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搜词 > 核聚变电站

核聚变电站

北极星电力新闻网为您提供核聚变电站相关内容,帮您快速了解核聚变电站最新动态。了解核聚变电站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北极星为您找到“核聚变电站”相关结果约11000+个
  • 全国政协委员段旭如:预计建国百年之际人类可使用上核聚变能源

    同时核工程很多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科研人员也更加清楚地认知到未来核聚变电站需要攻克哪些技术。...现在,我们对核聚变技术的认知愈加清晰,特别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的建设,让第一个电站规模的聚变堆成为现实。

    核电建设与运行 中核集团 2022年03月10日
  • 段旭如:预计到2050年左右可使用核聚变能源

    同时核工程很多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让科研人员更加清楚地认知到未来核聚变电站要用到的一些技术、需要攻克哪些技术。...而在三参数乘积达到“点火”数值后,下一步就可以进入反应堆工程阶段,包括对反应堆一些关键工程技术的研究等等,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iter项目的技术以及未来示范聚变电站相关技术的攻关。

    核电建设与运行 中国电力报 2022年03月07日
  • 英国政府出台能源白皮书:碳交易市场、核能、CCUS是亮点

    目前唯一在建的核电站,位于萨默塞特的欣克利角c,预计将超出预算29亿英镑。白皮书指出,“筹集足够的私人资本为核电站融资是一项挑战”。此外,白皮书还宣布“到2040年建成商业上可行的核聚变电站”的战略。

    火电产业 国际能源小数据 2020年12月23日
  • 对我国核能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另一方面,地球上可控的核能发展,大体上将经历由利用核裂变能走向利用核聚变能两大阶段,目前是利用核裂变能,而未来的核聚变电站将为人类提供可永续发展的核能,成为受控核能的归宿。...而太阳能源于核能,是太阳内部发生的核聚变释放能量的一种形式。可以说没有核能就没有人类,人类与核能天然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核电建设与运行 核电周刊 2018年03月01日
  • ITER项目达到关键里程碑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主管伯纳德说,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困难之后,该项目的一半已经建成。这意味着iter项目2025年可以生产电力。在对清洁能源的追求中,核聚变电站是最受欢迎的技术目标之一。

    核电技术 英国卫报 2017年12月13日
  • 【图文】人类的能源其实就像烧开水

    即便下一个可能的能源革命,也就是核聚变。这么说吧,按照目前的日程表,正在看本文的所有人,我们有生之年都是看不到核聚变电站的商用的。即使商用,还是烧水。...核聚变革命之处在于,安全无污染性产出物,烧水的副产品也是水,纯绿色电力,而且产出率高。

    水力发电 能源局Y人 2016年02月20日
  • 北极星电力网核电一周要闻回顾(9.07-9.11)

    低活化钢是一种高纯净核级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抗中子辐照性能和低活化特性及相对成熟的工业技术基础,被普遍认为是未来核聚变堆和商用核聚变电站的首选结构材料。...我国专家突破核聚变堆结构材料生产技术瓶颈记者10日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该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与国内特钢企业合作,成功实现了低活化马氏体钢工业规模批量生产。

    核电建设与运行 北极星电力网 2015年09月11日
  • 我国专家突破核聚变堆结构材料生产技术瓶颈

    低活化钢是一种高纯净核级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抗中子辐照性能和低活化特性及相对成熟的工业技术基础,被普遍认为是未来核聚变堆和商用核聚变电站的首选结构材料。...为满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和未来核聚变动力示范堆的建造需求,欧盟、日本和中国等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参与方均开展了低活化钢的工业规模化研发工作。

    核电建设与运行 新华社—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5年09月11日
  • 杜祥琬:规模发展核电是理性选择(下)

    规模发展核电是我国的理性选择,从核裂变电站到未来的核聚变电站是必然的发展方向,核能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记者:然后还有一个大家说的比较多的可能是铀资源的问题。...所以在实现了氘氚核聚变以后,要再进一步实现氘氘核聚变,氘氘核聚变的条件比较苛刻,所以它会晚一点实现。如果实现氘氘核聚变那就几乎是取之不尽的了。就是这样几个层次。这个还是要靠不断地创新。

    核电建设与运行 中国电力报- 彭源长 2014年05月20日
  • 对核能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另一方面,地球上可控的核能发展,大体上将经历由利用核裂变能走向利用核聚变能两大阶段,目前是利用核裂变能,而未来的核聚变电站将为人类提供可永续发展的核能,成为受控核能的归宿。...而太阳能源于核能,是太阳内部发生的核聚变释放能量的一种形式。可以说没有核能就没有人类,人类与核能天然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核电建设与运行 《中国核电》 2014年04月16日
  • 无限且清洁的能源——核聚变(图)

    可以认为核聚变电站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该技术可以让全世界使用到无限而且清洁的能源,目前世界上几个国家已经开始研究核聚变,国际热核实验堆已经在法国建设。...我们目前所使用的能源形式都存在种种缺陷,比如化石燃料在不久的将来面临枯竭,风能太阳能所能提供的电力有限,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和冷却水排放都需要更加严格的监测,因此科学家试图找到更加高效和强大的能量形式,于是核聚变

    核电技术 腾讯网 2014年03月25日
  • 芬兰提出核聚变反应堆和维护系统开发新概念

    据芬兰vtt技术研究中心称,对核聚变电站反应堆和远程维护系统的联合开发可以显着提高其未来的工作性能。...芬兰vtt技术研究中心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和聚变示范电站(demo)临界反应堆部件远程处理系统的开发。

    核电技术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 2013年08月29日
  • 终极能源实验遭遇坎坷 核聚变能是否一场空

    哪怕是这样,iter还只是新能源的序幕,就算iter获得成功,之后还要建造第二代的测试反应堆,只有这些反应堆都运行正常,各地才会建造能够并网发电的核聚变电站。...而我们有很多理由说明后者的不可行,最简单的理由就是聚变过程中的辐射强度非常高,能损坏像钢这样的普通物质,因此核聚变电站需要采用一些目前还没有的新材料,才能抵挡等离子体长达数年的轰击,不然反应堆就需要经常停机检修

    核电建设与运行 中国能源报 2012年10月17日
  • 谁能赢得“能源追逐赛”桂冠?

    通常的估算是,每1升海水中含30毫克氘,30毫克氘聚变产生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这就是说,1升海水可产生相当于300升汽油的能量。一座100万千瓦的核聚变电站,每年氘的消耗量只需304千克。

    风电运维 中国青年报 2012年07月09日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对我国核能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另一方面,地球上可控的核能发展,大体上将经历由利用核裂变能走向利用核聚变能两大阶段,目前是利用核裂变能,而未来的核聚变电站将为人类提供可永续发展的核能,成为受控核能的归宿。...而太阳能源于核能,是太阳内部发生的核聚变释放能量的一种形式。可以说没有核能就没有人类,人类与核能天然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核电建设与运行 科学时报 2012年05月10日
  • 杜祥琬:核电站依然是未来的清洁能源

    而从远期讲,杜祥琬认为核聚变电站才是核电的归宿。在法国,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正在进行之中,实验希望通过高温高压下的氘(音刀)氚(音川)聚变反应,产生更为安全和清洁的能源,制造人工太阳。

    核电建设与运行 浙江在线 2011年09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