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池州、铜陵、合肥、芜湖、宣城、阜阳、黄山等受污染耕地集中地区整市或整县开展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和整治。...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名录。
将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工作纳入市对县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考核、食品安全考核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等。...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3%以上,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工作达到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考核、食品安全考核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要求,包含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安全利用,强化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源头防控
整县推进耕地土壤污染源排查整治,加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控,开展受污染耕地污染源成因排查和整治。组织土壤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及“回头看”。实施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管
、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等行业企业;(二)位于土壤污染潜在风险高的地块,且生产、使用、贮存、处置或者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三)位于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突出地区的涉镉排放企业;(四)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企业
持续推进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严格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管理,有序实施全省土壤分区管控。...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严格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国家移交长江黄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深入开展第三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为进一步加强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根据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环办土壤
与建设用地对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出台的标准一样,生态环境部2018年7月28日同时发布了《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但是,该标准主要适用于耕地土壤污染筛查和分类
(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加强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根据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实施方案
配合自治区在桂平市、覃塘区继续开展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逐步建立污染源清单;坚持“边查边治、应控尽控”,督促、指导桂平市、覃塘区等相关区市采取污染源头治理、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等措施,有效降低重金属污染物对耕地土壤的影响
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耕地质量类别划定和农用地分类管理工作,全市完成36个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初步采样调查及成果集成工作;2020年共建127.13万亩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台账
完成全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实施分类管理。...其中土壤污染防治包括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排查整治、18个县区耕地污染成因排查、在产企业污染源治理、农用地安全利用、建设用地风险管控与修复等6项;地下水污染防治包括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估、遵义市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
顺利完成全市374.13万亩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建立全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清单,严格落实95.82万亩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措施(其中安全利用类措施耕地面积89.5万亩,严格管控类措施耕地面积
(1)行业规范方面2022年3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提出排放镉等重金属的企业应依法对周边大气镉等重金属沉降及耕地土壤重金属进行定期监测,评估大气重金属沉降造成耕地土壤中镉等重金属累积的风险并采取防控措施
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两项指标达到省级考核要求。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完成全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
为深入推进我市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特制定《重庆市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提出工作目标,明确重点任务,布设重点工程,强化保障措施,引领提升我市耕地土壤污染防治能力水平。
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扎实开展农用地分类管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稳步推进,安全利用面积达40653亩,超额完成省上下达的39000亩目标任务。...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攀枝花市“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规划》,以防、控、治、管为主要手段,切实防治土壤污染,保护土壤环境,推动土壤资源永续利用。
全市共完成234万亩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开展耕地安全利用与治理修复。...污染防治能力稳步提升。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制定出台《江门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江门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土壤与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基本建立。
完成全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完成19.33万亩耕地安全利用和0.40万亩严格管控任务。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国家、省有关考核要求。
全面开展农用地和农产品环境安全排查,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编制完成《黔江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报告》,进一步掌握全区耕地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严格管控类的空间分布状况。
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任务。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依法依规对全市疑似污染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制定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负面清单。
完成临泉县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修复耕地土壤1905亩。完成全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技术评估工作。稳步推进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
配合完成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污染状况详查。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深入贯彻实施《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以河(湖)长制为引领,全面推进嘉陵江、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优良水体占比保持在100%。
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优先保护类0.38亿亩、安全利用类0.96万亩、严格管控类311.7亩。发布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21家,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地下水污染防治初见成效。
推动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和环境保护税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生态环境法律的制定。...2021年,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4.76等,整治耕地周边污染源2000多家,有效降低耕地土壤镉污染风险。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明显。
划定全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开展耕地安全利用示范,完成省下达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任务。建成覆盖全域的农产品产地监测网络,监管水平有效提升。污染地块风险得到有效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