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蓬莱的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产业园区,园区分列重装港区、主机及大部件制造区、风电母港综合服务区、配套产业园区四个板块,是山东省内第一家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园区;位于福清的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该园区是国内建设较早的集技术研发
烟台市充分发挥海工总装建造和风电装备产业集聚优势,依托岸线资源和园区集聚资源,打造国内一流的海工装备总装及配套产业基地,高标准建设蓬莱国际海上风电母港,打造全球知名的海工装备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中心。
该试验台位于山东蓬莱海上风电母港内,是山东省首个建成投入使用的全尺寸叶片试验台,能够满足iec、gb标准要求的综合性、高规格叶片静力试验、叶片疲劳测试等检验,具备20mw+、160m+级风电叶片的静力和疲劳测试能力
聚力将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打造成以海上风电为主海陆兼顾、全球一流、全国领先的全产业链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基地和风电母港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开发区吹响了扎实推进海上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2022 年3 月3 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海洋强省建设行动计划》,要求建立与央企深度合作机制,推动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发展;支持烟台建设海上风电母港,推动威海、东营等市发展海上风电装备产业。
山东省《2022年全省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加快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等项目建设,主机产能达到500台。从“北方”至“国际”,蓬莱海上风电母港的发展一步一个台阶。
建立与央企深度合作机制,推动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发展。支持烟台建设海上风电母港,推动威海、东营等市发展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青岛实施多能互补供电、海水源供冷供热、海水淡化、海水制氢等工程。
建立与央企深度合作机制,推动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发展。支持烟台建设海上风电母港,推动威海、东营等市发展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青岛实施多能互补供电、海水源供冷供热、海水淡化、海水制氢等工程。
从2019年开始山东便积极布局海上风电,吸引多家企业落户,积极建设打造风电基地、北方风电母港。...其在海上风资源、海洋产业、海洋科技等方面优势突出,是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战略地之一。但山东省截止目前海上风电项目启动少见,是国内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建设条件良好,而相对发展较为滞后的沿海省份。
今年6月5日,山东港口在全国港航领域率先发布绿色低碳港口“十四五”规划,提出要瞄准“建设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力求实现“能源消费低碳化、运输方式绿色化、资源利用集约化、管理模式智慧化”,“努力打造山东省海上风电母港
5月14日,“烟台海上风电研讨会”在山东蓬莱举办,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国内外专家、企业代表聚焦北方风电母港建设,从政策保障、资源禀赋、产业链打造、国际合作等方面探讨山东烟台海上风电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为山东省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蓬莱区正积极打造北方风电母港,力争至“十四五”末,产业园年产值突破500亿元。不止如此,从2019年开始山东便积极布局海上风电,吸引多家企业落户,建设打造风电基地。
北方风电母港是烟台结合自身地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特点,以海上风电产业作为“打造蓝色经济活力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突破口,规划建设的以风电母港产业园为引领的海上风电产业聚集区。
——打造山东省海上风电母港。...结合山东省海上风电规划,依托山东港口码头、岸线、土地等资源优势,规划建设山东省海上风电母港,开发海上风电及陆上装备产业园,配备库房及装配场地,提供海码头吊装、海上安装及运维等服务,助力山东省海上风电产业协同发展
目前,正对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园、临港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进行深度整合,为下一步建设海上风电产业基地、打造北方海上风电母港提供载体保障,致力建设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海上风电能源基地,培育全省首个集海上风电
2月2日上午,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在山东会堂开幕,山东省省长李干杰作政府工作报告。相关阅读:山东海上风电又有大动作!
、打造蓬莱风电母港产业园、山东国创风叶风力发电叶片生产线项目开建、上海电气海阳智能制造基地开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国家能源海上风电实证基地揭牌…可以说,这些为2021年海上风电抢装打下了坚实基础。
成为山东省首个海上风电机组部件制造企业,引领烟台地区“风电母港”产业集群建设,也进一步完善了东方风电叶片产业战略布局。...东方山东风电是东方风电深化“两海”战略,着力打造的海上风电叶片生产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