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这台由国网江西电科院自主研发的新型农配网施工一体化综合作业车2.0版本功能强大,作业人员称它为配网“钢铁侠”2.0。升级版“钢铁侠”2.0辅助配备gps定位、树障清理、测距等功能。...江西省电科院配网技术中心主任李升健介绍,目前,配网‘钢铁侠’2.0已经在江西、湖北、湖南等23省域开展了示范应用,在平原、农田环境下最快7分钟完成一基电杆全过程作业。
同时,在该线路的另一基塔位——2971号塔位,江西送变电公司与国网江西电科院联合开展绝缘子更换及零值检测。...电科院检测人员结合本次送变电检修计划,对送变电检修人员换下的缺陷绝缘子进行劣化检测。±800千伏宾金特高压是过境江西省的一条西电东送的能源大通道,起于四川宜宾,止于浙江金华,在江西境内449公里。
为了寻找一种更可靠的输配电线路杆塔侧监测装置供电方式,自2022年起,国网智研院与江西电科院、西南交通大学组建联合攻关团队,依托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开展数字化监测装置供电技术方面的研究。...3月1日,在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技术人员利用远程监测平台查看了安装在江西鹰潭35千伏泉象线的无线传能绝缘子的运行状态。
针对高山地区风电设备容易在冬季出现风机覆冰停机的情况,江西电科院综合考虑安全性、实用性、可行性与经济性因素,研制了具备覆冰监测功能的风机叶片气热除冰装置。...针对常规绝缘子自发热性能低、易发生冰凌桥接等问题,江西电科院研制了光电混合发热型复合绝缘子,在复合绝缘子伞裙材料中掺杂一定比例的吸光发热和电流发热材料,优化绝缘子伞裙的发热性能,确保低温环境下绝缘子伞裙加速温升
近日,江西电力科学研究院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专家团队完成的电力能源系统“双碳”目标下转型路径研究课题通过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项目鉴定。...海陆可再生能源互补互济的枢纽电网,提升华中、华东跨区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三是加大西南清洁能源引入力度,构建四川水光多能互补外送通道,挖掘川赣两省光伏日内错位及季节互补潜力,弥补西南枯水期雅湖直流功率的不足,提升江西电网迎峰度冬保供能力
项目概况:华能井冈山电厂一期两台300mw机组dcs控制系统是abb的最新的symphony系统,汽机侧控制系统(deh、旁路)是新华的deh-iiia,meh采用woodword505,ets采用江西电科院生产的
针对上述情况,江西电科院持续开展瓷绝缘子检测技术研究,探索基于红外热像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绝缘子检测方法,即通过人工手持或无人机搭载红外镜头开展瓷绝缘子红外检测,并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实现红外图谱快速诊断分析。...日前,江西电力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瓷绝缘子红外测零技术在1000千伏潇江ⅱ线绝缘子红外零值监测工作中得到应用。这也是该技术首次应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
江西电科院持续开展瓷绝缘子检测技术研究,通过人工手持或无人机搭载红外镜头开展瓷绝缘子红外检测,再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实现红外图谱快速诊断分析。...4月21日,在1000千伏潇江ⅱ线绝缘子红外零值检测中,江西电力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瓷绝缘子红外测零技术首次应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并取得良好效果。
2022年,国网江西电力组建了江西电科院与市县供电公司联合技术攻关团队,研发出基于无人机协同的跨线、跨路线路不停电架线施工方法。...3月12日,江西电力科学研究院创新研发的“无人机+架网隔离法”不停电跨越作业技术首次应用。
谢晓梅说,井冈山供电公司和江西电科院等单位合作,开展了“基于5g的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应用”试点工作。茨坪供电所专门腾出一间办公室,让谢晓梅他们调试设备。...井冈山供电公司经过长期打磨,已经形成了一套保电方案,被国网江西电力采纳为典型模板推广使用。(许争 王一凡 吴黎 肖慧颖 范琼)
江西电科院配电网技术攻关团队从实际需求出发,基于企业级量测中心的实时数据,通过分析网络拓扑关系和电压时序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解决了缺相断线实时感知能力不足的问题。...1月8日,江西电力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配电网缺相断线实时感知模块在江西赣州电网首次应用。配电网缺相断线问题会影响客户用电体验及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江西电科院将继续跟进隐匿性隐患处置工作,调研总结x射线检测技术的有效性并深化应用,保障江西电网一次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在本次隐患排查中,江西电科院技术人员运用x射线检测技术,在不停电状态下迅速筛查出批次性设备缺陷,并指导相关单位及时制订检修方案。
