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能源开发取得突破,“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年产气量达45亿立方米,可燃冰试采连续稳定产气60天创世界纪录。(二)主体协同:形成“央企引领+民企创新”联动格局。一是央企构筑战略科技力量。
未来产业如深海可燃冰开发、太空太阳能基站、核聚变能源网络,将实现生产要素的量子级跃迁,产业边界正在被重塑和拓展。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能源法,设立“能源科技创新”专章,明
史立山强调,要进一步把海上风电的辐射作用发挥好,带动制氢、合成氨、碳氢化合物等相关产业,形成不断延伸的海洋产业链,与海洋藻类等生物质、天然气、可燃冰等资源融合发展,建设能源岛,将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水平提到新的高度...研究报告中展示了我国东南沿海海上风电产业基地的分布情况,这些密集的产业基地在当地市场开发之后,如何持续发展壮大,是我们提出这个课题的背景。
加速向深远海领域迈进,拓展海上风电资源开发、生物资源开发等高端市场,推进可燃冰开采与处理、海上制氢、海上光伏、深远海养殖、海水淡化利用等新型装备研发制造。...支持启东、海门、南通开发区、通州湾示范区大力发展高端海工装备,推动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通州湾高端装备产业园等积极打造高端海工特色园区。
围绕海上浮式风电、海洋可燃冰开采、海上风电机组、深海渔业装备、深海油气装备、lng装备、海水淡化装备、海洋科考船、高压临氢急冷炼化装备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零部件配套。3.航空装备领域。...3.开发安全高效的储能集成系统。
,是全球高效开发常规油气、页岩气、煤层气、可燃冰等资源关键核心装备,代表着当今世界钻井、测井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凭借其可靠的性能和广泛的实用性,只需一次下井就能精确识别和评价油气藏,大幅降低勘探开发成本。
此外,潮流能、波浪能等海洋能以及海洋可燃冰、海洋太阳能、海洋氢能、海洋生物质能等新兴海洋能源也获得更多关注,可为能源行业绿色发展、低碳转型提供有效助力。...海洋低碳能源开发潜力巨大不容小觑的是,除了海上油气资源,海洋低碳能源也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蓝鲸2号"是担负可燃冰试采重任的"蓝鲸1号"的姊妹船,与"蓝鲸1号"整体设计相同。2020年3月,"蓝鲸2号"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顺利开展第二轮可燃冰试采任务。...这口井对世界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启蒙、奠基、推动作用,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1966年,燊海井加深了300多米,现在实际的深度为1346米。2.
促进核能新技术在制氢、可燃冰资源开发等多领域耦合模式综合应用,带动产业创新发展。...其中,水能资源主要蕴藏在北部的流溪河和东部的增江,开发程度基本饱和;太阳能资源属于三类地区,全年可利用小时数约为1000小时,随着光伏发电技术日益成熟,有较好开发利用价值;风能资源主要是陆上风电,分布在东北部高山脊地区
同时,积极谋划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燃机运维中心,稳步培育南沙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产业集聚区。...按照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三侧”同时发力的思路,推进电化学储能、氢燃料储能、冰蓄冷、水蓄冷等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
在李寿生看来,当前,能源体系和发展模式正处在由传统化石能源主导向非化石能源主导转型的进程中,页岩气、可燃冰、煤层气、生物质能源等新能源技术和非常规能源技术预示着未来在能源加工领域将会有更多的选择,全球能源变革和工业体系正在加速重构
建设好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可燃冰、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海洋能发电装备、先进储能技术等能源技术产业化。对南沙有关高新技术重点行业企业进一步延长亏损结转年限。...充分发挥上述区域依托交通枢纽快捷通达香港的优势,加快形成连片开发态势和集聚发展效应,有力带动南沙全域发展,逐步构建“枢纽带动、多点支撑、整体协同”的发展态势。(三)发展目标。
建设好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可燃冰、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海洋能发电装备、先进储能技术等能源技术产业化。推进建设南沙智能电网、智能气网和智能供排水保障系统。...充分发挥上述区域依托交通枢纽快捷通达香港的优势,加快形成连片开发态势和集聚发展效应,有力带动南沙全域发展,逐步构建“枢纽带动、多点支撑、整体协同”的发展态势。(三)发展目标。
数据显示,南海目前已发现18个新生代油气沉积盆地,石油地质资源量约230亿吨-30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50万亿立方米,“可燃冰”资源储量也十分可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郭焦锋认为,南海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是未来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有望建成大型油气生产基地,届时可实现海南省油气供应由“输入型”转为“输出型”。
