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明确外购电力的碳排放可以扣除通过市场化交易购入使用的非化石能源电力消费量,后者则新增了不包括市场化交易非化石能源电量的电网排放因子,这一系列动作将全国碳市场向区域碳市场“看齐”的期望拉满,我国似乎即将进入电碳市场全面协同的新篇章
2025年2月欧盟碳价(77欧元/吨)约为国内的6倍,若以煤电碳排放820克/千瓦时计算,欧盟市场煤电碳成本达0.475元/千瓦时。通过绿电直连,出口企业可降低单位产品碳成本30%~50%。
什么是电碳表? 电碳表是一种基于电能计量和碳排放因子计算的新型计量设备,其核心原理可概括为“实时用电数据×动态碳因子=精准碳排放量”。...它通过实时采集用户的用电数据,结合上级节点的动态碳排放因子,自动计算出用户的实时碳排放量,并将数据上传至碳计量监测平台,通过动态碳排放因子的层层传递,实现用户侧电力碳排放的精准计量。
目前,电碳表及电碳计量系统已在山东、浙江等地应用,每15分钟更新一次电力碳排放因子。...,提出一种电碳表毫秒级计算、全网负荷节点电力碳排放因子分钟级更新的技术方案。
深化碳足迹核算模型标准和电力碳排放因子库建设,服务公司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和输变电碳足迹因子测算。牢牢把握“强化人工智能应用”要求,在数据领域科技创新上取得突破。
从顶层设计到试点应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支撑组织制度机制建立,深化电力碳足迹因子核算及实践,在钢铁、电池、光伏组件等产品领域开展试点,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构建起绿色能源发展的完整链条,并以顶层设计为方向指引...、电碳协同发展等焦点问题,快速跟进国际通行标准,让企业在国际贸易舞台上赢得更多优势,更能推动我国绿色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扫除障碍,提升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依托湖北电网碳排放因子实时监测体系,开发省级碳计量平台应用功能,逐步构建湖北电碳因子库,研究湖北电力行业低碳调度策略,探索构建碳减排效果评价机制,不断摸索电网侧向发电侧和用户侧数据赋能的新路径,助力经济社会低碳绿色发展
挖掘数据价值,开展碳数据在电碳因子库构建、电力低碳调度及碳减排效果评估等场景应用研究,赋能经济社会低碳绿色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依托湖北电网碳排放因子实时监测体系,开发省级碳计量平台应用功能,逐步构建湖北电碳因子库,研究湖北电力行业低碳调度策略,探索构建碳减排效果评价机制,不断摸索电网侧向发电侧和用户侧数据赋能的新路径,助力经济社会低碳绿色发展
深化分时分区分压电力碳足迹因子核算及实践,这一举措将使得电力碳排放的计算更加精准,为绿色能源认证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由此,我们要象国网江苏电力那样,积极参与机制设计、平台建设、落地实践等核心工作,加快研究电碳核算、电碳协同发展等焦点问题,为全球绿色能源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力量,助力构建一个更加清洁、可持续的美好未来
欧盟碳足迹与中国碳足迹事实上,欧盟新电池法中不仅仅只对绿电碳足迹有要求。《新电池法案》同时还对电池材料、生产技术工艺、回收以及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做出了更严格的规定。...据悉,电力碳足迹因子具有基础能源属性,是核算各类中下游产品碳足迹的必要前提。
该碳排放示范区位于怀远县经济开发区内,主要建设推广“以电测碳”应用,可通过采集系统实时计算各节点电碳排放因子,基于用户用电量间接计算碳排放量,为碳计量、碳核算及产品碳足迹等工作提供支撑。...企业侧可依据碳表数据,直观掌握各生产环节的用电碳排放情况,针对性调整生产策略,优化设备运行方式,进一步降低碳履约成本。
核能发电碳足迹因子数据的发布有助于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双碳”目标。...核能发电碳足迹因子是全国电力碳足迹因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电运行研究院协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单位,针对核燃料开采、铀纯化转化、铀浓缩、核燃料元件制造、乏燃料后处理、废物处置,以及核电站建设、生产运行、
2023年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生物质发电碳足迹因子和输配电碳足迹因子以及全国电力平均碳足迹因子,供各行业产品核算电力生产和消费产生的碳足迹使用。
1月21日,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中国2023年全国电力平均碳足迹因子及煤电、气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生物质发电、输配电碳足迹因子。
以燃煤发电为例,筛选出百余台机组作为测算案例,覆盖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不同容量等级、压力参数、燃烧方式等主流燃煤发电类型;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碳足迹因子测算案例还考虑了中国风光资源分布的影响
、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生物质发电碳足迹因子和输配电碳足迹因子以及全国电力平均碳足迹因子,供各行业产品核算电力生产和消费产生的碳足迹使用。
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生物质发电碳足迹因子和输配电碳足迹因子以及全国电力平均碳足迹因子,供各行业产品核算电力生产和消费产生的碳足迹使用。
结合系统和市场规则,完善电碳因子计算方法计算分区分时电碳因子需要提升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即提高空间分辨率、缩短时间尺度。我国电网采用分层分级调度方式,电力市场采用“统一市场,两级运作”运行模式。
国网辽宁电力以构建电力碳排放核算体系为牵引,发挥业务资源优势,推进地区、重点行业企业电力碳排放核算和电碳因子库建设,持续开展电碳监测分析,助力国家碳排放核算和碳排放双控政策落地;以深化绿电绿证交易和加强电力碳足迹管理为驱动
自2021年以来,平台已经通过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了数据采集、传输和分析展示,收集了1100万条多能源数据,覆盖了3594家企业的电碳因子折碳,电厂实测装机容量达到了164.2万千瓦。
2023年5月,辽宁省碳计量中心(电碳)挂牌筹建。国网辽宁电力成为国内首批筹建省级碳计量中心的单位之一。2024年4月,东北首套移动式四足巡检机器人在220千伏港东变电站实现电缆隧道全自主巡检。...目前,大连供电公司通过“三化促五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初步形成全要素、均衡化的“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地区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降至0.2吨/兆瓦时以下;源网荷储安全充裕水平不断提升;绿电消费增长显著
电力碳排放因子关系着企业在碳市场中的电力碳排放核算结果和履约考核成本,是促进电碳协同的重要纽带。相比于采用年度固定的电力碳排放因子,采用动态电力碳排放因子能更好地引导企业优化用电行为,促进减排降碳。
借鉴国际经验,尽快建立我国碳排放核算规则及标准,形成含电力碳排放因子、碳足迹因子在内的因子体系,推动国际互认;推动建立我国碳排放因子的国际认定和更新机制,实现“我披露你更新”,及时体现我国碳减排成效。
2024年,碳配额基准值为0.7822吨二氧化碳/兆瓦时,按2.7725吨二氧化碳/吨标准煤当量的碳排放因子测算,发电煤耗在282克/千瓦时以内的煤电机组可获得免费配额,部分企业需要有偿排放。...》提出新一代煤电升级行动,明确未来煤电转型的主线任务是“清洁低碳、高效调节、快速变负荷、启停调峰”,关键作用是“更好发挥煤电的电力供应保障作用,促进新能源消纳”,长期目标是“应用零碳或低碳技术,促进煤电碳排放水平大幅下降
cbam将特定条件下的间接排放纳入征收范畴,即包含外购电力的间接碳排放,主要采用排放因子法,由用电量乘以电力排放因子,采用出口国的排放因子或欧盟的排放因子作为默认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