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的出台,标志着贵州成为全国首个将自愿认购林业碳汇替代性修复森林生态环境引入行政执法的省份,不仅有效解决了生态修复难执行、涉林案件难结案的问题,也有效盘活了森林生态资源,打通了森林资源生态价值向经济效益转化通道
、西有鹤乡”两个“生态地标”,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5.27%,自然保护地100余个,生态资源价值总量在全国排名第6,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居全国前列
森工森林碳汇资源禀赋和自然生态资源优势突出,发展林业碳汇潜力大,在龙江打造我国北方绿色碳汇生产基地占有重要地位。...龙江森工经营总面积658.57万公顷,据中国林科院测算,截至2020年底,龙江森工森林资源资产价值2.8万亿元,其中碳储量为7.99亿吨,森林生态资产(森林碳储量)价值1.22万亿元。
、西有鹤乡”两个“生态地标”,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5.27%,自然保护地100余个,生态资源价值总量在全国排名第6,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居全国前列
方案提出,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白山市、通化市等地区为重点,合理利用开发的森林生态资源,推进保护河流水系、生物迁徙通道等生态廊道建设,提升东部森林生态功能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延平区拥有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具备开展林业碳汇交易的有利条件。...签约双方表示,将围绕实施省委“三争”行动,锚定市委“五增”目标和延平区委区政府相关工作部署,本着优势互补、共促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全面深化银林合作,加大林业金融支持力度,推进林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2021年7月,“森林生态银行”和“一元碳汇”被列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福建经验’”;2021年11月,顺昌“森林生态银行”及“碳汇...2021年4月15日,顺昌县信用联社与顺昌“森林生态银行”联合推出专属信贷产品“碳汇致富贷”,将脱贫村、脱贫户拥有的“一元碳汇”收益权通过“森林生态银行”设定质押向其发放贷款,重点支持其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资金问题
经测算,宁陕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年总价值130.54亿元,其中:森林固碳总量228.5万吨,释氧305.9万吨,固碳释氧功能价值44.3亿元,林业碳汇年交易价值约为1.1亿元,碳汇交易市场潜力巨大。
二被告认购金将由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按照程序用于生态资源保护,以达到替代性修复生态环境的目的;所购的“碳汇”量将用于抵消生态环境受损地碳排量(碳中和)。...此外,崇州市人民法院判决牟某某、谢某某根据生态修复方案补种柳杉723株,并赔偿因生态破坏行为导致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损失。
加强天然林和公益林资源管护,持续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做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巩固天然林和公益林资源的管护成效。(二)科学推进森林资源扩面提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落实森林生态修复的责任和义务,有效盘活森林生态资源,探索贵阳贵安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形成“保护者收益、使用者付费”的导向。...本次森林碳票交易,通过贵州环交所交易平台完成,涉及林地面积18亩,林业碳汇量累计1.7784吨,实现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约6.97万元。
(二)关于“‘保’,即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方面通过实施生态资源保护工程,保护森林、湿地、草地等林草资源,减少毁林、森林火灾和病虫危害,减少生态系统碳流失。
坚持“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率先推动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加快主城新区产业提质升级示范引领,做优做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生态产业,利用生态资源优势,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二、工作目标到2022年,形成基于大别山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的产业布局和空间开发布局,生态空间得到有效管控,生态修复进一步推进,巩固和扩大森林生态系统空间,增强自然生态功能,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有效提升,绿色产业加快发展
在保证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的前提下,鼓励利用蓟州区、宝坻区、津南区、西青区、静海区等区各类适宜林地发展林下经济,推动林下经济产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的市场应用机制,将核算结果作为开展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经营开发融资、生态资源权益交易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和重庆市森林覆盖率指标交易成为生态资源指标及产权交易模式创新的生动实践,其通过政府管控或设定限额等方式,创造性引导和激励利益相关方对生态产品进行交易,是以自然资源产权交易和政府管控下的指标限额交易为核心
,吉林生态资源优势进一步凸显。...第一章 立足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迎面新阶段新形势一、建设基础(一)国家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吉林省生态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天然林生态系统、天然林与人工林混合型生态系统、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草原湿地生态系统,以及荒漠化生态系统
如,基本建立了完善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机制,不断健全各级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抓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监管,保障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因地制宜结合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情况,通过多种措施方式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形成成熟的生态产业体系,带动贫困地区收入增加是中国通过生态产业推进减贫的主要做法。一是发展地方特色生态旅游业。
(一)生态控制区是指生态控制线以内,以严格的生态保护为目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保护利用的地区,是强化生态保育和生态建设、严控开发建设的区域。
围绕增强基层和群众的获得感,深入探索解决保护生态得不到合理回报、生态产品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等问题,努力以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造福群众。一是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着力保护好黑瞎子岛、大小兴安岭、兴凯湖、镜泊湖、三江湿地等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原生态资源,形成以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张广才岭、老爷岭)森林生态屏障为主体,以松嫩平原农田防护、三江平原湿地修复为两翼的生态格局
事实上,电网跨越林区在所难免,关键是如何有效对林区、林场内的电网进行监管,依法保护森林生态资源安全。...他提出关于促进林区电网改造和监管,依法保护森林生态资源安全的建议。背景:近年来,因林区、林场高压线路掉落所引起的森林火灾屡见不鲜。
1 对中国生态补偿的总体认知我国生态补偿实践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主要工作集中在流域生态补偿、森林生态补偿、区域生态补偿、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等方面。
建立大鹏半岛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加强对辖区230平方公里林地和10平方公里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推动建设3个城市湿地公园,加强对沙滩、海域、珍稀物种等重点生态资源实施保护,增强区域生态服务功能。
政府及时发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的相关信息,建立产业引导基金,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与建设,在严格保护森林、湿地和饮用水水源地等生态资源的前提下,支持林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林场、专业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