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明确,根据《上海市工业通信业节能减排和合同能源管理专项扶持办法》(沪经信规范〔2023〕5号)的通知的要求,对实现工艺突破或流程再造,以及企业首次应用绿色低碳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等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项目...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修复、固体废物处理、噪声与振动控制、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环境污染防治专用材料和药剂、环境污染应急处理、环境污染防治设备专用零部件、减污降碳协同处置10个重点领域。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节能减排、减污降碳、超低排放、生产使用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为重点,支持培育一批具有绿色低碳技术优势和产业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以“1246”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为重点,推动大气治理、减污降碳、绿色转型、能级提升。推动建设一批环保绩效a级、b级企业,实施分级管控。3.推动产业集群实施废气治理和升级改造。
37484-2019)能效等级划定准入、节能、先进水平,评价产品设备节能减排降碳水平,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2024年越来越多的除尘企业践行“减污降碳”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集成化新技术、新材料、智能化新产品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除尘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高质量的服务也越来越精细化。
展会将汇聚国内外1000余家环保企业、院士团队、科研院所等科技创新力量,重点展示节能减排、减污降碳、污染防治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展会期间召开2025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和30余场分论坛、同期活动
该技术具有突出的优点:一是实现烧结机烟气节能减排,在高效的催化后,排放稳定,达到环保排放要求。...试验筛选多种配方,确定了适用于本次烧结烟气的co节能减排的配方,后期持续改进技术方案,推动了试验关键指标优化,。
“下一步,园区将围绕能源工业降碳、废物减碳建设等,加大宣传引导、督促指导用能企业节能降碳、绿色发展,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将园区取得的能源利用经验,园区企业节能减碳新技术等推广到更多工业园区。”
通过对油脂、沼气等资源的回收利用、实施光伏发电技术等节能减排举措,可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抵消效益约38000吨二氧化碳当量,园区每年综合处理能力将超过300万吨,绿色电力供应能力将超过6亿度,助推园区打造成为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的重要典范
展会将汇聚国内外环保企业、院士团队、科研院所等科技创新力量,重点展示节能减排、减污降碳、污染防治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全面展示生态环保产业聚焦“双碳”战略最新科技成果,交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新途径
加强节能减排降碳区域政策协同,建设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一)加快建设京津冀减污降碳协同和生态修复示范区。支持京津冀三地完善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体制机制,深化生态环境协同立法,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深入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加快打造跨省零排放货运通道。
加强节能减排降碳区域政策协同,建设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一)加快建设京津冀减污降碳协同和生态修复示范区。支持京津冀三地完善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体制机制,深化生态环境协同立法,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深入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加快打造跨省零排放货运通道。
“数智化”智慧电厂智能调控优化与节能改造优秀案例分享;4.京清节能-热泵+脱硫浆液余热利用技术;5.数字化风量测量技术实现火电机组节能减排和深度调峰;6.长输蒸汽供热管网及补偿器、疏水阀门安全运行节能优化案例
2、技术分享:分享医药化工行业最新的节能减排产品和治理技术,帮助企业选择适合的节能减排方案及设备,提高治理效果、降低治理成本。...3、案例分享:分享医药化工行业中环境综合治理的优秀案例,包括节能减排产品和技术的应用,为其他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落实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政策。推广应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工具。...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环固体〔2021〕114号)、《江西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赣环固体字〔2024〕221号),推进我市“无废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统筹管理水平,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聚焦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有序推动节能减排。效率优先、源头把控。...(三)总体目标“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用能结构持续优化,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到2025年,培育省级以上绿色转型示范单位80家,研发、推广及应用一批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装备工艺产品,
聚焦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有序推动节能减排。效率优先、源头把控。...(三)总体目标“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用能结构持续优化,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到2025年,培育省级以上绿色转型示范单位80家,研发、推广及应用一批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装备工艺产品,
展会将汇聚国内外环保企业、院士团队、科研院所等科技创新力量,重点展示节能减排、减污降碳、污染防治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全面展示生态环保产业聚焦“双碳”战略最新科技成果,交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新途径
立足吴中发展实际,处理好节能减污降碳扩绿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有效防范、有力应对绿色低碳转型可能伴随的经济、金融、社会等风险,避免盲目冒进,确保安全降碳。改革创新,双轮驱动。着力破除制约绿色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
中小型传统制造企业集中的城市要结合数字化转型、节能减排、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政策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严格项目审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工业领域全流程绿色发展。以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为重点,对能耗、环保、安全、质量、技术达不到标准以及淘汰类、限制类产能排查建档,逐年细化并落实产能淘汰任务。
中小型传统制造企业集中的城市要结合数字化转型、节能减排、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政策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严格项目审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工业领域全流程绿色发展。以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为重点,对能耗、环保、安全、质量、技术达不到标准以及淘汰类、限制类产能排查建档,逐年细化并落实产能淘汰任务。
中小型传统制造企业集中的城市要结合数字化转型、节能减排、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政策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严格项目审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工业领域全流程绿色发展。以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为重点,对能耗、环保、安全、质量、技术达不到标准以及淘汰类、限制类产能排查建档,逐年细化并落实产能淘汰任务。
通过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面融入规划体系,加强空间布局优化,实现“生产、生态、生活”三生空间协调发展;以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为核心,强化绿色产业链集聚与准入机制,加快智慧能源等新兴领域布局;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
能源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具有全员参与、过程监控、闭环管理、数据驱动决策等优势,是实验室节能减排、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接下来,深圳市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站将继续践行绿色低碳理念,积极完善绿色低碳实验室减污降碳绩效评估,坚持探索前沿低碳技术,提升实验室减污降碳技术支持与指导能力,持续提高实验室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为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推广的经验做法
(八)农业领域:以农业固碳甲烷减排和投入品减量为主要目标,实施种植业节能减排、畜牧业减排降碳、渔业减排增汇、农田固碳、农机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替代等任务,申报主体为园区、企业。
落实国家减污降碳相关要求,推动节能减排降碳协同增效。(三)开展定期调整与动态更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原则上保持稳定,每5年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评估情况定期调整。
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发展改革委的政策利好,积极助力企业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方向),我市11个项目通过省里初审上报中央,其中浙江震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定向合成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第一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