建造了一批“国之重器”和重大装备,“蓝鲸1号”“蓝鲸2号”成功承担我国南海可燃冰试采任务,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能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实施“透明海洋”“问海计划”等重大工程,蛟龙号、向阳红01、科学号以及海龙号
适度超前部署、集中攻关和应用推广可燃冰、氢能等新能源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前沿技术,充分赋能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燃料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高端创新平台,开发高效可靠的制储运加氢技术和设备,着力提高燃料制储运经济性和安全性。
天津中合是一家轻资产、多元化的海洋科技公司,主要致力于海上绿色能源开发,同时兼顾传统能源行业发展。其多元化、国际化管理团队曾参与南海可燃冰国家工程的试采工作,并承担了重要任务。...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释放海工装备绿色低碳应用潜能、进一步盘活并提高海工资产利用率,国海海工积极运作,迅速捕捉到天津中合在海上绿色能源开发方面的海工装备需求,并成功与天津中和就“国海泰和”光船租赁项目达成合作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最具商业开发前景的战略资源之一,在我国主要赋存于南海800米以深的海底,其具有地层非成岩、非均质性强、易遇滑塌和浅层气风险等特殊难题。
如地热、可燃冰、生物质能、氢能、铀矿等领域技术研究利用,以形成以油气为主、多能互补的绿色发展增长极。直到2016年,注意到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潜力。...适时而变在调整之前,中石油业务分成八大板块: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销售贸易、管道储运、工程技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金融服务。
一个方面是页岩气,二是页岩油,三是可燃冰,四是地热,我们希望把地下深部污染小的能源找到,把它开发出来,供下一步产业发展。”李朋德说。...现在的重点在低碳能源的开发“除了传统的煤炭,我们要用好石油、天然气。现在重点是开发清洁氢能源,也就是低碳能源开发。
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协会于2018年9月揭牌成立,目前企业会员单位190多家,涵盖了风能、核电、地热、海洋能、可燃冰等十大领域,共同推动山东新能源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协会秘书长、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郭光华介绍,2020年,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协会聘请专家31名,建立规章制度5项,协助政府完成《山东省新能源产业人才开发路线图》《山东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协会于2018年9月揭牌成立,目前企业会员单位190多家,涵盖了风能、核电、地热、海洋能、可燃冰等十大领域,共同推动山东新能源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协会秘书长、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郭光华介绍,2020年,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协会聘请专家31名,建立规章制度5项,协助政府完成《山东省新能源产业人才开发路线图》《山东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协会于2018年9月揭牌成立,目前企业会员单位190多家,涵盖了风能、核电、地热、海洋能、可燃冰等十大领域,共同推动山东新能源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协会秘书长、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郭光华介绍,2020年,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协会聘请专家31名,建立规章制度5项,协助政府完成《山东省新能源产业人才开发路线图》《山东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例如,可燃冰作为天然气水合物也是一种新型能源,着眼未来几十年,天然气发电仍是一种相对清洁的发电技术...根据《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第三版)新能源发电卷》,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以及二次能源的氢能。
非常规能源加快地热、页岩气、可燃冰等非常规能源的勘查开发利用,选择有利地区进行实验性开采,实施共和县干热岩勘查、实验性开发项目。...推进页岩气、干热岩等非常规能源开发利用,加快共和干热岩实验性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