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碳源投加1、除碳工艺:x=进水量*(20*n差值1-c差值)/碳源cod当量其中:x——除碳工艺碳源投加量n差值1——进水氨氮(或tkn)-排放要求的氨氮c差值——进水cod-出水cod2、脱氮工艺
n差值1——进水氨氮(或tkn)-排放要求的氨氮c差值——进水cod-出水cod2、脱氮工艺:y=进水量*(5*n差值2-c差值)/碳源cod当量其中:y——脱氮工艺碳源投加量n差值2——进水tn-排放要求的
n差值1——进水氨氮(或tkn)-排放要求的氨氮c差值——进水cod-出水cod2、脱氮工艺:y=进水量*(5*n差值2-c差值)/碳源cod当量其中:y——脱氮工艺碳源投加量n差值2——进水tn-排放要求的
1、碳源投加1)除碳工艺:x=进水量*(20*n差值1-c差值)/碳源cod当量其中:x——除碳工艺碳源投加量n差值1——进水氨氮(或tkn)-排放要求的氨氮c差值——进水cod-出水cod2)脱氮工艺
【社区案例】出水氨氮超标,进水氨氮300,一级ao工艺,加药只加了次氯酸钠,出水氨氮50,请问大神是哪里出了问题?...在曝气量固定,进水负荷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硝化是否完全直接影响生化池内溶解氧浓度的高低,因此发现出水氨氮异常时,操作人员需充分利用中控系统好氧池实时do曲线的变化规律,根据氧消耗情况来判断硝化效果,短期内
【社区案例】一个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进水氨氮总氮高,氨氮目前基本达标,总氮去除率低是什么原因? 氨氮达标,tn去除率低的问题并不复杂,原因有很多,但是常见的就三种情况,本文将具体解释一下。
1、碳源投加1)除碳工艺:x=进水量*(20*n差值1-c差值)/碳源cod当量其中:x——除碳工艺碳源投加量n差值1——进水氨氮(或tkn)-排放要求的氨氮c差值——进水cod-出水cod2)脱氮工艺
原msbr处理系统设计水量为16万m/d,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53mg/l、出水质量浓度为5mg/l,本次提标后,进水质量浓度提升至67mg/l、出水质量浓度降至1.5mg/l。...现有16万m/d处理规模的msbr 系统减量至12万m/d以满足氨氮、tn的达标要求,生物处理后增加混凝沉淀,提升现有深度处理设施处理能力,确保codcr、tp、ss等指标的达标。
高氨氮进水负荷通常与来自污水处理厂高水平n2o排放有关。实际案例显示,在荷兰soest污水处理厂,额外25%进水氨氮负荷引起了硝酸氮(no3-)浓度升高(1 mg n/l)。
若以主汛期与汛前日均水量比值为雨水稀释倍数,扣除雨水稀释作用,则主汛期进厂原污水氨氮均值为30.6 mg/l,与汛前进水氨氮均值32.3 mg/l接近。...不考虑雨水稀释作用,进水氨氮浓度全年保持稳定,anammox对泥区回流液的处理,有效降低了生物系统氨氮负荷。排水户用水特性属于源头因素,由用户类型、生产生活习惯等决定。
【社区案例】进水氨氮25,总氮30,内回流200%,污泥回流50%,总氮出水指标12,问能不能达标?知道回流比,如何判断总氮能否达标?...假设进水硝态氮是0,反硝化脱氮完全,而硝化液回流中tn(硝态氮)含量与出水的tn(硝态氮)含量是相同的,那么反硝化脱氮的量为进入反硝化池的氮的总量为(r+r)qtn出,根据物质守恒定律:进水tn等于出水
5、进水水质。如ph、毒物等突变,有毒及惰性物质进入生物系统等等,也会产生跑泥。6、污泥因缺营养或充氧过度造成老化。7、进水氨氮过高,c/n低,使污泥胶体机制解体而解絮。...10、溶解氧低污泥进水负荷高有机物消解不完全,出水浑浊而且色度偏暗。11、溶解氧持续高。进水负荷低容易造成污泥自身氧化质轻引起难以沉降,轻质污泥随出水飘出水浑浊。解决办法是弄清原因,分别对待。
