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件规定了工业副产氢碳排放的量化目的、量化范围、清单分析、影响评价、产品碳排放结果解释和产品碳排放报告。 该文件适用于工业生产过程副产氢气的碳排放核算。
这些氢气替代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合成氨项目的部分灰氢,有效降低区域碳排放。截至4月10日,清水营制氢厂已实现安全稳定生产208天,验证了可再生绿色氢能在配套规模化传统工业中应用的可行性。...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0日,国华投资宁夏分公司清水营制氢厂累计产氢量突破400吨,继3月份单月产量历史新高的基础上清水营制氢厂是集团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号召的重要实践,也是在可再生氢耦合煤化工领域的首次尝试
依据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规则标准,计算一个时间周期内,工业企业和园区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实现碳排放来源追踪、碳排放趋势分析、超排放预警等功能。
一、双碳战略引领下,我国热泵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热泵是高效的热量生产转换装置,使用热泵替代燃煤燃气锅炉或者电热炉供热,将显著减少化石燃料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淘汰含氢氯氟烃(hcfcs)制冷剂,限控氢氟碳化物(hfcs)使用,积极推动制冷剂回收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与同等装机规模的超净燃煤机组相比,每年可减少标煤耗量约2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6万吨,为区域综合能源服务、绿电交易等新业态提供核心支撑,助力海南建设清洁能源岛2.0版。...其中5号机组为国内首台采用gvpi技术的500兆瓦级全氢冷发电机,发电效率较传统机组大幅提升,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优于国家超低限值。
实施热泵生产线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降低产品碳足迹。(六)提升绿色低碳制冷剂产品供给。...加大自然工质、氢氟烯烃(hfos)等新型低增温潜势(gwp)制冷剂及其应用技术的自主研发力度,提高新型制冷剂与热泵系统的匹配度。严格控制热泵生产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制冷剂的泄漏和排放。
氢进万家作为专业智能化制氢设备供应商,其核心技术以甲醇为原料,通过催化重整工艺高效制备氢气,具有多项优势,在节能减排上相比传统天然气,甲醇制氢碳排放为零,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甲醇储运便利、成本低,氢气即产即用,避免氢高压储运风险。伊莱特公司作为“用气大户”,长期以来依赖天然气作为重要能源。此次合作中,氢进万家将通过甲醇制氢设备为其提供稳定氢源。
斗山燃料电池公司相关人士表示:“通过此次开发的碳捕集技术,氢燃料电池发电站可大幅减少碳排放的环保发电站,有望为实现碳中和做出贡献。”...过去40年因纯氢气源及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全球的氢发电主要以天然气为气源,通过高温蒸汽重整制氢来实现氢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与同等装机规模的超净燃煤机组相比,每年可减少标煤耗量约2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6万吨,为区域综合能源服务、绿电交易等新业态提供核心支撑,助力海南建设清洁能源岛2.0版。...其中5号机组为国内首台采用gvpi技术的500兆瓦级全氢冷发电机,发电效率较传统机组大幅提升,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优于国家超低限值。
项目将通过行业领先的风光发电技术与多能互补聚合管理技术为基础,最大化利用园区及周边绿色能源,集约开发聚合70万干瓦风力发电资源,配套建设储能电站,实现绿氢绿醇全生产链零碳排放。...固始电氢醇示范项目是明阳在豫率先开展的先行示范项目,实现“电氢醇柔性生产”的典型标杆,为河南电氢氨醇新经济产业集群整体布局打造实证项目样板。
项目将通过行业领先的风光发电技术与多能互补聚合管理技术为基础,最大化利用园区及周边绿色能源,集约开发聚合70万干瓦风力发电资源,配套建设储能电站,实现绿氢绿醇全生产链零碳排放。...固始电氢醇示范项目是明阳在豫率先开展的先行示范项目,实现“电氢醇柔性生产”的典型标杆,为河南电氢氨醇新经济产业集群整体布局打造实证项目样板。
支持试点地区通过统筹搭建绿色智慧能碳管理平台,对园区内重点企业能源与碳排放数据开展实时采集、处理、分析和溯源,实现对企业的全链条能耗与碳排放数据智能采集与监测,同步建立企业、项目碳信用档案或碳信用库。
实施热泵生产线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降低产品碳足迹。(六)提升绿色低碳制冷剂产品供给。...引导热泵生产企业加快淘汰含氢氯氟烃(hcfcs)制冷剂,限控氢氟碳化物(hfcs)使用。加大自然工质、氢氟烯
第三条 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应当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施国家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创新驱动的原则,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与城市建设相融合...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燃气、热力、氢,符合国家燃气管网和热力管网入网技术标准的,经营燃气管网和热力管网的企业应当接受其入网。
