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国和应用市场,牵头制定该项国际标准,将为世界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智慧”。...该国际标准的立项恰逢中国风电产业出海的关键时期。中国将联合各国专家,聚焦风力发电机组特殊应用环境和复杂运行工况,共同制定科学规范的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助力全球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项目落地石拐区,将实现自治区在风电法兰生产制造领域“零”的突破,补齐包头市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将有力推动当地风电装备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
作为专业从事风电装备制造的“国家队”,中船科技旗下中船海装结合风电发展趋势,行业中率先布局了风电混塔产业,并成立塔筒工程部,专业化从事风电支撑结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服务业务,于2017年、2019年先后实现混塔产品样机示范
作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的领军企业,中国中车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电传动技术与风力发电技术同源优势,是国内最早进入风电装备制造领域的企业之一,具有完整的的风电装备产业链,并以此发展出适应丰富场景的“风光储氢”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和
回顾过去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在光伏制造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打造出从硅料、硅片、电池片到组件的完整产业链优势,还是在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开发建设、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民营企业都展现出了惊人的活力和创造力
中广核新能源内蒙古公司副总经理孟勇表示,通过引进多家制造业企业入驻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风电装备制造创新示范产业园,已实现主机、叶片、塔架等风机制造全产业链布局,对于完善兴安盟地区产业结构,推动现代装备制造业加快崛起
2025年3月,贵州省能源局、工信厅联合举办“贵州省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发布《推动全省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6年实现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签约实践电气风电与中碳航投、中广核、大唐等企业签署客户合作框架协议。与新能睦控、珂立复材签署采购框架合作协议。龙里县风电装备制造集聚区投资签约启动,全链协作从蓝图迈向实体布局。...会议落址贵州,既是对区域绿色发展禀赋的呼应,亦彰显电气风电以高端装备制造为核心,联动政企资源、深化创新协同的战略眼光。
据悉,远景酒泉零碳产业基地风机齿轮箱制造项目开工,是酒泉经开区(酒泉高新区)进一步补强风电装备产业链,持续巩固扩大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优势,聚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的重要实践,也是酒泉市强龙头
构建“需求牵引、装备制造、示范应用”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主动对接国家深海工程,谋划“深海智造2035”战略。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打造“风光氢储”一体化装备制造产业链。详情阅读: 海南:培育发展电力储能 建设智能电网和“虚拟电厂”
构建“需求牵引、装备制造、示范应用”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主动对接国家深海工程,谋划“深海智造2035”战略。(三)“向天图强”5.加快商业航天发射能力建设。...打造“风光氢储”一体化装备制造产业链。9.争做“双碳”优等生。滚动实施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和低碳岛为主体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2+n”标志性工程。
构建“需求牵引、装备制造、示范应用”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主动对接国家深海工程,谋划“深海智造2035”战略。(三)“向天图强”5.加快商业航天发射能力建设。...打造“风光氢储”一体化装备制造产业链。9.争做“双碳”优等生。滚动实施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和低碳岛为主体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2+n”标志性工程。
欢迎华能共享辽宁发展机遇,加大在辽投资发展力度,优化布局新能源项目基地,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带动风电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双方战略合作协议、合作事项落地见效,深化央地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张文峰表示,中国华能始终把辽宁作为投资重地、发展要地,积极推动海陆风光项目基地化、规模化发展,拓展清洁供暖、综合能源利用等“新能源+”模式;探索推进海上风电关键技术研发,打造海上风电原创技术策源地的应用成果示范区
作为风电装备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南高齿滑动轴承技术的重大突破,不仅是对公司研发实力的有力见证,更为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贡献了一份重要力量。...在全球风电装备领域,南高齿凭借其卓越的滑动轴承技术,再次彰显了其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
配套建设的风电装备制造创新示范产业园,已形成覆盖叶片、主机、塔筒等全链条产业集群。截至2024年底,园区累计创造税收近4亿元,带动当地就业超千人,实现国际竞争力与地方经济双提升。...中广核将清洁能源开发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条从能源生产到装备制造、从人才培养到技术孵化的全产业链条,为沙戈荒地区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书写了产业协同与区域振兴的新篇章。
项目一期建成后,可年产200套150米级大兆瓦风电叶片,预计年产值超8亿元,新增就业500人,助力太平湾打造风电母港产业园,形成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由运达和招商局投资的大连太平湾风电新型材料制造项目在列。太平湾风电新型材料制造项目位于大连市太平湾起步区,总投资20亿元,由运达股份联合招商局太平湾公司投资建设。
通过举办新能源装备供需对接会,已形成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2024年风电装备制造产值达38.7亿元。...在光伏、氢能、储能领域,部分项目已投产或开工,2024年储能装备年产值突破9.77亿元,在全区率先打通锂资源全产业链,风光氢储装备制造迈向规模化、高端化,全产业链配套能力居自治区前列。
表示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国创中心配套实验风电场,依托先进的风电装备制造技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助推塔城地区风电行业创新发展。...其中,金风科技塔城风电装备产业基地是新疆新能源装备产业立足塔城、驱动全疆、辐射中亚的重要支点。
我国在风电装备制造的基础材料、高端工艺及精密设备等方面还有“卡脖子”问题,风电叶片所需的环氧树脂、高端碳纤维材料和巴沙木轻木芯材对外采买度较高,价格和供给波动较大,海上风电大功率风机主轴轴承、高压电缆的绝缘料还依赖进口
,实施科学统筹管理,加快推进风电装备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我省风电装备制造产业规范有序发展。...坚持“全省一盘棋”发展思路,统筹规划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各地引进和扩建风电装备制造项目(主机、叶片、塔筒)需征求省级能源、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意见,坚决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我国已构建起完备的风电产业体系,风电装备制造能力稳居全球前列,一批原创性、突破性技术成果集中涌现。通过风电规模化开发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风能的发展还需转变“以大为美”的理念,应是优化风电机组性能,降低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制造高性能、长度合理的叶片,充分测试验证机组的长周期性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该试验基地位于海上风电创新产业园内,毗邻全球首个“研发设计一体化、工艺流程一体化、生产制造一体化、检测认证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该园区目前已有包括生产机舱罩、塔筒、柔性直流设备等在内的多家海上风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
目前防城港、钦州、北海等沿海三市均已落地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一批“海上风电+牧场”“海上风电+氢能”“海上风电+储能”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发展,北部湾千亿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建设宏图正展。
未来,将积极争取粤东国管深远海域海上风电开发权,力争在2035年建成粤东海上风电千万千瓦级大基地,助力惠来大抓项目见效果;以揭阳前詹码头为依托,建设海上风电建造运维母港,聚集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建设、运维各个产业链企业
将认真落实战略合作协议,深入开展产业兴疆行动,围绕新疆风电产业发展、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建设等,持续加大资源项目布局和产业投资力度,为新疆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