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案例六,人民法院严厉惩治徐某杰等四人干扰环境质量检测系统采样逃避监管违法犯罪,督促涉案重点排污单位进行合规整改,实现降污减碳协同增效,服务打好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如案例五,针对若尔盖国家公园区域内生活垃圾堆放严重影响群众生活和周边环境,并威胁黄河水体安全的情况,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提起公益诉讼。
◇会议强调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环境公益诉讼、环境刑事司法等工作的基础性科技支撑。...要充分认识2023—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有效统筹经济平稳运行、民生保障和大气污染防治,不断提升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水平,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会议强调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环境公益诉讼、环境刑事司法等工作的基础性科技支撑。...要充分认识2023—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有效统筹经济平稳运行、民生保障和大气污染防治,不断提升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水平,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助力大气污染防治,办理该领域公益诉讼3万余件。某机动车检验检测服务公司通过使用排放检验作弊设备,篡改...检察机关忠实履行“公共利益代表”的神圣职责,2018年至今年6月,共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行政公益诉讼38.8万件、民事公益诉讼5.9万件。
检察机关发现大气污染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依法提起公益诉讼或者支持有关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第十条 所有单位和个人都应当自觉保护大气环境,践行绿色、低碳、节俭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并有权对污染大气环境的行为进行劝阻、投诉和举报。倡导公众和社会团体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和公益活动。
这批典型案例包括贵州省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乌江流域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等10件,涵盖了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防治等生态环境保护的多个方面。
浦东新区生态环境部门应当推动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与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协同编制,推进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第十二条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和相关检察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公益诉讼衔接协调机制。
上述行为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九条关于可燃性气体应当回收利用的规定。...2023年3月,陕西省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关中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察监督活动,将bog回收问题作为一项监督重点,在全省范围内推动治理。
上述行为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九条关于可燃性气体应当回收利用的规定。...2023年3月,陕西省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关中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察监督活动,将bog回收问题作为一项监督重点,在全省范围内推动治理。
四是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出修改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森林法、水法、土地管理法等,制定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耕地保护法、自然保护地法、国家公园法以及应对气候变化
二、德清县人民检察院诉德清某保温材料公司大气污染责任纠纷民事公益诉讼案【基本案情】德清某保温材料公司主要从事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保温材料的生产,以及聚氨酯保温材料、塑料材料、建筑材料等批发零售。
司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典型案例一、上海某实业公司诉北京某计算科技公司委托合同纠纷案二、德清县人民检察院诉德清某保温材料公司大气污染责任纠纷民事公益诉讼案三、广西某矿业公司诉内蒙古某水泥公司等合同纠纷案四
巴中市巴州区人民检察院以滥伐林木罪对李某提起公诉,同时附带环境民事公益诉讼。...2021年12月28日至30日,成都华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按要求落实响应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仍在大量开挖土石方,污染大气环境,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九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据重污染天气的预警等级
中国法院也在尝试于合同纠纷之外的领域开拓气候变化诉讼应对的途径。在2020年的湖州大气污染案中,浙江省德清县人民检察院在被告已经受到刑事处分之后,仍提起公益诉讼。
,避免项目产生环保违法问题致使企业受到行政处罚或更甚者陷入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案件中。...项目选址规划需合法合规(一)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选址基本要求1.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选址须符合当地的城乡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等,且需满足当地关于大气污染防治
市检察院提前介入,监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对行政机关在扬尘污染管控、餐饮油烟治理、秸秆禁烧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提出检察建议、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等方式督促问题整改,加强司法监督。
、环境公益诉讼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健全联席会议、信息共享、案情通报和案件移送等制度。...(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和依据】为了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防治大气污染,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典型意义】本案是长江流域发电企业超标排污引发的大气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北极星电力网获悉,6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1年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其中涉及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诉江苏某发电有限公司大气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
在汽车制造企业大气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中,创造性的从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抵消超标排放量视角出发,促使被告企业以捐献新能源电动车用于公益事业的方式实现生态修复,推动淘汰落后产能、扩大绿色产能。
第九条负有扬尘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支持法律规定的机关或者有关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为环境公益诉讼提起人查询、复制相关材料等提供便利。...详情如下:河源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防治扬尘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
昆明、曲靖、玉溪及楚雄州签订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滇中四城市大气污染防治“跨区协作、共建共享、合力共治、协同应对”工作机制;高质量完成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完成274家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整治
2020年6月16日,镇江市丹阳生态环境局对该公司违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以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行为,下达行政处罚决定,...2020年8月18日,吴江生态环境局将该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涉案人员汪某某等4人被刑事拘留,吴江区检察院已依法向吴江区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我国民法典直面这一问题,首次把绿色原则规定为民法基本原则,并在侵权责任编第七章规定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明确了生态修复的责任承担方式,同时规定了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的惩罚性赔偿、确立了公益诉讼制度
造成大气污染生态环境损害符合公益诉讼情形的,鼓励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或者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第八条 【公益诉讼】司法机关在办理大气污染刑事案件时,应当告知责任人、嫌疑人、被告生态环境损害司法修复相关规定,引导、督促责任人、嫌疑人、被告开展生态环境损害司法修复。
主持人:民法典规定,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噪声、光辐射、电磁辐射等有害物质。...其次是参照公益诉讼的模式,创制公共诉讼模式。我是建议由环境保护行政部门代表国家追诉这种自然人的个人法律责任,具体方法可在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制定,就是要创制一个新的诉讼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