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推进海绵型市政设施建设新建道路广场、排水泵站等市政基础设施应落实雨水径流控制等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支持地面道路雨水排放设计与邻近绿地设计统筹考虑,加强对雨水的收集、滞蓄、净化和回用。(六)推进海绵型公园绿地建设新改扩建公园绿地项目应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持续推动实施了建筑小区、公园绿地、市政道路和河湖水系综合治理等多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累计推广2300万平方米,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三年多来,新区不断聚集创新要素,放大科技聚合效应,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13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878家、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78亿元,专利超过1.8万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3个。
持续推动实施了建筑小区、公园绿地、市政道路和河湖水系综合治理等多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累计推广2300万平方米,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三年多来,新区不断聚集创新要素,放大科技聚合效应,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13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878家、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78亿元,专利超过1.8万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3个。
二、建设重点(一)加强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建设按照绿色建筑及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要求,新建建筑与小区要因地制宜地保留原始地形地貌,绿地优先采用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的形式,小区室外步行道、停车场宜采取透水铺装,通过雨水管断接
(责任单位:科信处、规划处、水务规划院)(2)完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模型,编制并发布上海市长历时降雨雨型、城市积水内涝风险地图。...(责任单位:规划处、防御处、各区水务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6.打造蓝绿融合生态廊道在推进滨水沿路生态廊道建设工作中,因地制宜拓展雨水滞蓄空间;在高速公路、主干道路等两侧生态林带,加强林水复合,提升道路地表径流
第一批试点项目紧密围绕运营期的零碳目标,聚焦于道路运输线路、货运枢纽(尤其是物流园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码头等交通领域的特色场景。...实际上,绿色港口的转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其中大力发展光伏、风电,并优先考虑绿电、氢能等新能源或清洁能源的替代使用,是实现这一转型的关键要素。
【wepe 2025展览范围】◇ 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污水/废水处理、污泥处置、材料药剂、膜与膜组件、离心机、压滤机、曝气机、给排水与管网、泵管阀及配件、仪器仪表、过程控制及自动化、海绵城市、河湖与黑臭水体治理与生态修复等
,打造滨海型海绵城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九条资源规划、建设、交通、水利、市政、园林绿化等行政管理部门在组织编制或者修改绿色建筑、道路、竖向、水系、排水防涝、污水、给水、绿地等专项规划时,应当与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充分衔接,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4月28日,江西南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南昌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简介,详情如下:1、裘家洲生态保护工程本项目为海绵型城市水系类工程。...5、富大有堤维修加固工程本项目为海绵型水系类工程,本次堤防维修加固工程涉及堤段总长约1.59km。
在节水方面,科北变电站应用海绵城市技术,设置了100立方米的蓄水池,用于收集巡检楼与主控楼屋面、35千伏场地以及操作小道透水混凝土的渗透雨水,通过处理后用于场地绿化灌溉和道路清洗等,年节约用水量6060
落实本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推广开展“海绵校园”、“海绵公园”、“海绵道路”等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不低于36%。(三)深入推进“三水”统筹一是强化水资源保护。
全力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建成“大、小海绵体”相互融合格局,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比例达到32%。...二是作为资源输入型城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导致城市供电、供水、供气紧张,使建筑、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结构及功能受损,对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造成负面影响。
加强县城绿色节约型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行大分散与小区域集中相结合的基础设施分布式布局。推行“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道路红线宽度不超过40米,广场集中硬地面积不应超过2公顷,步行道网络连续通畅。
加强既有建筑照明、用电、用水设备、建筑围护结构、电梯等综合型用能系统和设施设备节能改造,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十四五”期间,城镇新建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比例逐步提高,推进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试点示范工作,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稳步增长,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动建筑垃圾固废利用项目落地,建筑用能结构和方式逐步优化
全面实施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国四排放标准,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深入实施清洁柴油机行动。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加...推行能耗定额管理,全面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按照“县县有示范”的目标,继续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提高重点用能单位示范创建率。积极开展公共机构能效和水效领跑者创建,树立先进标杆。
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2025年县级城市及县城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郑州市、洛阳市、航空港区要认真落实国家关于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的要求,其他城市要结合自身实际,针对城区中心型、城郊型等不同类型城中村特点,结合建筑质量状况、人居环境情况、群
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开展近零碳排放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建筑等试点示范。推动节约型机关、校园建设。加强既有公共建筑绿色改造,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探索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结合城市内涝治理和水环境治理,系统化全域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技术标准,督促指导各地建立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常态化机制,力争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平均可渗透面积比达到45%。...优化城镇道路网结构和布局,中心城区内道路网系统的密度应大于8公里/平方公里。推行公交引导城市发展模式,以公交为主改善空间连通性和可达性,促进城市高效、安全、低能耗运行。
结合城市内涝治理和水环境治理,系统化全域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技术标准,督促指导各地建立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常态化机制,力争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平均可渗透面积比达到45%。...优化城镇道路网结构和布局,中心城区内道路网系统的密度应大于8公里/平方公里。推行公交引导城市发展模式,以公交为主改善空间连通性和可达性,促进城市高效、安全、低能耗运行。
海绵城市、绿化景观、智慧运行、生活垃圾、便民服务等建筑周边环境绿色性能提升与优化。...(六)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示范申报条件:参照《杭州市既有住宅小区建筑节能及绿色化改造技术导则》,以门窗、照明、遮阳、屋面及外墙围护结构改造、可再生能源建设为重点,兼顾道路交通、停车设施、公共环境、
推行能耗定额管理,全面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和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到2025年,创建4家国家级、5家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面实施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国四排放标准,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深入实施清洁柴油机行动,鼓励重型柴油货车更新替代。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
在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光大环境坚定不移走具有光环特色的自主科技创新道路,推动从企业科技向科技企业转变。...旗下技术装备(常州)有限公司成功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工信部“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同时,公司积极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联手“阿里云”探索智慧环保新世界,加快智慧工厂建设步伐。
推动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和“无废城市”建设。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领郑州市城市建设,推广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海绵型公园与绿地、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增强“渗、蓄、排、用”功能。
、消防水池及泵房、鼓风机房/变配电间/加药间1、污泥脱水机房、污泥浓缩池、污泥调理池、进出水在线监测房及危废仓库、除臭装置、臭氧发生间、机修间及加药间2、管理用房、门卫、厂区道路、景观绿化、总图交通、海绵城市
为此,参照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简称《指南》)并经综合分析,重点选择了透水路面、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以雨水花园为主),植草沟、池顶绿化(位于生物反应池混凝土上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