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智能配用电设备:一季度营收 7290 万元,同比增长 72.5%。截至一季末,在手订单近 8 亿元。...公司承接南网“电鸿”战略部署,开展国重项目研究,牵头成立 ieee pes 输配电技术委员会(中国)低压配用电数字化技术分委会秘书处, 推动标准制定和推广。
报告提到,智能配用电板块营收增长主要原因是,海外业务持续拓展,用电总包快速突破,配电新能源逐步成为海外增长的重要支撑;国内业务电网招标持续领先,网外拓客卓有成效。。...三星医疗提到,公司智能配用电板块部分产品受国家电网投资政策影响较大,若电网公司招标缩减,新能源行业需求下滑,可能会对公司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力作为智能配用电领域的领军企业,林洋能源智能板块覆盖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低压智能断路器、电力物联网终端等全场景产品,并提供ami(先进计量体系架构)解决方案。...智能配用电业务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长期合作,为储能与新能源业务提供客户与场景资源;新能源电站开发与储能系统集成深度融合,助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落地;运维服务能力则贯穿三大板块,形成从建设到运营的全周期闭环
较上年同期增长 24.37%,从产品结构来看,公司变电站自动化产品营业收入 48,458.46 万元,同比增长 13.22%,电网调度自动化产品营业收入 36,235.08 万元,同比增长 4.65%,配用电自动化产品营业收入
对方公司详述自身优势,并高度赞赏林洋能源在智能配用电产品、光储产品及项目开发运营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有投资者提到,2024年南网科技智能配用电业务营收大幅增长超70%,该业务“丝路”系列产品在电网场景中推广应用的进展情况。...,构建全栈自主化技术体系,形成覆盖近20类配用电设备的统一“数字基座”;二是生态突破,通过“丝路”平台构建业务生态圈,围绕“丝路”产品图谱,联合百家上下游企业建立电力物联网应用模块化合作攻关模式。
研发新一代带计量功能的智能终端,推出行业内首个统一开放的智能配用电终端操作系统“丝路inos”,实现了智能配用电终端操作系统国产化替代并量产,解决用户侧能源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难题。...2024年1月刚于北交所上市的许昌智能,在年报中指出,公司目前所面向的市场区域集中在中、东部地区,随着智能配用电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微电网、新能源接入的场景越来越多,不同的应用场景带来新的市场机会的同时
公司紧抓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机遇,积极推动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业务覆盖输变电、配用电、储能、汽车电子及电力资产管理等领域,凭借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与客户共创可持续发展的智慧绿色未来。...esgrid场站级储能系统依据新型电力系统不同应用场景,思源清能创新应用不同储能介质(锂电池、超级电容、混合超容),采用簇控式、交直流一体化设计,满足平抑新能源出力波动、调频调峰、容量租赁、削峰填谷、备用电源等功能
科陆电子围绕国家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推动产品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推出智慧能源单元及分布式电源接入单元检测装置、柔性自动化检定流水线等新一代产品,对边缘计算终端进行开发与迭代,开发电鸿智能量测终端,研发产品覆盖中低压配用电领域应用场景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集范围本次活动征集重点针对发电、输电、变电、配用电领域中,应用于智慧电网、绿色电厂、智能运维、信息安全、电力设备安防、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特点的国内领先超大数字城市电网,在横琴粤澳智慧能源深度合作示范区建成了南网首个全区域多层级自愈保障的示范区,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仅0.98秒)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在东莞松山湖智慧能源示范区建成全域一分钟高可靠供电园区,建设交直流混合配用电示范工程
2015年,三星电气开始大规模跨界收购,向医疗领域转型,公司随后更名为三星医疗,并打造了智能配用电与医疗服务双主业。
楔型耐张线夹、高温超导带材磁化临界电流均匀性磁路法测试方法、储能系统变流器涉网性能硬件在环检测规范、机床装备制造成熟度评价规范、储能系统变流器涉网性能硬件在环检测规范、电力通信用g.654.e光纤推广应用、配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信息安全技术要求等
2018年,国网江苏电科院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攻关高效高功率密度直流变压器等直流配用电核心技术,彼时,国际上直流变压器效能最高为97%,一直未能突破。...随着“双碳”目标深入推进,大规模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充电桩等直流电源接入交流配电网,这也带来了变换环节多、电量损耗大等问题,因此,采用直流配用电系统是一个高效的解决途径。
在交流过程中,南方科技公司副总经理林国营展示了南网科技公司在新型储能、人工智能、智能配用电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作为南方电网下属的国有子公司,南网科技公司在科创板成功上市,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要把配用电系统放在核心,配用电基础是关键。第九,新型储能应该主要部署在负荷侧。储能系统是新型电力系统负荷柔性可调节的关键支撑,要提高利用率,纳入电力电量平衡。第十,新型电力系统技术革命。
该电能表还具备录波分析功能,可支持不同直流配用电场景下的波形动态特征、典型信号等分析工作。目前,该电能表已通过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测试验证,各项数据指标均满足直流电能测量设备相关标准要求。
此次获奖,是对联合团队在用电领域技术实力的认可及肯定。未来,各方将在用电领域持续深耕,技术创新,不断攻克配用电技术难题,为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在赛后的特等奖路演环节中,联合团队展示了具有16项创新技术的多场景适应性检测设备,围绕配用电物联操作系统,针对实验室场景、典型场景和极限场景开展全面检测,旨在更好地发挥新一代智能量测技术的价值,提升智能量测终端的功能性和可靠性
促进各创新主体有序协同,发挥中央研究院基础共性技术研发功能,深耕新型电力系统基础理论、基础电工材料器件等“根技术”,有效拓展智能配用电、先进量测、网络安全与通信技术,与集团公司所属战略科技研发、产业技术开发单位有序协同
在本次年会上,华为携最新的基于fgotn(细颗粒光传送网)技术的电力通信网解决方案亮相,致力于为电力打造骨干网更宽、配用电覆盖更广、台区更透明的电力通信目标网,匹配新型电力系统业务发展。...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需对变电站、新能源场站和配用电状态数据实时采集与远程控制,实现全景监控和精准负控。从终端到主站系统端到端可视、可管、可维、可控,就需要一张通信网来保证。
11月2日,科林电气举行第二十届智能电网配用电技术创新论坛,大会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新能源等领域,强化智慧电网配用电技术创新,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势聚能。...会上,科林电气与北极星电力网就配用电数字化技术、微电网及新能源智能化升级进行深入交流。
其中在智能板块:紧抓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网投资机遇,以电网数字化转型需求为导向,以智能配用电产品为核心,依托电力智能终端和系统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公司智能配用电产品的技术领先性,夯实核心竞争力,实现智能板块国内业务的持续稳健增长
11月2日,科林电气第二十届智能电网配用电技术创新论坛在科林产业园隆重举行,大会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新能源等领域,强化智慧电网配用电技术创新,携手引领行业发展趋势,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势聚能,来自全国350
“丝路”系列配用电智能化产品的诞生,是南网科技公司深化改革创新,实现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成果之一。这种融合首先体现在了科技规划中。
在智慧配用电场景,华为发布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hplc双模方案,电表采集成功率达99.9%,300户的采集效率从15分钟提升到1分钟,助力电网“抄得稳”“抄得快”,加速电力数智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