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成立十周年之际,我们深入总结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基地建设成效和经验,从全国法院推荐的60多个样本中,评选出各具特色的10个示范性保护基地作为环境资源审判十年成果展示。
,扎实推进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呈现出山水相济大保护的流域特色,为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实现环境资源保护执法司法源头治理多赢共赢黄河生态保护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行政执法、司法审判、社会治理多元共治、同向发力。黄河保护法明确要求组织开展黄河流域司法协作,推进行政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协同配合。
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通过对环境资源案件的审判,打击惩治破坏环境资源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提升了绿色发展司法保障水平。
本案的判决,彰显了人民法院贯彻“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决心,同时也提醒企业经营者和社会公众,任何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经营行为,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如皋法院分管环境资源审判的顾雪红副院长如是说。
该案是经法院判决的通过认购碳汇的方式进行替补性修复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是人民法院在依法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犯罪中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的生动实践,更是新时代环境资源审判理念的生动体现
据了解,这是全市首例司法“购碳”执行案件,为下一步重庆市环境资源审判案件特别是环资公益诉讼案件的胜诉权顺利“变现”探索了新路径,旨在通过能动司法切实保护环境资源,以高质量生态环境支撑重庆市高质量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于都县人民法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探索保护生态“绿色良方”,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关切,推动营造全社会关心
坚持生态修复优先,创新涉碳案件执行方式,探索通过判令相关责任人认购碳汇等方式实现生态环境恢复。 三、注重机制创新,开创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新局面10.构建完善环境资源纠纷多元共治机制。
)》,坚持生态修复优先、固碳与增汇并举、刑事责任与修复赔偿相协调的理念,将“碳汇”赔偿理念引入刑事案件办理中,积极引导被告人自愿缴纳碳汇赔偿金,及时修复受损林业碳汇,是对环境资源审判的创新,是法院在依法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犯罪中积极践行
、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大江大河源头和重点湖泊保护、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保护、矿山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传统生态文化遗产保护等多方面内容,充分展现了人民法院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依法守护国家生态安全边界的有益实践
03 司法实践本案是全省首例支持适用碳汇认购方式进行受损生态替代性修复的案件,理顺了海南林业碳汇与生态司法的衔接,是人民法院在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中贯彻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具体实践,更是新时代环境资源审判理念的生动体现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人民法院五年来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29.3万件,审结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7万件,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环境资源审判组织体系。
四是巩固绿色发展优势,落实环境资源审判机制改革要求,贯彻恢复性司法理念,加强黑土地等自然资源保护,推动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向清洁低碳方向转变。...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监督依法行政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平等保护市场主体稳定投资预期,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进诉讼诚信建设。
、破坏环境监测计算机信息系统、滥伐盗伐林木碳汇赔偿等多方面的内容,都是近年来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中的新类型案件。...民法典第九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该条被称为民法典的“绿色原则”。民法典将环境资源保护上升至民法基本原则的地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涵盖了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司法确认等类型,涉及环境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环境监管与治理等相关领域,集中体现了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的鲜明特色、专业要求和功能作用
11月16日下午,遂川县法院、县检察院、县林业局签订了《遂川县公益诉讼环境资源审判“碳中和”生态司法修复林基地建设合作协议》,决定在遂川县泉江镇新寨村、东皋村及雩田镇雁林村山场建立“碳中和”生态司法修复林示范基地
在2021年关于环境资源审判的意见中,最高法把“助推能源革命,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提出。...德清法院根据《环境保护法》《侵权责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判决被告赔偿生态环境损害费用,在说理部分还援引了国际环境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参阅案例】最高法发布2021年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之九——江苏大吉发电有限公司与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大气污染责任纠纷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2020)苏民终158号】江苏大吉发电有限公司系盐城市区唯一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企业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为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依法惩处盗采矿产资源犯罪,切实维护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并发布了关于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依法惩处盗采矿产资源犯罪的意见
北极星固废网近日注意到,国家最高法、司法部等先后发布2021年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2021年度十大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指导案例,多个地方生态环境局也发布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其中,危险废物非法倾倒
6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1年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共包括15个典型案例,其中太原某环卫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明知公司处置医疗废物经营范围及污水不得外排的规定,未经环保监管部门批准私自将未经处理的大量污水倾倒在厂区附近村庄土壤中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6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1年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其中涉及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诉江苏某发电有限公司大气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
为全面展示2021年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在发布《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1)》的同时,遴选发布2021年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典型案例。
5月30日,在世界6·5环境日到来之际,商丘中院召开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两级法院环境资源审判有关情况,并公布6起典型案例。
活动至今,陕西铁检机关共办理涉秦岭刑事审查起诉案件52 件81人、立案监督5件;公益诉讼案件24件,发出检察建议25份;1起案件被评为全省环境资源审判典型示范案例、2起案件入选全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检察监督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