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了“特高压电力技术与新型电工装备基础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直流输电装备与海底电缆安全运行联合实验室”等高等级创新平台。...近年来,南网超高压公司圆满完成特高压柔直穿墙套管、换流变有载分接开关2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功研制国内首台直流高速开关,实现特高压柔性直流装备全国产化,携手ieeepes直流电力系统技术委员会成立国际首个直流电力系统技术组织
携手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电力与能源分会(ieee pes)成立国际首个直流电力系统技术组织,打造“特高压电力技术与新型电工装备基础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直流输电装备与海底电缆安全运行联合实验室”等高等级创新平台...近年来圆满完成特高压柔直穿墙套管、换流变有载分接开关2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功研制国内首台直流高速开关,实现特高压柔性直流装备全国产化。
工程包括海陆两部分,将在海上建设一座±500千伏海上换流站,通过500千伏直流海底电缆及直流架空线方式,把深远海域风能输送至粤港澳大湾区。...相比之下,柔直方案的海底路由用海面积较交流方案可节约近59%,更有利于结合海洋牧场、海上制氢和海洋旅游等实施集中开发,全面优化提升海域综合使用效能。
聚焦实现“海缆本质安全”目标,建立海底电缆“3444”安全管控体系,形成了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海上风电海缆输电建设运维的管理范例,增强海缆技术、管理核心竞争力,夯实品牌建设成效。打造创新领先典范。...高质量完成特高压柔直穿墙套管、换流变有载分接开关、直流高速开关等国家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特高压柔直阀等4类首台(套)关键设备通过国家能源局认定。
2010年8月10日,热带风暴“电母”侵袭舟山沿海,许多大型船只因避风违规停靠嵊泗直流海缆敷设处,致使上海-嵊泗双回直流海底电缆被大型船只抛锚钩断。...2014年,世界首个±200千伏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浙江舟山±200千伏五端柔直示范工程两座柔直换流站落地嵊泗,舟山各岛屿间实现电能互通。
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天科技在这根柔直电缆上先后申请的专利已经超过50项,授权的核心专利接近10项,发表sci和ei收录论文接近20篇,并且还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高压直流海底电缆国家标准。
据了解,海底电缆输电的输送距离与所采用的频率成反比,15 hz输电频率约可实现输电距离300km左右,低频输电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中、远距离海上风电的送出问题。...以柔直换流阀用直流支撑电容器为例。
2021年,永鼎股份在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设立全资子公司,计划生产远近海域电力传输所需的高压、超高压、交流、直流,以及动态柔直、脐带缆等多种海底电缆,以满足海上风电、海洋油气、海洋勘探等海洋经济基础设施对海底电缆的需求
2021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55.11%,主要原因是通光海洋中压海底电缆销售增加。斯德雷特通光:系通光信息参股公司。...德柔电缆:系公司控股子公司。德柔电缆下设全资公司江苏通光德柔电缆有限公司,公司财务数据为合并口径数据。
该方案较传统交流输电具有更好可靠性、更低损耗,更低的海底电缆敷设成本、突出的性价比和电能质量表现。...在海上风电柔直外送应用场景,特变电工提出了针对远海风电柔直外送系统解决方案,包括1gw、2gw整装输出系统方案,和以往工程比较,换流阀设备占地减小30%左右,减重20%左右,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可将海上风电等新能源友好可靠接入电网
中国第一根无过渡段单桩基础、第一座海上升压站、第一根220千伏三芯海缆;● 全球第一根大直径嵌岩单桩;● 全球首个大直径桩-桶复合基础;● 全球第一座分体式海上升压站;● 全球首座±400kv海上/陆上柔直换流平台和首根高压直流海底电缆
