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新型cnsm-ch风帽(喷嘴)后,炉内燃料流化效果改善,燃烧更充分,炉膛温度分布均匀,炉温适中,波动较小,产生的氮氧化物维持在较低水平,炉脱硫效果提高,钙硫比下降,所以,相应烟气污染物排放减少,改善了环境
由于吸收塔内吸收剂浆液通过循环泵反复循环与烟气接触,吸收剂利用率很高,钙硫比较低,脱硫效率可大于95%。
此外,在实际的炉内脱硫过程中,脱硫效率的变化还受到脱硫剂的特性及粒度、床层温度以及钙硫比等因素影响。
此外,在实际的炉内脱硫过程中,脱硫效率的变化还受到脱硫剂的特性及粒度、床层温度以及钙硫比等因素影响。
常用的脱硫剂有石灰石粉,熟石灰等,通常干脱硫剂喷注加入部位为预热器系统第一或第二级旋风筒之间的连接管道,在钙硫比在 2~3 的情况下,脱硫效率可达到 50%~60%,理想情况下脱硫效率可达到 85%。
2.3 湿法脱硫湿法脱硫效率高,历史悠久、工艺成熟,钙硫比低,副产物的附加值高,适用性较强,尤其适用于大容量机组。
2.3 湿法脱硫湿法脱硫效率高,历史悠久、工艺成熟,钙硫比低,副产物的附加值高,适用性较强,尤其适用于大容量机组。
工况1的钙硫比为1.35,理论核算石灰石粉耗量为381.4t/d,实际石灰石粉耗量为499.9t/d;工况2的钙硫比为1.26,理论核算石灰石粉耗量为357.9t/d,实际石灰石粉耗量为438.0t/d
工况1的钙硫比为1.35,理论核算石灰石粉耗量为381.4t/d,实际石灰石粉耗量为499.9t/d;工况2的钙硫比为1.26,理论核算石灰石粉耗量为357.9t/d,实际石灰石粉耗量为438.0t/d
国内某5 000 t/d生产线采用ca(oh)2作为脱硫剂,随生料一起喂入预热器,当ca(oh)2喂入量为2 t/h时,理论钙硫比约为14.5,此时烟囱so2排放浓度由260 mg/nm3降低到80 mg
( 3 ) 钙硫比为保证充分反应,钙硫比一般都大于1,钙硫比越大,脱硫率越高,但同时也说明脱硫剂利用率不高。对于半干法而言,多数确定的钙硫比范围为1.22.0。
nid-fgd严格意义上属于输送床工艺,虽塌床机率小,但要做到超低排放指标能力偏弱,对处理低so 浓度的原烟气较为适应,处理偏高so2浓度的原烟气其钙硫比设计的要高一些;(4)从已建工程投资角度比较,处理同等产能窑炉烟气量
田林等采用水平式钙法脱硫技术,获得了烟气中so2浓度、液气比、钙硫比、吸收液ph值等对烟气中so2脱除率的影响作用,并获得了最优工艺技术参数,脱除率可达90%以上。
改造后的炉内喷钙输送系统最大出力可达到15 t/h,脱硫效率可达90%,脱硫系统钙硫比设计值为4。...48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根据自身运行特点,采用了“炉内脱硫+sncr+半干法”超低排放技术,脱硫效率及脱硝效率分别高于98.7%及82.4%,实现机组超低排放运行.通过燃烧调整及运行维护调试,机组投运的钙硫比及氨氮比分别达到设计值
通常空塔速度为0.2-0.5m/s.1.2.3钙硫比半干法的钙硫比通常在1.2-2.0之间。...+ h2oca(oh)2+ 2hcl=cacl2·2h2o2ca(oh)2+ 2hcl=cacl2·ca(oh)2·2h2oca(oh)2+ 2hf=caf2+ 2h2o典型的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钙硫比不大于
但由于炉内脱硫反应存在迟滞现象及脱硫剂下料不均匀、不稳定等情况,改造后需要炉内与炉外脱硫同时运行,才能实现so2 不超过35 mg/ nm3 的排放目标,容易造成炉膛出口so2 排放浓度波动幅度大,导致炉外脱硫系统脱硫剂用量增大,钙硫比
但由于炉内脱硫反应存在迟滞现象及脱硫剂下料不均匀、不稳定等情况,改造后需要炉内与炉外脱硫同时运行,才能实现so2 不超过35 mg/ nm3 的排放目标,容易造成炉膛出口so2 排放浓度波动幅度大,导致炉外脱硫系统脱硫剂用量增大,钙硫比
约占已安装fgd机组容量的90%、该工艺具有技术成熟、脱硫效率高,运行可靠性高,吸收剂利用率高,能适应大容量机组和高浓度so2烟气条件,吸收剂价廉易得,钙硫比(ca/s)低,副产品综合利用等特点,但目前我国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装置运行过程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存储能源少
约占已安装fgd机组容量的90%、该工艺具有技术成熟、脱硫效率高,运行可靠性高,吸收剂利用率高,能适应大容量机组和高浓度so2烟气条件,吸收剂价廉易得,钙硫比(ca/s)低,副产品综合利用等特点,但目前我国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装置运行过程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存储能源少
但是该方式系统控制精度低,系统超调量大,吸收塔入口二氧化硫偏低时,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碳酸钙量远低于设计值,所以系统超调量偏大,造成石灰石耗存在过量消耗,钙硫比较大。...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燃煤电厂中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中的常见问题,包括钙硫比偏高、石膏雨问题等,随后文章介绍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包括降低石灰石的消耗、优化除雾设备运行等措施,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但是该方式系统控制精度低,系统超调量大,吸收塔入口二氧化硫偏低时,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碳酸钙量远低于设计值,所以系统超调量偏大,造成石灰石耗存在过量消耗,钙硫比较大。...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燃煤电厂中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中的常见问题,包括钙硫比偏高、石膏雨问题等,随后文章介绍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包括降低石灰石的消耗、优化除雾设备运行等措施,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近期,对兖矿集团煤泥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调研结果显示,在采用炉外脱硫、炉内脱硫+炉外脱硫方式下虽然可实现超低排放,但钙硫比均在5以上,远高于2.5的经济钙硫比。...已有研究表明,采用炉内脱硫方式,在保证石灰石品质和合理粒度的前提下,当钙硫比为3.19时,掺烧煤泥的so2排放浓度可控制在100mg/m3以内。
钙硫比超过正常值石灰石浆液有剩余,低于正常值烟气中的硫未除净。
图2 so2排放浓度 (720 h)表1 so2排放浓度达标占比经分析计算,脱硫过程中钙硫比约为1.07,显示没有过多的脱硫剂加入。但脱硫过程中液气比15,且没有根据入口烟气条件进行调节,导致so2
经分析计算,脱硫过程中钙硫比约为1.07,显示没有过多的脱硫剂加入。但脱硫过程中液气比15,且没有根据入口烟气条件进行调节,导致so2出口浓度很低。虽然从环保指标上看,低so2排放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