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汛期,国网河南电力利用省、市公司两级生产管控中心全面汇集各级电网设备生产信息,发挥河南电力气象台和“河南电网防汛一张图”平台作用,对处于防洪高风险区的变电站开展全天候高精度监测预警。...近年来,国网河南电力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持续提升电网防汛防台风服务保障、应急处置能力。变电站在防汛保供中具有关键作用。
与自治区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加强沟通协同,健全能源电力气象监测及灾害预警机制,及早制定并落实措施有力应对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等重大风险。(余艳春、李毅)...国网新疆电力还加强景区供电服务,对那拉提、赛里木湖、喀纳斯等151个重点景区用户开展现场专项安全服务,发现并督促客户消除用电隐患331项。
国网吉林电力安监部应急管理处处长耿斌介绍。国网吉林电力还自主研发了网格化电力气象预测分析系统,进一步强化灾前差异化预警、灾中跟踪处置和灾后科学评估能力,并常态化开展中短期设备气象风险预测。
完善“气象预警+主动运维+应急抢修”防灾抗灾体系,深化山西电力气象研究中心实用化建设,推进107处观冰哨点覆冰监测装置接入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精准指导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新能源功率预测和负荷预测中深度应用,推动独立储能参与二次调频辅助服务和新能源入市,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更好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电力保供和清洁能源消纳能力。
(一)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调控方向需求建议聚焦但不限于:新能源发电拓扑及控制、构网型技术、新能源大基地送出与稳定控制、深远海风电汇集送出、分布式新能源聚合调控、电力气象态势感知及发电预测、可再生能源低碳调度...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公布了国家能源局关于征集智能电网领域2025年度重大攻关需求建议的通知。
,提高设备防灾抗灾水平,完善“气象预警+主动运维+应急抢修”防灾抗灾体系,深化山西电力气象研究中心实用化建设;加快提升二次系统运行可靠性,推动自主可控二次设备规模化应用,强化电网“三道防线”。
电力系统的增长和构建模式发生深刻变化,亟需重构新型电力系统的评价体系和自洽运行体系,需要重点关注规划技术、仿真技术、储能技术、构网型技术、智能配电网技术、电力气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标准化工作。
三是成立能源行业配网系统、电力气象应用、电力应急技术标委会,统筹推进配电网自动化与智能化标准制修订、电力行业气象监测、电力行业应急预案等相关标准研制。
“台风登陆前后,我们组织了电力气象、杆塔结构等专业密切开展动态会商,结合中国气象局精细化格点预测风速,以及台风路径及风圈范围预报数据,关联输电线路设计风速开展杆塔受损风险预测。”...沟通联络服务,做到关键时候客户“想得起、找得到、用得上”。
希望双方进一步开展高标准、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培养能源气象复合型人才,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快能源电力气象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智慧和力量。...温枢刚指出,在全党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双方签署合作协议,有利于打造“能源电力+气象服务”新质生产力,服务保障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推动能源电力行业加快绿色转型发展
她表示,未来双方在电网防灾减灾抗灾、新能源出力预测和全网电力负荷预测上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并在气候趋势预测和雷电、山火等电力气象灾害防范应对等领域开展联合科研攻关。...,推动气象与电力行业的深度融合,体现气象服务电力的效益和价值。
攀枝花供电公司应用配电自动化系统融合分析电力气象数据和气象台发布信息,实现气象全面监测、风险及时预警、策略一键推送、质效结果评价,提升配电网运行安全管控、风险预警处置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加强重点课题攻关,全面实施新型电力系统登高行动计划,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推进山西能源革命重大科技攻关;建成线路防覆冰实验基地,推进5项电力气象科技项目研究。...加快建设“电网一张图”“设备全过程”等数字化平台,提升设备运维、电网运行、客户服务智能化水平。推进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强“电力看”双碳、“电力看”能耗等监测分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
聚焦改善电网脆弱性问题,深化近十年受灾分析,统筹开展防汛防台风、抗冰防舞动等三年治理,通过优化网架结构、加强设备改造等方式,提高整体设防水平;深化电力气象专业管理,做实企业级气象服务中心,加快微地形、微气象观测体系建设
市气象局负责人感谢国网嘉兴供电公司对气象工作的认可,并表示气象部门将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根据嘉兴供电的实际需求,拿出专业化、定制化的电力气象服务产品,开展针对性、精细化的电力气象服务。
期待双方进一步加强沟通合作,围绕签署的协议内容,深化基础气象数据、提升电网应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能力、提升新能源发电和负荷预测气象服务能力、电力气象关键技术攻关等务实合作,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6月30日,江苏电网防灾减灾中心利用电力气象微应用中的变电站洪涝风险预警模块发出预警信息。...设立于国网江苏电力营销服务中心的电力负荷柔性调控与供需互动技术实验室是首批公司实验室之一。
7月23日,浙江电力气象中心在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省电科院”)正式揭牌成立,这是浙江省气象部门提升能源开发利用能力、服务电网安全运行和精细化电力调度的具体举措。
该系统的统一数据采集平台集成了共享电网设备资产精益管理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智慧电力气象系统等的数据,做到数据一次录入、共享共用。...“通过tms2.0内置的矢量数据服务平台地图,通信调度员能够一图全览当天的作业计划、设备运行状态、系统告警等信息,实现一体化管控。”国网山东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通信处处长管荑介绍。
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电网防灾减灾中心,专业人员张廼龙和同事通过电力气象微应用,正在对未来几天江苏全省大范围降温期间的气象状况和风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活动上,电科院向天津市气象服务中心介绍了省级输电管控中心业务开展情况,分享了近年来已开展的电力气象相关工作和成效,以及未来在电力气象与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方面的工作思路。
加强电力气象技术研发及应用,在设备气象环境监测、气象预报预警、极端天气影响评估等方面持续研发,构建气象条件可监测、变化趋势可预测、灾害影响可评估的电力气象支撑体系,将天气气候条件分析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系统规划和调度决策的必要构成
本次成立的电力气象与防灾减灾专委会致力打造浙江电力气象与防灾减灾相关研究、交流、咨询服务的高层次学术平台,增强电力气象工作针对性、精准性、时效性,打造数据管理统一化、服务能力专业化、场景应用定制化、预报信息精准化的电力气象服务体系
2022年 国网江苏电力深度整合内外部气象数据,建成江苏电力气象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全省电力气象数据一个源。...今年初以来,依托电力气象微应用,江苏电网防灾减灾中心累计发布江苏电网气象专报50余期、发布短期临时预警报告近数百次,同时服务极端天气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处置复盘,提高电网应对气象灾害能力。
气象是公共服务,所以每个和气象密切相关的行业都需要一个专业的气象,我们把新型电力系统所需要的气象服务称之为电力气象。新型电力系统具有更强的敏感性,需要我们对气象学有更精准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