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广人稀、地形复杂,农牧区占比超过70%,在东部地区,配网线路供电半径长、负荷密度低,末端小分支线路分布广。这给配网抢修工作带来挑战。...研发资源调度管控系统,实时监控线路及分支线运行情况在农牧区,安装配电自动化系统成本较高,且难以实现全覆盖。国网蒙东电力依托营、配、调相关系统数据,运用数字孪生技术研发了供电服务资源调度管控系统。
工程完工后,将进一步完善电网设施,提升农牧区供电质量,满足农牧区居民青稞加工、生态畜牧、牦牛养殖、藏毯制作等特色产业新增用电需求,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劲电力支撑。...,确保偏远农牧区综合电压合格率超过99.8%、供电可靠率超过99.84%。
实施配电网精益化运维管理,统筹安排综合检修,动态整治频繁停电线路和台区,专项治理配变低电压、重过载及三相严重不平衡等问题,确保农牧区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8%以上、供电可靠率达到99.84%以上。
此外,该公司实施新能源转网电及沿线牧户通网电工程,新建10千伏线路超1400千米,安装变压器千余台,形成覆盖农牧区的稳定电网,解决农牧区此前依赖风光互补发电或柴油发电机发电所面临的电力供应不稳定、设备老化
鼓励由建筑业企业负责实施农牧区居住条件改善、避险搬迁等项目建设,扩大建安工程规模。(牵头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7.提高项目建设时效。
鼓励由建筑业企业负责实施农牧区居住条件改善、避险搬迁等项目建设,扩大建安工程规模。(牵头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7.提高项目建设时效。
“果洛330千伏第二回线路工程建成投运进一步优化了黄河上游地区电网网架结构,解决了果洛电网相对薄弱的问题,让农牧区客户用电更可靠。”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建设部技术管理处处长王兴谦介绍。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对黄南、海南偏远农牧区31个电网台区实施智能光储一体化试点。
“果洛330千伏第二回线路工程的建成投运,将进一步优化黄河上游地区网架结构,彻底解决果洛电网相对薄弱问题,让农牧区群众共享电网发展成果。”
电力服务的深入普及,促进绿色低碳生活在农牧区的普及,为农牧区产业振兴和生态宜居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深耕乡村沃土,点亮乡村振兴之路通过深耕乡村电力服务,解决农牧民用电难题,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关键作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最近,盐城供电公司召开东西人才帮扶工作座谈会,启动新一轮的东西帮扶工作,着力推动能源转型,促成一个个援藏项目落地,实施无电地区等一系列工程,解决西藏农牧区用电问题
为满足农牧区用电需求,通过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改造、“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两年攻坚战’”“西藏‘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等惠民工程,西藏主电网供电从2012年的40个县(区)发展到2023年覆盖全区
在无电地区实施电力建设改造、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以及“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等一系列工程,为解决西藏农牧区用电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持续加大农牧区电网建设改造投入,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全力助力乡村振兴。开展农牧区频繁停电、低电压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快电网向偏远地区的延伸覆盖,常态化开展偏远农牧区新能源供电牧户转网电,让老百姓不仅用上电,更要用好电。五是全力助力自治区“温暖工程”实施。
要聚焦自治区“六个工程”,保安全、保供电、保民生,切实抓好“煤改电”、非电网供电治理、充电桩建设、边远农牧区通网电的重要民生用电工程,为当地经济发展提效赋能,切实提升群众电力获得感和满意度。
架设“幸福线” 改造升级农牧区电网8月中旬,天峻草原灵动又绚丽。在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与海北藏族自治州交界的祁连山脉五个山垭口,35千伏苏里输变电工程进入组塔阶段。...青海地广人稀,区域发展不平衡,今年,国网青海电力加快实施薄弱地区配电网改造升级,补齐青海农牧区电网供电短板,年内计划投资24.3亿元,实施配网工程498项,年度新建及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4953.6千米
鼓励发往偏远乡村班线、农牧区班线、新开辟班线,以及经营期限届满未延续经营班线开展定制客运。(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四)推广定制客运适配车型。
统筹试点县县域,覆盖县城及所辖乡镇农牧区,布局建设小型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围绕试点县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以县域为单位统筹协同,综合考虑技术可靠性、投资运行经济性,因地制宜研究乡镇农牧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优化方案。
在深入推进农网巩固提升方面,该公司将重点改善25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电网基础设施,支撑特色养殖、种植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4月25日获悉,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今年投资28.52亿元实施农村牧区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将农村牧区综合电压合格率提升至99.8%、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78%。
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附件西藏自治区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一审修改稿)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水污染防治标准和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第三章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第四章水污染防治措施第一节工业水污染防治第二节城镇水污染防治第三节农牧区水污染防治第四节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第五节地下水和流域水污染防治第五章水污染事故预警与应急处置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
因地制宜推广电能替代、热电联产、空气能等清洁供暖技术,实施农牧区太阳能暖房、电热炕等清洁取暖项目,清洁能源发展红利惠及全州各族群众。
有代表提出健全标准规范,因地制宜制定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分级分类标准的建议;来自青海省的代表提出加大对青海省农牧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支持、通过科技专项研发高原适用技术的建议;有政协委员提出加快农村污水治理技术标准和规范建设
关于对拟批准发布的《农牧区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 地方标准进行公示的通知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青海省生态环境厅拟批准发布《农牧区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地方标准(见附件),现予以公示。...本文件适用于设计规模小于350m3/d的农牧区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着力构建现代化西宁—海东都市圈,提升格尔木市、玉树市、共和县等城市和县城的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县城和特色镇发展,分区分类优化农牧区村庄布局,实现生态保护和民生保障相协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高农牧区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
发挥农牧资源优势,强化黑土地保护,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持续提升农牧区产能,打造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聚焦优势领域布局国家级创新平台,为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提供空间保障,优化农牧区村庄布局,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完善城乡生活圈,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