海底电缆敷设对于海上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均有着很高的要求,±400千伏直流海底电缆更是如此,因此如东直流海缆的敷设实施,也将助力海底电缆敷设行业进步。...探索远海输电新模式,创新应用柔直新技术柔性直流输电中的换流器为电压源换流器(vsc),其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可关断器件(通常为igbt)和高频调制技术。
同时,该工程将铺设超过100公里的直流海底电缆,是国内电压等级最高、输送距离最长的直流海底电缆。...如东海上换流站按无人值班设计,由陆上换流站统一运维,在陆上换流站建设一套一体化监控平台,实现风场监控系统、升压站监控系统、柔直换流站监控系统、结构在线监测、海缆在线监测、平台辅助系统等统一接入,不仅可实现陆上换流站对整个如东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监控
风机的输出电压需要先通过35kv集电线路汇集至海上升压站,再经海上升压站并通过220kv海底电缆接入陆上集控中心。...据汕头供电局变电管理一所柔直巡维中心站副站长曾建兴介绍,南澳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包括塑城、金牛和青澳三个换流站,另外远期规划了塔屿换流站。
在此次会议上,东方电缆就“超大容量525kv柔直海/电缆系统研发”、“高品质超高压电缆(ehv)制造技术”以及“新一代超柔动态缆技术”等专项课题进行交流分享,得到政府领导、业内专家与重点客户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2017年中天科技国内首家研制成功±525kv柔直海缆此后基于国内首个大型风电场柔性直流接入项目“三峡新能源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场项目”一次性成功研发±400kv光纤复合直流海底电力电缆(含软接头),于2019
“如果采用交流输电,长距离的海底电缆输电将带来严重的过电压问题。而传统的直流输电无法适应风力发电的波动特性。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让大规模远距离的海上风电接入电网成为可能。”孙文涛说。...11月25日,苏通gil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线间潮流控制器、南京中心城区背靠背柔直三支创新团队召开了年度计划制定会,明确了下一阶段新一代柔性电网联合攻关工作计划。
,经海上换流站整流后采用2回直流海底电缆接至陆上流站,经陆上换流站逆变后采用1回500kv线路接入江苏。...300mw)的风电场的场区内各新建一座220kv 海上流升压站,风电机组发出的电能通过35kv海缆汇集至海上交流升压站的35kv线侧,经主变升压至220kv,每个220kv升压站均采用2回220kv交流海底缆接至海上柔直换流站
海底电缆已经规模化实施,同时开启了海上柔直的研究与应用。四是海上风电的智能运维服务和资产管理能力,包括港口、海上物流能力等配套能力的进步,是抓住海上风电发展机遇的重要保障。
在郑新龙团队的坚持和努力下,国网公司在舟山建设柔直配套试验能力,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专业从事海洋输电工程技术研究的实验基地。...在郑新龙的办公桌上,放着半根表面泛黄的220千伏海底电缆工厂接头(部分)实物模型,泛黄的部分是海底电缆的绝缘层,是保证海底电缆绝缘性能的核心层。
我国柔直电缆系统采用进口绝缘料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160千伏柔直陆地和海底电缆已经定标两家国内电缆公司生产。向遥远的海岛供电及海上风电并网时,会大量采用柔直海底电缆。
陈国信介绍,运用以激光技术为代表的多种科技手段,在流程和时效上加快了线路的故障处置,而柔直隧道巡检机器人、海底电缆监测系统、电缆隧道视频监控系统等在内的科技装备全面部署,更是打赢保电战役的坚实底气。
世界最大输送容量、我国第一根525kv交联聚乙烯绝缘柔性直流电缆系统的成功,是中天科技继成功研制160kv、200kv和320kv直流电缆,及500kv交流海底电缆后的又一突破性创新,也标志着中国超高压直流电缆技术与欧洲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博士安婷:柔直输电工程大部分设备都是在室内的,这样就是抗台风优势之一,另外它是通过海底电缆,两端相互连接给岛上供电,即使台风来了也不可能伤害到海底电缆,这样它对抗台风是非常有优势的。
依托舟山500千伏联网输变电工程加强海底电缆及超高跨越塔技术攻关,对促进海洋输电技术发展、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具有重大意义。...相关阅读:浙江舟山公司:最后一个孤网乡镇即将联网舟山柔直断路器完成大电流分断试验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