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规划总容量六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宁德核电项目一期采用成熟的二代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设备综合国产化率达80%,总装机容量为435.6万千瓦。
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较快地掌握了世界先进核电技术,具备了30万、60万、100万千瓦级等不同容量等级的核电技术开发能力,成功研发了“华龙一号”等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实现了二代向三代的迭代升级
我国核电技术已经实现二代向三代的迭代升级,四代技术陆续开始应用,所以整体上我国核电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组织和人才优势,积极打造自主可控、协同创新的三代核电装备产学研用相结合产业链,推动我国核电实现从二代到三代的整体跨越。
专家介绍,从核电站的代际划分来看,第一代核电站是早期的原型堆电站,它们证明了核能发电的技术可行性。第二代核电站是在第一代核电站基础上开发建设的大型商用核电站,证明了核能发电的经济可行性。
“按照三代核电的设计要求,用于堆芯温度测量和中子测量的堆芯测量系统应从顶部贯穿进入堆芯,这决定了三代核电堆芯测量系统与二代核电堆芯测量系统在设计和设备方面有着根本的区别。”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核电近日发布2024年一季度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介绍了二代核电、三代核电的经济性区别。核电采用的技术不同,单位造价可能不同。
目前全球在运的核电机组大部分采用了第二代核电技术,2022年底为393台,占全部在运核电机组数量的93%。但是,第二代核电技术面临运行到期即将退役等问题。
但是,当前开展三代核电项目经济评价时,项目经济评价期一般仍按照基于二代改进型机组编制的能标推荐值30年考虑,而三代核电机组设计寿期为60年,较二代改进机组延长20年;此外,在运的二代和二代改进机组延寿工作已经启动
2023年,公司管理的27台在运核电机组近80%的wano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4台采用二代及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的在运核电机组,平均能力因子连续六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为了满足更高的安全标准和60年设计寿命要求,三代核电采用更高性能的设备、材料和更高安全水平的系统设计,加上技术引进费用、研发费用和装备制造投入,首批依托项目单位造价明显高于二代核电。
因此,全球机龄超过30年的核电机组均为采用第二代核电技术的机组。鉴于采用第二代核电技术的核电机组设计寿命一般为40年,全球核电机组延寿或退役市场前景广阔。按照每五年期机龄段
项目一次规划连续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667.8万千瓦。1—4号机组采用二代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5、6号机组采用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
本世纪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华龙一号”“国和一号”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研发。现阶段,我国热堆已经实现了二代向三代升级换代,实现了规模化、批量化、国产化发展。
“热堆技术实现了由二代向三代的全面跨越并走出国门,核燃料制造与供应满足需求,在建装机规模持续世界领先,在运在建装机规模居全球第二,跻身世界核能大国。”白云生表示。
》等规范文件,围绕二代改进型核电机组的技术参数、运行情况等组织制定和颁布的行业标准。...电价政策根据《关于完善核电上网电价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1130号),“对2013年1月1日以后新建核电机组实行标杆上网电价政策(核定全国核电标杆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43元);对承担核电技术引进
据了解,通过140多个方案的互动与迭代,国家电投基于设计分析能力、试验研究能力以及材料装备研制供应能力等,最终形成先进型号,并牵引产业实现二代向三代的跨越,形成完整产业链体系。...世界核电技术已基本完成向三代的转型升级,进入四代技术研发与部分堆型的工程示范验证阶段。先进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第四代核能系统以及热核聚变堆成为全球先进核能技术研发焦点。
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随着“华龙一号”示范项目陆续投运、批量化项目陆续开建,我国实现由二代向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全面跨越,同时高温气冷堆、小型堆、聚变堆等一批代表目前先进水平的核能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相较于二代和二代加核电,“华龙一号”在“177堆芯”的创新之上,为达到全球最高安全要求,开创性采用了“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2021年,“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当前,中国的核电技术和产业已经完成从二代向三代的转型升级。自主华龙一号三代技术的国内外首堆全面建成投产,运行情况良好。具有四代技术特征的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已经实现首次并网,有望今年建成投运。
就核电技术的持续升级,国家电投首席科学家、核能总工程师、“国和一号”总设计师郑明光分析了二代、一般三代以及先进三代核电的差异。
机组的成功投产,验证了我国三代核电技术和先进核电仪控装备的良好融合。”...“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投产发电,进一步验证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安全性和成熟性,是践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又一生动实践。”
杨长利介绍说,全球内陆核电机组绝大多数采用二代技术,平均运行年限超过30年,最长的3台机组已运行54年,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充分验证。...杨长利表示,全世界核电在内陆和沿海采用相同的安全标准,我国高度关注核安全问题,采用的‘华龙一号’等自主三代技术是全球最先进、成熟和安全的技术,满足内陆建设核电要求。
作为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标志性成果,“国和一号”以型号研发为牵引,全面带动了我国核电技术和产业从“二代”跨越至“三代”,使我国具备了三代核电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营能力,“国和一号”现代产业链形成雏形
目前,我国已成功建成世界上最先进的三代核电机组,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和一号”等三代非能动先进核电技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整体技术从二代向三代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