局关于规范光伏项目使用草地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全市草原资源现状与生态状况评估情况,将基本草原和基本草原以外属于国家公园...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使用草原有关工作的通知》(办草字〔2023〕126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规范光伏项目使用草地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严控光伏项目选址根据全市草原资源现状与生态状况评估情况
市生态环境局按要求开展本行政区域内以县域为单元的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质量监测。第十二条省生态环境厅按要求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状况及保护成效评估。
第十二条 依据生态环境部制定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指标体系和生态状况评估标准规范等,省生态环境厅定期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状况评估。
、生态状况评估和生态环境监管。”...(十二)将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合并,作为第二十三条,修改为:“自治区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和监管平台,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质量监测
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状况评估,并向社会公布黄河流域生态状况。...,向社会公布黄河流域自然资源状况,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第八条【具体职责4】省生态环境厅定期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状况评估,评估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系统格局、质量、服务功能和保护成效。市(州)生态环境局可组织开展本行政区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状况评估。
第十三条依据生态环境部制定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指标体系和生态状况评估标准规范等,省生态环境厅按要求组织指导各市生态环境部门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状况评估,评估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系统格局、质量、服务功能和保护成效
彭剑峰表示,与发达国家采取以水生态状况为约束的评价管理模式不同的是,我国水生态考核正处于从水质、水资源评价到水生态综合评价过渡的阶段。“水生态监测评价考核国内外可借鉴经验较少。”
其中,单个水体现状评价得分是由水体各指标现状评价得分(由指标现状值与指标期望值比较得到)与该指标权重加权求和得到,分值越高,表征水体水生态状况越好;省域现状评价得分是将各水体现状评价得分与该水体权重加权求和得到...,分值越高,表征省域水生态综合状况越好。
水生态状况良好。十年来,北京市水生态环境实现质变。...水生态状况良好,全市一半以上河流水生态达到优良水平。常用于指示清洁水体的蜉蝣、石蝇、石蛾等水生昆虫不仅多见于山区河流中,还“现身”凉水河、大石河、亮马河等平原区河流。
实施河流综合整治工程,改善河流水质和水生态状况,使特有性或指示性水生物种保持率不降低。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依法保护国家一、二级野生动、植物,保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率≥95%。...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和《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完善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协调机制,强化对外来入侵物种的监测预警及防控,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确保外来物种入侵不明显。
主要表现为两个“向好”:空气质量稳中向好、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四个“稳定”:管辖海域海水水质总体稳定、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自然生态状况总体稳定。...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顺利完成,新时代十年生态环境监测成效显著蒋火华:按照环境保护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2022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和《2022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第十三条 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状况评估,评估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系统格局、质量、服务功能和保护成效。
印发《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技术指南(试行)》,联合财政部、自然资源部持续推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联合中科院开展2015-2020年全国生态状况变化调查...8天时间完成4500余公里岸线、6100平方公里区域的排查,对28条黄河一级支流、1120个排口开展水质监测,对48家企业开展溯源执法检查。
从事大气、水、土壤、噪声、温室气体、辐射污染源及污染物监测;生物、生态环境、生态状况、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监测;机动车污染物监测;环境监测方法及标准研究;环境监测技术咨询;环境监测数据传输
第十三条省生态环境厅定期组织指导市、县生态环境部门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状况评估,评估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系统格局、质量、服务功能和保护成效。
主要是通过对生态保护红线调整方案的生态环境影响提出审核意见,依托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和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督监测和生态状况评估,建立生态破坏问题监督工作程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