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采用高温多物料厌氧发酵技术为核心工艺,结合干法脱硫、化学脱碳、深度脱水等先进技术,最终通过管网形式供气,确保能源高效清洁利用。...该项目旨在通过生物质高值化利用技术,为靖江特钢产品提供绿色天然气,助力其打造国内首条近零碳绿色冶金产业链实现低碳转型,同时标志着光大绿色环保在生物质高值化利用领域的重要突破。
2024 年,公司积极在煤炭清洁利用/非常规天然气、氢能等领域进行技术布局,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在煤炭清洁利用领域,公司自主开发的煤加氢热解技术工业示范项目圆满完成试车,该项目采用世界首创的粉煤加氢转化技术。
本项目符合国家“双碳”战略和能源产业政策,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促进能源行业绿色转型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国能源清洁利用水平,促进高比例新能源开发消纳。
浙江北高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于2024年10月完成恒力化纤生物质锅炉烟气综合治理项目,通过高温除尘-无尘高温scr脱硝-湿法脱硫一体化技术,成功解决行业难题,为生物质能源清洁利用提供可复制的“中国方案”。...恒力集团作为全球500强化纤龙头企业,此次改造在业内率先实现生物质锅炉环保升级,为行业绿色转型树立标杆,为全球生物质能高效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该项目是全球2024年单体投资最大的煤化工项目,旨在通过先进的煤化工技术,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陕煤榆林化学二期项目订单电站集团中标陕煤集团榆林化学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二期3×150mw超临界抽背式汽轮发电机组订单。
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推动高效蒸馏、热泵等先进节能工艺技术应用,现有焦化企业需在规定时限内达到煤炭清洁利用能效基准水平以上,力争达到标杆水平。...加强清洁运输改造,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新建或利用已有铁路专用线、打通与主干线连接等方式,有效增加铁路运力;对短距离和厂内运输物料的,采用封闭式的管道、管状带式输送机、皮带通廊等方式运输。
据悉,该项目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是安徽省“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供电66亿千瓦时,实现煤炭就近高效清洁利用、就地转化,进一步巩固扩大淮南坑口煤电一体化示范效应。
他指出,要统筹培育新动能和替代旧动能的关系,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煤炭的清洁利用和煤电低碳发展是对旧动能的改造,新能源的蓬勃发展体现了新动能的培育。
长春同泰企业管理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长春仝智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前研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鑫应信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吉林市润石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市智城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市盟友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吉林浙达能源清洁利用技术有限公司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新疆昊源化工有限公司光电制氢耦合资源清洁利用低碳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获批复。
煤炭绿色开采是基础,高端多元利用更关键。在潞安180万吨/年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生产现场,百米高塔比肩耸立,银色管道纵横交织,描绘出一幅现代煤化工产业蒸蒸日上的发展新图景。
,实现能源清洁利用与民生保障协同共进。...办法的出台,标志着青海省清洁取暖项目管理迈入精细化、规范化新阶段,对减少污染物排放、优化能源利用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总投资125.42亿元,采用“光热储能+”开发思路,通过利用8小时储热时长的太阳能热发电机组,结合光伏、光热的出力特性,优化电源结构,促进传统电源转型升级,提升能源清洁利用水平,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稳定
“比如在新能源内部,强调的是风电的规模增速,风电将是更优质的新能源资产;煤电划分为基地调节型、负荷中心保供型、产业链清洁利用型。”二是提出引导性的参考条件。...一方面,煤电利用小时呈现快速下降态势,叠加燃料成本不稳定性增加;另一方面,实现“双碳”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要煤电兼具灵活调节和清洁低碳能力,持续发挥“保供应、促消纳,稳系统、低排放”作用。
二是突破“灵活燃煤发电+碳捕集封存利用”技术,实现煤炭清洁利用。三是突破“沙戈荒开发+西电东送”技术,提升源-网深度耦合与灵活互补。四是突破“新型电网形态+新型电力装备”技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产业链现代化,将绿色生产、节能提效、清洁利用、生态环保理念贯穿始终,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奠定基础。...应急与调峰能源转变,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粗放型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必须协同推进能源低碳转型与供给保障,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走安全、高效、绿色、低碳、集约化发展道路,促进煤炭资源全生命周期实现安全绿色开发、清洁低碳利用
报告指出,因单一的、节能潜力大的工艺以及设备的节能改造项目大部分已完成,节能服务产业正逐步与新兴的综合能源服务业态合流,从传统的提供技术改造模式转型,形成集多种能源供给与清洁利用、数智化...nrdc清洁电力项目副主任刘明明强调,供需协同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最具活力的方向。需求侧各领域新兴的、多样化的海量终端用户为电力转型提供了资源和潜力,成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
强化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居民等重点消费领域节能,推进能源清洁利用。到2025年,全市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5.2%。...推进能耀新材、华鲁恒升、联仕(湖北)新材料、玖龙纸业等项目余热回收发电及煤炭清洁利用。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支持自备燃煤机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加强散煤管控。
常规电源清洁利用技术、新能源构网型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和长时储能技术等对新型电力系统推进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性技术,正在对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产生重大影响。...农村配电网以分布式资源合理利用、经济高效配置、电力安全供应为目标,源网荷储聚合管控,与大电网互联互通。
研究员级高工 王圣天津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工程师 张肇元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邓保乐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院 副所长、教授级高工 顾震宇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 现场监测室主任 张迪生固体废物能源化清洁利用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教授
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消耗煤炭348万吨,年发电量110亿度,年产值40亿元,既实现了黄陵矿区煤炭就地转化清洁利用,又进一步增强延安地区电力外送能力,对于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循环经济产业链延伸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依托黄陵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店头电厂一二期项目形成的煤电集聚效应,采用大容量、高参数超超临界空冷机组,有利于促进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和高效清洁利用,对黄陵矿业扩大电力产业规模、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0月24日,威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美丽威海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实施耗煤设备节能技改,推进“煤改气”“煤改电”,提高产业用能电气化率,开展“核能供热”“以电代煤”“以气代煤”等清洁供热,减少民用散煤、农业用煤,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
煤电无论如何清洁利用,与真正的清洁电源相比,仍然难以甩掉头上“排碳”的帽子,不可能无限“放量”发展。观察这五个核电项目布局不难发现,十一台核电机组几乎都分布在负荷区。...而核电作为清洁能源既可保供,又可“减碳”,补阙挂漏,天衣无缝,完美契合。从这个意义说,核电“批发核准”是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甚至可以理解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他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立了吴丰昌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国天辰专家工作站以及中国有色专家工作站,为国投公司提供专业性强、技术攻关难度高的项目人才和智力支持,共同促进青海地区能源绿色开发和清洁利用,共同保护好三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