1、碳源投加1)除碳工艺:x=进水量*(20*n差值1-c差值)/碳源cod当量其中:x——除碳工艺碳源投加量n差值1——进水氨氮(或tkn)-排放要求的氨氮c差值——进水cod-出水cod2)脱氮工艺
我把小试结果发到了群里,但没人理我,也是这不是也下降了4嘛,算算这个硝化速率,进水氨氮也能被降解。小试刚做好,我就发现厌氧池orp有点不对劲有些升高,取样测了个厌氧出正磷升高了,难不成这股水没异常?...生物池出水氨氮要超标了不说,出水硝氮+氨氮已经正在接近进水总氮。生物池还是崩了,这天我把水量压低到最低标准,按最大流量进事故池,还少见的停止了排泥,然后加大了污泥接种量。
【社区案例】化工废水,因硝化池更换曝气器和过年放假水温过低造成氨氮去除率大幅降低,年后进水氨氮过高又造成冲击,现在氨氮几乎没有去除率,停止进水一周只投加少量葡萄糖没有什么改善,求各位老师指点一二。
对氨氮的处理要求与进水水质相关,当进水氨氮≥6mg/l时,系统对氨氮的去除量需大于5mg/l;当进水氨氮为3~6mg/l时,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不得低于84%;当进水氨氮3mg/l时,要求出水氨氮0.5mg
沸石与氨氮发生离子交换反应是形成短程硝化的主要原因。通过控制沸石系统的进水氨氮负荷,改变沸石与氨氮反应动态平衡,使系统fa浓度始终处于对nob的抑制范围,即可实现短程硝化工艺的稳定运行。
但是在一些地区进水氨氮偏高,达到100mg/l左右,或者一些工业废水中高浓度氨氮的比例,在运行中就需要注意对生化池ph值的日常监测,有条件的可以在生化池的曝气区域中后端的位置安装在线的ph计,通过在线的
n差值1——进水氨氮(或tkn)-排放要求的氨氮c差值——进水cod-出水cod2、脱氮工艺:y=进水量*(5*n差值2-c差值)/碳源cod当量其中:y——脱氮工艺碳源投加量n差值2——进水tn-排放要求的
12、进水氨氮的浓度硝化反应是将氨态氮转化为亚硝态氮,再亚硝酸菌...5、曝气池进水碳源进入硝化池bod5值应控制在80mg/l以下,当bod5浓度过高,异养菌迅速繁殖,与自养菌争夺氧气,并成为优势菌种,使硝化细菌不占优势,硝化反应降低直致崩溃。
该污水厂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来水主要为城镇生活用水,实际运行平均进水化学需氧量为250±50mg/l,其五日生化需氧量为125±20 mg/l,可生化性良好,进水总磷为5±1.5mg/l,进水氨氮为45±
q=1万m3/d,已建成稳定运行,进水cod:100mg/l,进水氨氮15mg/l,进水tp:2mg/l,二沉池出水cod≤10mg/l,氨氮n排放标准≤5mg/l,求外加碳源量。
当氨氮进水浓度小于2mg/l时,出水氨氮低于0.5mg/l,当进水氨氮在2-4.15mg/l时,出水低于1mg/l,满足设计要求。...表4 运行数据统计情况图5 冬季进出水氨氮 工程改造图6 沉淀池改造图7 安装曝气管和曝气盘运行效果调试期间进水氨氮浓度为2~6.60mg/l,出水氨氮满足要求。
【社区案例】ao工艺,进水氨氮 160~220、tn:200~300、出水氨氮:1左右、tn:20~30,好氧区溶氧4~5,碱度也够,温度 30~35,污泥sv在80%,tn一直下不去,麻烦各位老师指教
各位大侠,请教下cast工艺进水氨氮低,出水高是什么原因?出水氨氮大于进水氨氮,常见于一些高有机氮的废水中,氨化大于硝化一般是该情况的解释,但是氨化大于硝化出水氨氮大于进口的唯一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