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按照4月2日北京月度推进会讨论意见研究了《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实施方案(2025年)》修订稿,长三角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推荐名单及主任委员提名人选;讨论了抽蓄容量市场化转让交易初步方案,富余新能源互济交易时序优化
4月10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南分部、华中分部及相关省份电力交易中心开展座谈,深入研讨并建立西南与华中区域跨区电力互济交易协调机制,更好发挥分部在市场协同和平衡协调等方面的作用。
持续推动省间电力互联互济,加快推进陇电入川、疆电入川等特高压直流工程前期工作,投产我国首套电网侧构网型svg。...深化电力市场建设,省内绿电交易和省内中长期交易连续开市首次启动,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21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能源行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会议指出,自长三角电力市场启动以来,已常态化开展省市间电力互济交易,建立了高效的工作协同机制,取得初步成效。...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长三角区域内省市间互济保供最大电力1042万千瓦,在华东电网负荷七创新高的情况下,为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提供了重要支撑;依托跨省绿电交易、辅助服务市场和富余新能源消纳互济机制,最大提升全网新能源消纳能力
,解决新能源跨省消纳及满足电力余缺互济需求。...电力现货市场运行成效与价格信号作用竞争机制的供需联动作用初显部分省份通过滚动中长期交易和电力现货市场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持续交易的机会,对市场力进行了有效监控和抑制,初步实现中长期价格和现货价格趋于一致,中长期交易价格围绕现货市场价格上下波动
会议指出,自长三角电力市场启动以来,已常态化开展省市间电力互济交易,建立了高效的工作协同机制,取得初步成效。...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长三角区域内省市间互济保供最大电力1042万千瓦,在华东电网负荷七创新高的情况下,为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提供了重要支撑;依托跨省绿电交易、辅助服务市场和富余新能源消纳互济机制,最大提升全网新能源消纳能力
2024年,江西省能源局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断加强能源行业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开展电力中长期交易,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有序推进新能源市场化交易,进一步扩大绿电绿证交易规模,绿电交易电量
,精准把握交易时机,从而带来保电量、保电价的电力交易托管服务,有效强化电力市场主体在电力交易中的运营管理水平,提高风光储经济效益和清洁能源能效。
推动长三角区域省间电力互济、抽水蓄能共建共享和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扩大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着力加快能源转型发展。...优化电力中长期交易方案,巩固连续结算试运行成果,力争全年绿电交易规模达到120亿千瓦时以上。着力深化油气领域改革,加强油气主干管网建设,积极推进油气上下游市场化改革。
全国市场与省(区、市)/区域市场协同运行的多层次市场已初步形成,省间、区域、省内中长期交易常态化开市,区域、省内辅助服务市场实现全覆盖,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开展整月结算试运行,长三角电力市场启动电力互济交易
02达成灵绍、天中、青豫、陕武等直流配套电源及阳城、府谷、温池电厂增送交易43亿千瓦时。03达成华北、东北、西北等富余电力送华东、华中、西南交易及各区域内省间互济交易145亿千瓦时。
其中,有偿调峰电量是指火电厂在有偿调峰区间内平均负荷率低于有偿调峰基准形成的未发电量,未发电量需要扣减火电厂在消纳互济交易中成交的电量,出清价格是指单位统计周期内实际调用到的最后一台调峰机组的报价。
加强跨区域沟通协调,深化东北区域调峰互济机制,争取省外调峰电源支持,扩大省内短时尖峰电力和外送能力。...在借鉴学习青海、江苏等省份电力交易模式的基础上,依托地区间电源负荷时空互补优势,因时因势优化交易策略,稳步推进实现全年外送目标。五是推进科技项目攻关,实现成果转化。
加强跨省跨区协同,运用好跨省跨区电力市场机制,积极配合华中区域电力市场建设,持续加大跨省区清洁能源引入力度,促进华中“日字型”特高压交流环网余缺互济能力进一步发挥。
不断完善“1+n+5x”区域市场运行规则及配套实施细则,2024年圆满完成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全月现货结算试运行;首次实现抽蓄自主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首次明确发电机组进入与退出商业运营与市场交易等环节的衔接机制
围绕深化改革抓监管,在电力市场建设上再开新局面。积极推动浙江参与长三角省间互济、跨省绿电交易。开展电力市场交易方案事前独立审查评估,推动中长期交易、峰谷电价机制与现货市场有序衔接、规范运行。
截至目前,山西、广东、山东、甘肃、蒙西和省间电力现货市场陆续转入正式运行,安徽、浙江、陕西、河北南网、辽宁等地持续开展连续结算试运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开展多轮结算试运行,长三角区域市场建立电力互济交易机制
积极服务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持续完善市场交易规则,加强市场秩序监管, 2024年市场化交易电量居全国首位。认真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省内电力资源积极参与区域互济。
积极推动浙江参与长三角省间互济交易,促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配置。开展电力市场竞争秩序监管,有力维护了市场秩序。夯实安全监管基础,推进浙江电力安全稳中向好。
制定《华中区域省间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推出富余可再生能源消纳、高峰电力互济等交易品种,交易方式向“点对网”模式转变,累计成交电量28.6亿千瓦时。
迎峰度夏期间互济电力最高达1042万千瓦,用电低谷增加华东全网新能源消纳电力1066万千瓦,减少弃风弃光电量14亿千瓦时,首创跨省富余需求侧互济交易,为迎峰度夏保供和新能源消纳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是推动疆内与疆外电力市场互济互助,全年“疆电外送”电量1264.3亿千瓦时,有效支援全国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四是电力安全监管保供作用更加牢固。
2024年8月,宣城供电公司推动上述项目参与长三角调峰互济,完成全省首笔分布式光伏绿电中长期交易,交易规模为2.3万千瓦,为跨省负荷资源共享提供了相关实践经验。...宣城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将依托省级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拓展现货交易、调峰辅助服务等业务,更好服务宣城市能源绿色转型。
多元互济、结构合理、装备先进、市场开放的清洁能源强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承办2025年大图们倡议能源理事会年会,在东北区域首次举办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和全国煤炭交易会,打通能源产业对外合作窗口。加快建设辽宁能源大数据平台。四是聚焦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激发能源领域发展动力。
衔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打通省间、区域市场壁垒,促进源网荷储协同发力,最大限度提供电力互济和系统保供潜力。...深化电力改革,激活市场活力。修订《山西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首创月度连续交易模式;修订电力现货交易规则至第15版,市场机制持续优化。