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决策部署,实现环评分级管理与基层管理能力更相适应,按照生态环境部工作部署,市生态环境局将对全市各区县生态环境行政审批部门环评审批能力进行摸底调查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赋予各区县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权限的重要依据
(二)需同时办理环评审批和申领排污许可证的中试项目,可实施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同步审批,减免排污许可证申请材料,分类简化排污许可证变更形式,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与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相关数据共享共用
试点园区内生产设施和污染防治设施不变,仅原辅料和产品发生变化的生物药品制造及其研发中试项目,经有审批权的环评审批部门组织确认污染物排放种类和排放量未超过原环评的,无需重新办理环评。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五条等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有审批权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若光伏、风电等其他电力生产项目涉及配套储能建设项目包含输变电设施工程的,需按照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环评类别。二储能项目需要获得环评审批吗?未批先建有什么法律风险?
持续优化自治区建设项目分级审批规定,对农药、医药、生活垃圾发电等领域环评审批权限进一步细化界定。...发挥生态环境服务保障重大项目作用,建立国家、地方、外资三个层面的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三本台账”,对列入台账的重大项目环评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审批。
【案件评析】企业在项目建设前期开展环评审批和备案,是依法建设、依法生产、依法排污的重要环节,也是减少企业因环境违法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防火墙。...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有审批权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
优化审批流程,持续放大“区域环评+标准”、多评合一、打捆环评等政策红利,简化小微企业环评编制内容,合理调控环评审批权限,优化环评公示时间,让更多企业及项目享受“放管服”改革实惠。
国家能源局推进电力业务许可及承装电力设施许可告知承诺制,构建许可审批模式;生态环境部对于总容量小于6000千瓦或接入电压等级低于10千伏的光伏发电项目实行网上备案登记,将抽水蓄能、光伏等环评审批权限下放至地方生态环境部门
;下放稀土深加工、汽车整车制造、大型主题公园、地方级高速公路、扩建运输机场、氧化铝等项目环评审批权限,使建设项目环评分级审批规定更加科学精准。...6月2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布加强生态环境准入服务引导、调整分级审批权限、推动环评审批提速增效等十项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措施,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系统促进保障经济发展职能作用,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持续平稳生产
将“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等 7 项省 级审批权限分别下放郑州市、洛阳市和航空港区;组织各省辖 市将非辐射类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排污许可证核发 2 项审批权 限(“两高一危”除外)赋予各县(市);有序推动省级开发区放权赋能工作
四、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助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为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重大产业布局项目开辟绿色通道,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间,提高环评审批效率。...建设单位应按《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目录(2021年修订)》(见附表,以下简称《目录》)规定,将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报有审批权的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各地要对本行政区域内“两高”项目环评审批权限、程序等进行梳理评估,不得随意下放环评审批权限。...四、推动存量“两高”企业污染物减排各地级以上市生态环境局要组织对辖区内“两高”项目(或企业)清单中的存量“两高”企业环评审批手续办理情况开展排查,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审批情况,于2021年11月底前完成
(环评处、各区生态环境局)(三)做好重大项目服务保障。推进环评审批分级名录调整,进一步下放环评审批权限。豁免或简化部分基础设施类项目环评,推进基础设施项目早落地、早开工。
要持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化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试点,规范环评、辐射、固废等审批权下放后的监管。...要认真落实环评审批和监督执法“两个正面清单”,按照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建立“两高”项目环评审批台账,从源头上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不断优化钢铁、石化
各地(市)环评审批部门要不断完善环评审批管理制度,严格环境准入,依法公开、公正、公平地开展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提高环评审批效率,严格落实环评审批廉洁从政要求,严禁出现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违法违纪行为,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有审批权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由此可见,建设单位需要依法取得建设项目的环保审批行政许可。
;建设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环境保护设施设计要求的一致性,发生变动的,建设单位在变动前开展环境影响分析情况,重大变动重新报批环评文件情况(重大变动按现行分级审批规定报有审批权的生态环境部门认定
(表)的,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应当受理,并根据技术评估和审查结论分别作出相应处理:(一)对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要求的,依法作出批准决定,并出具审批文件。...环评审批属于《环境影响评价法》设定的行政许可,部门规范性文件无权擅自设定环评审批的条件。《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均未将实施罚款并整改到位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
建设单位应按《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目录(2020年修订)》(见附表,以下简称《目录》)规定,将环评文件报有审批权的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趋势一 环评审批权的分化并未减轻建设项目监管压力《环境影响评价法》修改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报告表项目依就保留了审批权,但大量的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建设项目不再需要环评审批,这不仅节省了建设单位的人力时间成本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布《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实施部分省级行政权力事项的决定》,将环评审批、危废许可等多项审批权下放,详情如下: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33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实施部分省级行政权力事项的决定
二、补办环评文件的审批原则1、补办环评文件的受理原则建设单位按照技术规范依法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主动向有审批权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送环评文件满足其报审形式要求。
(二)探索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建设单位在项目开工建设前,将告知承诺书及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等要件报送有审批权的生态环境部门。生态环境部门在收到要件后,可不经评估、审查,公示期满后直接作出审批决定。
从医疗废水、垃圾如何处置到用于疫情防控项目环评审批新规定的出台,生态环境部已做出全方面部署。与此同时,各地环保执法人员等已经深入疫情防控一线或现场指导医疗废物处置,或进行现场监管。...对于这三类建设项目,生态环境部要求,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及时指导有审批权的生态环境部门,实施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应急服务保障措施。
通知明确提出,相关应急项目在开工建设的同时,需向有审批权的部门报告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及污染防治措施,承诺达标排放,在限期内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工作;疫情防控期间投入运行的项目建设单位,要限期完成排污许可证申领和核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