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中提到一个有趣的观点:电力系统早期的设计,更强调“小世界特性”,也就是电力系统是从小配电系统慢慢进化而来(我国到上世纪80年代,还处于多家办电的本地配电系统占主导的局面),发展到今天的某种极致状态“特高压交直流互联
他们在各地开展分布式光伏“整村连片”规模化开发,推广分布式储能系统,改良配电网架构,采用柔性交直流混合技术,实现24小时平稳供电;他们试点应用低压柔直互联设备,增设储能装置和电动汽车充电桩,实现台区间能量互济
控制对象由集中式常规电源和新能源、交直流电网设备扩展至海量异构的源网荷储全环节,未来较长时间内系统技术仍将以交流电技术体系为基础,但随着传统同步电源占比不断下降,新型储能、构网型设备等新型电力电子装备快速发展
作为“低碳冬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整体移动式发充储交直流混合充电站示范工程落户延庆赛区。...该充电站集“发充储放”为一体,首次实现交直流多电压等级输出,综合实现交直流配网、分布式能源发电、充电设备、储能系统之间能量的互动融合和灵活调配,可为赛区提供应急电源接口,提高供电可靠性。
,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仅0.98秒)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在东莞松山湖智慧能源示范区建成全域一分钟高可靠供电园区,建设交直流混合配用电示范工程,打造先进制造业园区优质用电服务标杆。...为解决岛上用电难题,广东电网公司惠州供电局按照“三步走”推进三门岛微电网项目,重点建设分布式屋顶光伏与小型微风发电机,初步实现本地能源的自给自足;采用低压直流远供技术,全方位提升海岛整体供电能力;全力建设以
;研究多端柔性互联交直流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及其对多类型源荷的可靠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结构优化及柔性互联装备、储能等关键设备配置方法;开展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灵活组网与规划技术示范设计等。
02东莞松山湖智慧能源示范区建设涵盖交直流混合配电、巷尾多站合一、中压柔性互联等多种应用场景的交直流示范工程,建成基于生产指挥中心为载体的智能运维体系,2023年平均停电时间仅0.98分钟。
华文浙江电科院电网技术中心涉网技术室主任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标杆项目暂稳态分析控制研究核心成员长期从事大电网安全稳定分析,支撑开展电网安全稳定滚动分析工作,在交直流混联电网分析、新型电力系统特性分析等领域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以及首批应用低压“柔性直流”调压示范项目,建成“低压交直流混合一体化装置”。...同时,全面推进新能源配套项目建设,打造便捷友好型消纳环境,在贵州省首批实现“零碳电网”。实现了示范区13项关键指标达到或超过目标值,全面建成分布式新能源网源协同的紫云现代化农村智能电网示范县。
同时,青海电网已形成交直流混合型、多端枢纽电网,随着新能源占比的不断提高、直流输电工程的大力发展,电力电子装备的应用范围及占比逐年提高,青海电网是非常典型的“双高”电力系统。
“我们历时4年,攻克了直流微电网发展中面临的能量平衡、电氢混合系统安全防护等难题,实现了电氢耦合直流微电网系统性突破。”国网浙江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专家章雷其说。
05建设人物袁宇波江苏电科院总工程师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标杆项目负责人国家电网公司科技研发类首席专家,主要从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电力电子化系统控制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和研究。
项目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能够为后续大规模特高压工程的合理设计和交直流混合电磁环境的评价提供技术支撑,对国家电网公司长远期特高压电网规划与建设将产生重要意义”。
该项目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一批现代智慧配电网综合示范项目之一,由国网甘肃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承建,应用交直流柔性互联装置,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充电桩等于一体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实现国际会展中心用能自给自足
公司配网部牵头,张家口公司作为示范单位,充分发挥“规建运”一体化运转体制机制优势,集中配网全专业力量,汇集配网全要素资源,在示范建设中全链条发力,电科院、智能配网中心等支撑单位全过程参与,完成构建“轮毂型”低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纳入现货优化出清和结算的发电侧主体315家,其中火电169家、新能源111家、水电29家、电化学储能电站5家、抽水蓄能电站1家,现货市场数学模型含6000多节点、4500条线路、1800台机组、1700条断面以及考虑交直流电网混合运行
纳入现货优化出清和结算的发电侧主体315家,其中火电169家、新能源111家、水电29家、电化学储能电站5家、抽水蓄能电站1家,现货市场数学模型含6000多节点、4500条线路、1800台机组、1700条断面以及考虑交直流电网混合运行
ac存储交直流一体,精细化簇级管理。pcs嵌入电池舱内,相较传统外置集中式pcs设计,使得系统的电池簇级管理更精细,并节省占地,提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与空间利用率。先进液冷控温技术。...近日,河北省首座钒锂结合储能电站,也是华北地区第一座采用全球领先的ac存储(交直流一体)结构的储能电站正式启用,由河北燕赵兴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开发,该项目标志着河北省在新型储能领域的重要突破,更是该省独立储能的标杆
电力系统“双高”特性日益突出,配电网安全运行的风险急剧增大。“建设复杂有源、交直流混合、主动控制的数智化新型弹性配电网成为必然选择。”...配电网是电网“最后一公里”,也是新能源接入与消纳的“最先一公里”。“数以百万计分布式能源接于电网末端,且存在间歇性、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为此需要建设智能电网。”
湖北电力基于源网荷储充5个主要元素,按照“分层分级、就地平衡”的原则,采用柔性互联、低压物联、协同控制等技术,在黄冈市黄州区建成湖北电力首个新型配电网示范工程,打造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
最近,盐城供电公司配网部组织召开全市低压分布式光伏调控推进会议,明确提出全年低压分布式光伏15%调控容量的建设目标,加强配电网层面源网荷储协同调控,有序开展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柔性互联等新技术应用,扩大绿电消费规模
二是掌握大型交直流电网数模混合仿真技术,解决提升实时性能、小步长仿...交直流之间、送受端之间、常规电源与新能源之间交互作用增强,叠加电力电子设备抗扰动能力低等因素,故障引发连锁反应成为新常态。二是系统调节和支撑能力出现显著弱化,电网稳定问题更加突出。
目前,该院围绕电网安全与稳定、输变电装备与电工新技术、能源数字化三个核心技术方向,凝练20个细分技术领域,推动大电网调控混合增强智能、电力物联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供需平衡理论等重大技术攻关,培育核心竞争力
国网湖北电力加快推进“一型四化”配电网建设,基于源网荷储充5个主要元素,采用柔性互联、低压物联、协同控制等技术,在黄冈市建成新型配电网示范工程,打造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助力当地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接入并网
2023年10月,阳光电源行业率先发布了交直流一体、全液冷的powertian 2.0。据阳光电源高管表示,“交直流一体”设计具备多种...传统的直流电缆长,裸露在外,风险隐患大。交直流一体系统直流不出柜,标准化短线缆内置于全液冷散热“空调房”,避免各类安全隐患。此外搭载大电流ai灭弧技术,秒级关断电弧,保护整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