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搜词 > 二氧化碳装置

二氧化碳装置

北极星电力新闻网为您提供二氧化碳装置相关内容,帮您快速了解二氧化碳装置最新动态。了解二氧化碳装置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北极星为您找到“二氧化碳装置”相关结果约4,049个
  • 中国企业出口中东最大的余热锅炉合同生效

    投产后,电厂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700兆瓦,每年增加发电量38亿千瓦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约147.9万吨,不仅优化地区能源结构,还将进一步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电力供应能力,推动区域经济绿色发展。...该项目将化工生产线气化装置产生的灰渣变废为宝,解决了废料填埋等环保问题,实现了资源回收,提高了能源转换效率。

    火电动态 东方电气 13小时前
  •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答记者问

    答:热泵是一种高效的能量转换装置,可通过少量的电力消耗将难以直接利用的低品位热能转换为高品位热能,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用能成本的同时,实现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减排。...加快冷热同源热泵、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新型换热器等关键装置和技术攻关,鼓励热泵与太阳能、蓄热多能互补应用。支持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打通热泵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路径。

    火电产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 19小时前
  • 兰石重装乔小丽:氢能产业发展要成本下降与技术创新并驾齐驱

    兰石重装在本次展会上展示的加氢环节的技术突破尤为亮眼:pche微通道换热器、45兆帕和90兆帕离子液压缩机等核心设备,可支持合成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等工业应用。...兰石集团与国家能源氢能及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仙湖实验室,成立了兰石-仙湖氢能及氨氢融合装备技术联合实验室,聚焦氢能与燃料电池和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两条主线,围绕pem电解水制氢撬装、温和氨裂解制氢装置

    电解水制氢 新华网 前天
  • 吉林推荐7个项目申报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4.吉林质为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生物质纤维素制备年产2万吨生物液体燃料生产装置”。5.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的“基于与二氧化碳超临界管道耦合的新型二氧化碳长时储能系统”。

    火电产业 吉林省能源局 前天
  • 能源行业产能优化放大招

    在延安气田,世界首套陆相页岩气二氧化碳压裂装置已稳定运行18个月。通过将液态二氧化碳作为压裂介质,不仅杜绝了传统水基压裂液对地下水系的污染风险,还将单井产能提升40%。

    发电侧 中国能源观察 前天
  • 新疆师范大学液氨制氢项目公开招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7日,新疆师范大学液氨制氢-燃料电池及二氧化碳综合利用工程研究创新中心建设项目公开招标,预算金额200万元,本次招标包含行星球磨机1台、纳米砂磨机1套、1700℃硅钼棒高温箱式电炉...1台、真空冷冻干燥机1台、氢气发生器1台、全自动化学吸附仪1套、氨即时分解制氢微型连续性反应评价装置(含在线气相色谱tcd-fid两种检测器)1套、氨即时分解制氢微型连续性反应评价装置1套、燃料电池装置

    制氢设备 北极星氢能网 前天
  • 龙源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制绿色燃料项目开工

    同时,可消纳农林废弃物4000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助力庆阳市实现“双碳”目标。...该项目总投资1.961亿元,占地59.38亩,总建筑面积34200平方米,主要建设1000nm/h碱性电解制氢设备,并配套生物质气化装置及绿色燃料合成系统,建设生物质气化、甲醇合成、绿色航煤装置及配套附属设施

    其他 甘肃庆阳西峰工业园区 03月31日
  • 总投资超50亿元!内蒙古一风光制氢项目开工!

    项目产出的绿氢和绿氧将由管道输送至公司绿色降碳升级改造项目各装置,替代现有煤制灰氢,推动煤化工产品的洁净低碳化,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70万吨。

    电解水制氢 中天煤炭 03月31日
  • 中国海油年度业绩发布:储量产量双增超7%

    与此同时,稳妥推进零碳负碳产业,大亚湾ccs/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示范项目扎实推进,积极打造渤海和海南两个海上ccus基地。坚持精益化管理,盈利水平保持高位,以优秀的表现穿越油价周期。...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和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投入使用,创新了深水油气田开发模式,实现油气资源高效、经济开发。

    石油 中国海油 03月28日
  • 国家能源集团肇庆电厂二期全面建成投产

    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该厂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700兆瓦,年增加发电量38亿千瓦时、供热量630万吉焦,每年可节约标煤约65.16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147.9万吨,实现二氧化硫零排放、氮氧化物超低排放

    火电动态 国家能源集团广东公司之声 03月27日
  • 油气市场研报(2025年3月):探析我国海上CCUS发展

    该平台所开发的恩平15-1油田为高含二氧化碳油田,若按常规模式开发,二氧化碳将随原油一起被采出地面,不仅对海上平台设施和海底管线造成腐蚀,还将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石油 中能传媒研究院 03月26日
  • 四川毛尔盖420MW光伏项目并网

    据悉,该项目投产后,每年可节约标煤23.2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0.99万吨,二氧化硫排放约260.51吨,烟尘78.15吨,宛如给川西高原的生态环境披上了一层坚固的“绿色铠甲”,助力当地环境保护事业大步向前

    电站并网 四局江河之光 03月25日
  • 加氢站实现盈利!中国石化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

    在绿色低碳方面,中国石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面推进绿色企业行动第二阶段计划,启动“万站沐光”行动,二氧化碳捕集量同比增长20.1%,甲烷回收量同比增长9.4%,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4.9%。

    加氢站 中国石化 03月24日
  • 中国石化发布2024年业绩 利润分派率达75%!