需提供氢气来源、制氢成本、碳排放减少量、经济效益等关键数据。(三)创新性。技术或模式突破传统路径,具有行业领先性。(四)可推广性。需具备跨区域、跨行业的复制潜力。(五)政策符合性。...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7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征集工业低碳氢应用场景,重点围绕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征集一批技术先进、示范性强、经济效益显著的低碳氢应用项目,打造湖南氢能产业创新应用标杆,为全省工业领域氢能替代提供借鉴经验
此外,它还为全球钢铁行业的低碳转型提供了新思路,特别是在解决高炉炼铁过程中的碳排放问题上,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迈向碳中和提供了重要参考。...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大会上,隆基氢能凭借其与兴国铸业合作的“30万立方米/天绿电电解制氢—氢气存储—450立方米高炉富氢冶炼”示范项目(下称“示范项目”),荣获“
另外,为电、冷、热、氢负荷配备储能设备,提高了负荷需求响应能力和供能可靠性。园区碳排放源主要包括chp、gb和火电机组,co2通过碳捕集电厂后进行封存或供给p2g设备。...工业生产作为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实现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对“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扩容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高耗能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体系,预计新增重点排放单位约1500家,覆盖排放量增加约30亿吨,使碳市场管控范围扩大至全国工业领域碳排放总量的65%以上。
坚持能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能源结构低碳零碳转型两手抓,充分运用非化石能源开发、节能增效、新型电力系统和智慧微电网建设、工艺流程再造、产业耦合和资源循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多种方式,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
在减少内部碳排放同时,通过ccus技术、购买碳汇、碳信用等方式实现碳中和。到2027年底,培育建设的零碳园区内绿色低碳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5%以上。...坚持能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能源结构低碳零碳转型两手抓,充分运用非化石能源开发、节能增效、新型电力系统和智慧微电网建设、工艺流程再造、产业耦合和资源循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多种方式,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
此次投产的上海氢能保障基地一期氢气充装中心项目是全国首个300巴ii型瓶充装中心,率先获得了中国市场首张300巴ii型瓶氢气充装许可证,并投运了300巴ii型瓶管束车,相比传统200巴管束车,能使氢气有效载荷增加60%以上,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
,与同等装机规模的超净燃煤机组相比,每年可减少标煤耗量约2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0万吨,为区域综合能源服务、绿电交易等新业态提供核心支撑,助力海南建设清洁能源岛2.0版。...项目采用全国首台应用gvpi技术500mw级全氢冷发电机、国际领先的f级ae94.3a型重型燃机及国产化华能睿沃dcs控制系统,集成20余项创新技术,发电效率较传统机组大幅提升,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优于国家超低限值
坚持能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能源结构低碳零碳转型两手抓,充分运用非化石能源开发、节能增效、新型电力系统和智慧微电网建设、工艺流程再造、产业耦合和资源循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多种方式,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
生态效益:与传统高压运氢供氢站相比,本项目若满载运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70%,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年年减排二氧化碳150吨以上。若用于日制加氢能力1000kg及以上规模的项目,减碳效益显著。
项目集风电、光伏、储能、制氢、储氢、合成氨于一体,设计年产绿氢3.2万吨、绿氨18万吨,投产后每年可减少碳排放65万吨,节约标煤23万吨,经济与环保效益双赢。...项目采用“绿电制氢、绿氨消氢”全产业链模式,创新整合了6项国内首创技术与3项国际领先技术,包括风光储协同优化、混合制氢工艺(pem+碱性电解)、固态储氢规模化应用等,被列为国家发改委“清洁低碳氢能创新应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