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删除电池变流系统采用分舱设计,删除储能消防系统关于全氟己酮为介质的气体灭火系统等等。...8.第五章 发包人要求中删除“7.4.2.3环境适应性要求 电池变流系统采用全氟己酮为介质的气体灭火系统。
此次火灾事故演练以白家湾储能电站2号储能系统a相电池舱发生火灾,全氟己酮灭火系统未启动为背景,共设置事故发生及先期处置、启动响应、应急处置和响应结束四个环节,演练开始后,各参演单位紧密配合、迅速响应、运转高效
储能场设计按照模块化理念采用舱式设备户外布置,电池舱配置模块级全氟己酮及高压细水雾自动灭火系统,全方位满足消防安全要求。...,从根本上消除电池串并联系统的“短板效应”,从原理上实现系统循环寿命与电池单体循环寿命一致,具有本质安全特性。
,是一种“事后消防”;而远景的全氟己酮灭火系统,则是通过安装覆盖co、温度、voc、烟雾等不同失控特征的复合型探测器实时监测电池运行数据,一旦检测热失控早期特征将自动触发全氟己酮灭火装置,在电池火灾的初始阶段进行抑制和干预
电池舱配置pack级火灾探测及全氟己酮灭火系统。每台储能电池舱包含12个电池簇(每簇4个电池包)、高压盒、bms、液冷、消防、辅助系统等组成。
储能电池系统采用为户外液冷电池集装箱,每24个电池簇组成1个储能单元。电池舱配置pack级火灾探测及全氟己酮灭火系统。...电池舱配置pack级火灾探测及全氟己酮灭火系统。每台储能电池舱包含12个电池簇(每簇4个电池包)、高压盒、bms、液冷、消防、辅助系统等组成。
功率因数0.998、消防:含必要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具备全氟己酮/七氟丙烷气体消防、可燃性气体检测、温感、烟感、排风、水消防。
4月11日,天雾智能携新品非储压全氟己酮灭火系统、热失控氢浓度预警传感器、第三代压缩空气泡沫灭火方舱亮相此次盛会。...尤其是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压缩空气泡沫灭火方舱,通过对集成结构的合理有效设计,以及对泡沫比例的精准配比,在保证系统撬块最大限度缩小土建尺寸的同时,更是能24小时持续使电池整舱被压缩空气泡沫包裹覆盖,灌注泡沫的同时将有害气体及时排出
研发使用液氮灭火装备有了理论研究和技术支撑,攻关团队进一步研发锂电池储能系统液氮灭火装备,于2021年12月研制出了适用于锂电池预制舱的液氮灭火系统样机。
储能系统就地升压至35kv,再接入升压站35kv母线,而后并入电网。储能电池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变压器采用干变。每个电池舱应配置视频监控系统、照明系统、可燃气体检测、全氟己酮自动灭火系统等。
储能系统就地升压至35kv,再接入升压站35kv母线,而后并入电网。储能电池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变压器采用干变。每个电池舱应配置视频监控系统、照明系统、可燃气体检测、全氟己酮自动灭火系统等。
该期项目消防系统创新性地采用方舱级“全氟己酮自动灭火系统+泡沫消防+水喷淋系统+自动防爆排气装置”+pack级“可燃气体检测+电池模块级浸没防护”多重递进式灭火保护系统,高效预警、及时消除消防隐患,有效保障储能电站安全
《规程》要求“电池舱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锂电池舱自动灭火系统的最小保护单元宜为电池模块,每个电池模块可单独配置灭火介质喷头或探火管”。...《规程》要求“灭火介质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降温性能,自动灭火系统应满足扑灭火灾和持续抑制复燃的要求”。三要明确模块化、网格化精准消防理念。
该业内人士向高工储能介绍了当前的消防技术方案与应用现状的四大弊病:1) 标准规范不明确该业内人士称,尽管新国标提到,自动灭火系统喷射强度、喷头布置间距等设计参数应符合gb51048的相关规定。...警惕pack消防中的“陷阱”相比于此前征求意见稿“最小保护单元应为电池模块,每个电池模块宜单独配置探测器和灭火介质喷头”的建议性表述,新国标做了明显的“降调”处理,明确指出“锂离子电池室/舱自动灭火系统的最小保护单元宜为电池模块
三峡能源做了充分考虑,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等储能系统中,构建立体式灭火系统,实施电池状态监测隐患预警,采取三级防火隔离措施,设置最先进的全氟己酮灭火系统,能够有效阻断电池内部反应,避免消防次生灾害。
在安全保障上,该项目应用全氟己酮灭火方案,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火灾探测器、可燃气体排放装置等设施,实现电站与消防水泵、轴流风机、电池仓内气体灭火系统智能联动,全面保障电站安全运行。
针对每个电池模块配置复合型探测器(监测温度、co、voc等)和灭火介质喷头,同时制定完善的联动措施,全氟己酮灭火系统与电池管理系统、火灾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空调、排风系统联动,具备自动、手动和远程的启动模式
全氟己酮的无毒性反应(noael)浓度为 10%,大于七氟丙烷灭火剂的无毒性反应(noael)浓度(9%),安全余量比较高。与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类似,全氟己酮灭火系统也分为管网灭火系统和预制灭火系统。
在电池模块预燃1分钟后,试验人员启动了灭火系统,明火在5分钟内被迅速扑灭;灭火系统持续作用20分钟后关闭,静置12小时,电池未发生复燃。...同时,试验人员还分别采用全氟己酮、七氟丙烷作为参照对比,发现这两种灭火剂虽可扑灭第一次明火,但电池模块在10分钟内均发生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