    公司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面推进绿色企业行动第二阶段计划,启动“万站沐光”行动,二氧化碳捕集量同比增长20.1%,甲烷回收量同比增长9.4%,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4.9%。...化工方面,以效益为导向优化原料、装置、产品结构,px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持续推进原料多元化,稳步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全年乙烯产量1347万吨,化工产品经营总量为8345万吨,其中出口量同比增长13.1%

    石油 中国石化 03月24日
  • 政府工作报告“点赞”零碳园区!储能抢占绿色转型“C位”

    经专业碳核查验证,2020年度园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高达750万度,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超过50%,年减排二氧化碳量达到4950吨,这一显著成效充分彰显了金风科技在推动零碳园区建设进程中的领导地位与杰出贡献。...尤为亮点的是,园区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体化智能微网系统,该系统巧妙融合了风能、光能、燃气能源、储能装置及充电设施,通过空地安装的2台风力发电机组,以及高效利用园区屋顶、车棚等空间部署的光伏设施,实现了能源供应端的多元化与负荷端的精准调度

    用户侧 储能网 03月21日
  • 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开建40周年 核电事业实现跨越发展

    记者当天从中核集团获悉,从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行的核电站到国内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的核电基地,秦山核电基地目前拥有9台机组,已累计发电超8600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超8亿吨。...一方面要持续生产钴-60以及碳-14、镥-177等核素,另一方面要利用研发装置和生产装置,开发更多品类的放射性同位素辐照生产技术。

    核电建设与运行 新华社 03月21日
  • 国内首个煤电万吨级低压吸附碳捕集装置完成能效考核

    3月17日,浙江公司宁海电厂万吨级吸附法碳捕集装置完成了连续72小时第三方性能考核,在二氧化碳捕集率大于80%、二氧化碳产品气纯度大于95%的条件下,平均捕集能耗为331千瓦时/吨二氧化碳,初步展现出吸附法碳捕集技术的低能耗优势

    火电产业 国家能源集团 03月21日
  • 发布!“十四五”20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高效碳捕集利用技术攻克大容量、低能耗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建成亚洲最大碳捕集工程-泰州电厂50万吨/年示范项目;研发突破电站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电催化制合成气技术,建成全球首台百吨级示范装置,为ccus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水力发电 中国能建 03月21日
  • 中国海油两个新项目投产

    此外,平台还应用了海上油气田兆瓦级高温烟气余热发电装置,设备投运后预计年发电量达2400万千瓦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3万吨。...此次综合调整项目进一步践行“双碳”战略,项目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伴生气通过注气压缩机回注地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万吨。“各工艺流程正常!可以开井!”

    石油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 03月20日
  • 三一氢能中标中煤鄂尔多斯液态阳光项目

    中煤鄂尔多斯10万吨液态阳光示范项目作为全球首个全流程工业化示范工程,实现三大开创性技术突破:首次贯通"风光电-绿氢-碳循环"全链条整合,构建百万吨级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体系,投运全球最大规模绿氢合成甲醇装置

    电解水制氢 三一氢能 03月19日
  • 四川阿坝推进构网型储能电站并网运行

    作为阿坝州绿电开发的重点工程,项目全容量并网后,每年对外输送清洁电能达4.5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约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0万吨,相当于植树约2000万棵,助力阿坝州打造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同时,国网阿坝供电公司强化监督检查,对设备耐压试验、保护装置调试等关键工序实施全过程管控,并针对扩建间隔存在的风险,制订专项应急预案,确保工程安全、高效、有序推进。

    智能用电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03月18日
  • 一周风电项目汇总(3.10-3.14)

    项目装机容量750mw,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8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标煤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4.6万吨。...据悉,该项目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宫前乡村山区,风电场装机容量为100mw,项目并网投用后每年可以发电210000兆瓦时,相当于七万户家庭的全年用电量,换算成煤炭发电,能够节约标准煤7.35万吨,分别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风电工程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03月17日
  • 中核集团:向智向绿向未来

    经计算,一期工程投产后,年供应工业蒸汽3250万吨,每年可以减少消耗标准煤72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960万吨。...钟武律介绍,西物院目前已在聚变装置运行控制、特殊材料研发、关键设备制造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成果,为培育壮大可控核聚变这一未来能源产业奠定了坚实技术支撑。

    核电建设与运行 中核集团 03月17日
  • 一周核准、中标、开工火电项目汇总(2025.3.10-3.14)—北极星火力发电网

    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提供绿电约70亿千瓦时,节约标煤约230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00万...同意建设内容由“建设2台50万千瓦级燃机—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同步建设烟气脱硝装置等配套设施”变更为“建设2台54.67万千瓦燃机—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总装机109.34万千瓦,同步建设烟气脱硝装置等配套设施

    火电动态 北极星电力网 03月14日
  • 天合光能赤峰绿色甲醇项目稳步推进

    国际海事组织(imo)数据显示,全球航运业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约10亿吨,占据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行业年消耗化石燃料约合2亿吨石油当量,占全球石油需求的5%。...万吨的绿色甲醇项目,创新整合了三大核心优势:首先,凭借年均超过3000小时的风光资源,构建了低成本绿电制备的能源供给体系;其次,通过每年利用200万吨农作物秸秆,建立了高效的生物质碳源循环网络;最后,通过绿电制氢装置与碳捕集系统的协同运作

    绿色甲醇 天合光能 03月14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