江西电科院研发的山火监测预警模块累计发布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附近火点126处,其中现场核实120处,准确率高于95%。...该模块由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攻关团队自主开发,引入了11颗卫星的遥感监测数据,结合输电线路坐标信息,可以密切监测江西全境的山火情况,并研判线路走廊内的火情,实时发布山火预警。
国网江西电科院结合实际需求,通过10余次现场调研,20多次完善,提出“无人机配电线路地理图自动生成算法”和“配电线路设备自动识别方法”,研发设计“无人机配电线路关键业务分析系统”。...日前,国网安义县供电公司作业人员操作无人机对10千伏新福支线进行配电线路验收工作,对近50基杆塔共150余张图片进行“一键式”分析,实现线路地理图自动生成、线路长度及档距等工程量自动校核,这是国网江西电科院开发的
为此,国网江西电科院成立攻关团队,研发配网微信智能机器人,成功破解了配网运行状态无法实时分析、故障点无法精准定位的技术难题。...预警督办服务更主动此外,国网江西电科院还开发了网页端功能,研判结果在可视化界面上实时弹出,点击设备即可查询电压、电流、保护信号各类信息,帮助供电服务指挥中心精准分析、快速决策。
江西电科院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历时两年成功研发了无人机配电线路关键业务分析系统,在国内首次提出无人机配电线路地理图自动生成算法、配电线路设备自动识别方法,首创搭载前端边缘计算装置及实物id识别装置的智能无人机...据主导该专利研发的江西电力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王文彬介绍,系统的成套系列技术解决了长期普遍存在的多样地形下的配电线路验收难题。
4月6日,江西赣州信丰县供电公司和江西上饶信州区供电公司到国网江西电科院,请求帮助其开展无人机配电线路建设及运维工作。...当年,国网江西电科院成立以王文彬等人组成的攻关小组,开展无人机配电线路智能化验收技术研发。
江西电力高度重视,命令江西电科院深入开展鄂赣解环后电网适应性研究。...6月15日,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简称“江西电科院”)完成了华中特高压环网投运后鄂赣解环专题研究,深入计算分析了鄂赣解环对江西电网运行特性的影响,为江西电网中长期规划建设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国网江西电科院靳绍平,人称江西电能计量的“一杆秤”,他是江西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一名计量检定员,从一名学徒工成长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却能熟练掌握计量装置互感器领域现场测试的各项专业技术;三十多年勇于创新,
2013年,国网江西电力与江西电科院以江西共青城为综合示范区,启动了首个以电网低碳化为特征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建设。...江西电科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为破解这些难题,由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牵头,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共同参与,成立了专家团队,共同攻克难题。
此次新型除尘器技术改造为江西省内首次实施,其性能测试试验也是国网江西电科院首次开展,不仅为江西院今后开展此类工作做了很好的技术储备,同时也对江西省内其他火电厂开展烟尘超低排放技术改造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
为了掌握江西省内各电厂汞排放值是否满足国家要求,需对省内所有电厂进行烟气汞排放量测试,而目前全省各电厂均无该测试能力,其技术支撑主要依靠国网江西电科院。...为了尽快建立省内电厂烟气汞排放清单,从5月12日,国网江西电科院派出多位技术骨干人员对井冈山电厂#3机组进行烟气汞排放量测试,并于5月底顺利完成。
据悉,此次2014年度电力建设科技进步奖参评科技成果超过1000项,国网江西电科院的科研项目《超(超)临界电站锅炉安全运行和节能降耗技术研究及应用》按专业划分在火电调试组,初评分在该组60个参评项目中排名第一...此次获奖实现了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省部级科技一等奖项的突破,充分体现了该院人才培养、技术支撑、科研创新的工作成效,并极大激励了电科院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的工作热情。
他利用自己掌握的线路运行管理知识结合多年的运行经验,撰写多篇技术论文在《江西电力》和江西电科院出版的降低输电线路跳闸率论文集上发表。...他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抗冰保电工作,荣获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抗冰救灾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辛建波,江西万载人,2006年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引进到江西电科院工作,现任电科院研发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智能电网、电力系统自动化等方面的科研工作。...范瑞祥,湖南湘潭人,2007年湖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引进到江西电科院工作,就职于研发中心,主要从事科研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