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强化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实施钢铁、水泥等行业领域超低排放改造,深化工业炉窑、锅炉治理和清洁能源替代,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依法依规推进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等淘汰更新。
在环境空气质量方面,上半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6项主要污染物指标“四降一升一平”,其中,pm2.5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9%,pm10、so2、no2平均浓度同比均下降;o3平均浓度为...管理办法的印发实施,将进一步明晰各方责任、提升精准治污水平、有效管控入河入海污染物排放,为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美丽海湾建设提供重要制度支撑。裴晓菲:下面请赵世新司长介绍情况。
,中国海油深入践行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在保障油气增储上产的同时,努力破解增产不增污难题,坚持从源头上按绿色低碳理念推进生态环保工作,开展全生命周期的环保管理,实现了渤海油田生产污水“零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削减的阶段性成果
主要污染物浓度保持稳定。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6项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连续4年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浓度限值要求。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河湖生态流量有效保障,市域与县域交界断面、入海河口断面总氮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总磷污染物浓度比2022年削减5%以上。一、主要任务(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1.严格环境准入。
(七)清洁生产技术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技术,工业产品绿色设计、能源清洁高效低碳安全利用、农业节水灌溉控制、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等技术。...(六)海洋生态治理技术入海河流总氮控制、海洋与海岸带生态保护与修复、海水养殖污染治理与废弃物高值利用、船舶港口污染防治、近岸海域富营养化防治、海洋环境风险应急防范等技术。
生态环境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多氯萘等5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要求的公告》,要求加强对上述5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产、使用、进出口的监督管理。...8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 整治总则》(hj 1308-2023)、《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 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hj 1309-2023)、《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
要坚持陆海统筹、系统治理,加强入海污染物综合治理,强化自然岸线保护和管理,多措并举巩固提升海湾生态环境质量。...他通过听取汇报、观看展板、实地察看等方式,了解桑沟湾美丽海湾建设、海水养殖模式创新、海草床生态修复、入海河流总氮治理等情况。黄润秋表示,当地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连续四年保持100%,值得肯定。
从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出发,根据受纳水体生态环境功能明确入河入海排污口整治要求,倒逼岸上污染治理。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稳妥推进。...第四,影响水生态环境质量的,通过优化排污口布局,调整设置点位,压减排污口数量等措施,削减入河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问:如何判断完成整治工作?
汕尾市生态环境局海丰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底,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允许啤酒制造企业与下游污水处理厂通过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合同,共同约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二)入海污染物治理。支持开展高于国家排放标准的直排海污染源治理、海岛海域污水垃圾等污染物治理(上述污染治理工作应与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直接相关)。
会议强调,工业噪声纳入排污许可管理是排污许可制度实现环境要素全覆盖的应有之义,是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加强工业噪声环境管理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进建设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实现固定污染源污染物
依法依规将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或者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实施以切断镉等重金属污染物进入耕地途径为目标的整治措施,指导督促涉铊企业建立铊污染风险问题台账并实施整改。
入海排污口一头连着大海,一头连着生产生活,是打通水里和岸上的关键环节,也是污染物进入海洋的最后一道关口。...下一步,象山分局将会同有关部门,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为抓手,切实加强和规范入海排污口管理,有效管控入海污染物排放,守好海洋生态安全底线。
按照“可替尽替、应代尽代”原则,推进vocs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工程,实施全过程污染物治理。制定实施夏秋季涉臭氧前驱物污染管控方案。开展涉气产业集群排查及分类治理。
十年来,北京市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快速下降。与2013年相比,2022年pm2.5、pm10、no2、so2年均浓度均下降一半以上。...聚焦“三水统筹”,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完成第三个污水治理行动方案,216个问题入河排污口全部完成清理整治,出台水生态区域补偿暂行办法,利用经济手段,推动水环境治理。
(省生态环境厅负责)(三)强化陆海衔接区域污染治理。落实沿海港口码头污染防治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要求。强化渔港环境综合整治执法,集中整治渔港环境问题反弹、污染防治设施配而不用等突出问题。
市域、县域交界断面、入海河口断面总氮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与2022年相比总磷污染物浓度削减5%以上。全流域建设一批美丽河湖,群众对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主要污染物浓度稳定达标,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全国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臭氧(o3)6项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连续3年稳定达标。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洋综合治理研究室副主任王权明解释道,这是由于海洋中80%的污染物都来自于陆地上,因此要管好管住入海河流、入海排污口两大污染入口不放松。
北京市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方案入河排污口是陆域污染物进入河湖水体的主要途径,是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抓手。...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和数据更新,完善全口径台账;巩固清理整治工作成效,新增违规排污口动态清零,推进溢流污染和面源污染治理;按照分级审批权限实施设置审批,强化排污许可管理与执法检查,加强在线监管平台应用
(二)力争地表水国考、省考、市考断面优ⅲ比例均达100%,部分稳定达ⅲ类断面力争提升至ⅱ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含在用、备用)水质达标率达100%;近岸海域水质面积优良(一、二类)比例不低于63%,入海污染物削减达到省定目标
三是开展新污染物环境监测试点开展新污染物监测技术体系研究,印发2023年新污染物环境监测试点工作方案。组织部分省份开展新污染物环境监测试点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陆上环卫工作取得极大成效,但近海海洋污染治理压力依然很大,各种海漂垃圾、沿岸生活垃圾、养殖渔业等污染物不同程度地污染着海洋生态环境。
强化大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大重要河湖、海湾污染整治力度,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